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所谓中国人发现澳洲的说法,尚未有确据。中国人对澳洲最初一点模糊认识,是西方传教士介绍过来的。明代载籍称澳洲为墨瓦蜡泥加。1866年和1876年,我国载籍才出现澳大利亚和新金山两个地名,19世纪中叶以后,在澳华侨日益增多,排华事件屡有发生。1878年,中澳官员在伦敦进行最初的接触,谈及中国在澳洲设领问题。在澳华侨于80年代也多次上书清朝政府要求设领保护。但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阻挠,直到1908年中国的总领事馆才在墨尔本开馆。  相似文献   

2.
眼下,70岁左右的老年朋友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那时候,因为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再加上科学欠发达,所以,许多人都是跟着习惯的说法走,照着习惯的说法做。应当承认,不少习惯的说法是经验的总结,但有些习惯的说法却是欠科学的。如果总是把那些欠科学甚至是不科学的习惯说法当做金科玉律,那就不仅贻笑大方,而且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了。老王头是个病秧子。肺气肿久治不愈,最近又咳得厉害,见人就说:"人常言,七十三、  相似文献   

3.
凤凰财经在12月1日的一条新闻是:澳洲楼市泡沫创十二年最高,又想拉中国人当“接盘侠”?关于澳洲楼市可以说的“点”不少,上一期写了个大概,这次专挑一方面--中国人在澳洲盖房子的那点事儿。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国人对澳洲的早期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人看来,澳洲是他们发现的。其实根据中国史籍记载,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对澳洲有所认识。最初中国人对澳洲的知识是通过与马来人和阿拉伯人的接触得来的,其中难免掺杂了道听途说的成分。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也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宋元时期,中国帆船远航澳洲海岸,与澳洲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较为翔实的记载。史实表明,尽管郑和下西洋未到过澳洲,但是在郑和之前的遥远时代,中国人早已航抵澳洲大陆  相似文献   

5.
感激的手掌     
<正>我知道,六年多的澳洲生活,已经把我的脾性改变了许多,做事一如澳洲当地人那样不紧不慢,并且学会感激。最近,越来越喜欢澳洲的天,澳洲的海,澳洲的宁静。开车走在路上,无论交通多么拥挤都很难听到司机乱按喇叭的声音,每个司机都平心静气地等待。在路口还经常碰到彼此让路的司机,每遇到这幅景象,我是那么喜欢看见前面的车窗上缓缓伸起的一只胳膊,通过玻璃和阳光传递温暖和感激。第一次在澳洲坐车,就爱上了这个感激的手势,出租汽车转弯  相似文献   

6.
有关于每个人都应该上大学的说法是一个灾难性的神话。一名来自“最后的大学”的教授解释了个中原因。  相似文献   

7.
吕斌 《社区》2012,(18):33-34
"今年我们家吃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住在广西南宁市青山路澳洲丽园的王先生几乎每周都在微博上发图晒"收获":黄瓜、青椒、茄子、番茄、青菜等,让网友羡慕不已。现如今,像王先生这样的都市菜农越来越多。当过了菜农,有些人觉得不过瘾,又在家养起了蜜蜂,他  相似文献   

8.
人的身材越来越高吗?利思·戴顿人们过去认为当代人较之他们的祖先身材增高了,但研究结果却有悖于这种传统说法。经历了最后冰河时期的澳洲西部土著人的身材显著变矮了,在那里从事挖掘人类遗骨工作的科学家们如是说。这是对人类学会掌握火或利用环境后身材变高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9.
1899—1902年发生在南非大陆的英布战争,其性质虽然众说纷纭,不外三种说法:一、认为布尔人是侵略者,英国人是被侵略者。这种说法是不值一驳的,英国参加这次战争的殖民帝国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二、认为英国人是侵略者,布尔人是被侵略者。三、认为英布双方都是侵略者,双方进行的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我同意第二种说法,不同意第三种说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匡林 《小康生活》2005,(4):64-65
华人在澳洲种菜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澳洲的蔬菜农场是什么样子。想必很多中国人都不清楚。为了解澳大利亚华人菜农的生活,记者最近走访了位于悉尼菜农的钟荣先生和蔡国兴先生。参观了他们的菜园。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早我一年到澳洲的表姐,抬头举足都"商业化"了。临出国时,几位做文化生意的朋友托她在万忙之中购买华文和英文版的书目;我也曾托她带一些外文资料,先前还有一、二次消息,后来便杳无音讯。我想,或许是表姐太忙,或者是澳洲压根就不讲文化性,书难买罢。我抵澳洲不到3分钟便向表姐提及此事,没想到表姐说:"你来了,正好,你为那几个‘死鬼’去买!"实际情况与我想象的大有不同。在澳洲走访了几个大城市和一些著名风景区,发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大小书店、书亭满街都有,而且到处都设有公共图书馆,设施都相当现代化。不论白天夜晚,我都注意到那里的阅览室里几乎是座无虚席。澳洲人每逢休假日都有上图书馆的雅兴,这里图书馆之多,以遍布城乡来形容绝不为过。澳大利亚是一个生存竞争激烈、重  相似文献   

12.
吴晓辉 《北京纪事》2013,(5):104-106
2013年3月,我这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忘却很久的人,去了澳洲自助旅行。由于不懂英语,我就靠一张当地中英文地图,连猜带蒙地参观了博物馆、美术馆。澳洲的生态之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澳洲人是在森林里插花地盖几栋房子,而我们国内则是在水泥森林中插花地种几棵树。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达 蜚声海外 凡到澳洲观光、旅游、采访、考察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这个国家教育发达。 据澳洲中文报刊披露资料:澳洲是全球“教育出口”的大国之一,教育成为该国五个“出口”效益最佳的行业。近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留学澳洲各大学、私立学院和中学的学生,80年代初为8000人,1998年增至15万人,增长了18倍多。这些来自海外的学生,为澳洲带来超过33亿元的收入,成了许多学校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澳洲悉尼的唐人街上,有一家"中国臭豆腐"专卖店。店主唐琳是浙江人。几年前,唐琳来澳洲留学,假期就在唐人街一家浙江人开的餐馆里做服务生。有—天,有几位华人走进餐馆,向他询问有没有臭豆腐卖。他们都是侨居海外的浙江人,因为思念故乡,想吃家乡的臭豆腐。听说店里没有臭豆腐,他们很是失望。望着他们沮丧的背影,唐琳忽然想,如果能把臭豆腐卖到澳洲来,让澳洲人喜欢上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特色小吃,肯定会很有市场。  相似文献   

15.
王玉龙 《社区》2012,(22):60
在澳洲,随处可见大片的绿地、公园和人行道,不禁让人感慨,这里真不愧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当然不排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地广人稀,环境自净能力强,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其政府、企业、公民的强烈环保意识。澳洲是一个旅游大国,在发展旅游方面也是用心良苦,既要能繁荣旅游产业,又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为  相似文献   

16.
晓蓉 《21世纪》2009,(5):20-21
留学签证政策千变万化,要想一次申请成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而申请移民签证也是有一套学问的,特别是对于申请移民到澳洲的人来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近期,尼尔斯签证咨询事务所接待了很多上了年纪的留学生父母,他们专门来咨询移民澳洲的签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璐 《华人时刊》2007,(2):78-79
一说到“治安”两个字,我就想起寓居澳洲时一位邻居说过的话:“咱们澳洲是全世界最后的一块乐土!”他的根据之一就是:悉尼、墨尔本等澳洲大城市的犯罪率比藏污纳垢、动辄就是惊天大案的纽约要低得多。我没见过这方面的具体数字,故而没有发言权,不过,就我所见所闻来看,澳洲应该算得上是治安比较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刘宝童 《社区》2012,(22):48
北京的文化与胡同密不可分,每一个北京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在这弯弯曲曲的胡同里上演。胡同,就是北京人的精神家园。说到"胡同"一词的由来,至今有几种说法,但都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关。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大家熟知现在我国内蒙古省会名称是"呼和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上海的澳洲注册会计师约有100多名。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和刘国基先生一样,拥有在中国香港、澳洲工作或学习过的经历,且绝大多数都在大型公司、企业内任财务总监。  相似文献   

20.
宁白 《社区》2013,(5):28-28
最近。有人告诉我,只要人能活过70岁,身体尚健,思维正常,都可能成为“哲学家”。当然,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哲学家,因此给加了双引号。对这个说法。我是颇为同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