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和",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正是这种"和"的文化理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依历史顺序对此作了粗线条的梳理与初步的诠释,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和"的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3.
和谐社会建构中民族精神动力功能的层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有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从社会个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谐;从民族整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凝聚力;从民族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角度看,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其内在动力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利益,由此催生了民族精神,使得民族精神不断升华和发展。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也是适应维护当代民族利益之需由人民创造的民族精神,她既是民族精神的继承更是发展。  相似文献   

5.
铁军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培新 《学术界》2003,(5):151-154
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基础 ,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动力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职责 ,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崇仁重义的仁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的精神体系,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异质性的冲突,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精神.历史经验表明,抛弃传统精神等于割断了历史的"脉搏",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下降、民族凝聚力减弱,引起社会的信仰危机.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扎根于民族传统精神,实现传统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世奇 《理论界》2005,(3):29-29
中华民族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理想的价值导向;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弘扬"两种精神",应具备理性、自信、开放、宽容的态度和准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拓视野、确定目标、凝聚人心、强化动力、规范行为,在社会实践中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来到山西省考察,瞻仰抗战旧址,缅怀英雄业绩.  相似文献   

10.
许维勤 《江淮论坛》2004,1(4):11-16
本文从中华民族衰落历史揭示民族复兴的应有内涵,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认为邓小平理论的许多重要观点,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特定历史内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在构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也续铺了一道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桥梁。他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里程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象征、民族之魂、民族生命之原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魂 ,是争取民族独立、战胜一切侵略者之奋斗精神 ,是实现民族团结统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之凝聚力 ,是建设现代化中国之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自强不息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丰富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联,贯彻了人民性的原则,采取了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坚持了弘扬和培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和制胜法宝。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要求,本文就学习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精神是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民族意识。由于文化自身的价值悖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最下,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中都或多或少带有这样或那样的非理性因素。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确立自己的稳定的地位,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性化问题。这取决于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所达到的文化自觉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杨洲 《河北学刊》2012,32(2):245-247
从新文化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关于中国画的论争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景观。各种派别的论者对于绘画整体功能的认识相当一致,并不约而同地将其上升到国家、民族复兴的高度。抗日战争时期,各画种都为民族救亡作出了积极贡献,文艺家们的画学思想中关于民族复兴、民族精神的倡导更加鲜明有力。当代关于中国画体现民族精神的提法与近现代史一脉相承,并融入了民族文化复兴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关伟  关捷 《北方论丛》2002,(2):118-121
中国近代史上的北洋海军存在于世虽仅七年,但海军将士的民族精神却令人难忘,追寻与探析北洋海军将士自强不息的求实精神、耿耿忠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将会给后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就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有七个层面——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体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历史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不同语境中,从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出发作出的不同表述,彼此相通相融,不存在矛盾现象。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动力”是指客观现实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动力。当前,又有几种新提法,如“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创新”、“改革”、“新‘合力’动力论”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并非对“生产力”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