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明辉 《老年人》2004,(9):54-54
今年(农历甲申)8月7日立秋,至11月7日立冬,是连续3个月的秋燥期。中医认为,这一期间人的身体由“肺金主令”。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气候干燥,易使肺、呼吸道、皮毛、肠道等脏器因燥邪太甚而致病。老年人对秋燥的耐受力弱,适应性差,因此预防秋燥比病后求医更重要。1郾肺主秋令,  相似文献   

2.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这是因为肺主呼吸,通过支气管、鼻咽部与外界相通,而燥邪伤身,多是由口鼻而入,加之肺为骄脏,喜润而不耐干燥,遇燥邪则伤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病症.  相似文献   

3.
《老年世界》2009,(17):40-41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份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要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4.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心血管病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容易引起高血压病情加重或恶化,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因此,要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08,(10)
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皮肤黏膜上的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燥是秋季养生的要法。落实到饮食上,就是要注意防燥护阴,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肖国士 《老年人》2008,(10):54-55
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皮肤黏膜上的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燥是秋季养生的要法。落实到饮食上,就是要注意防燥护阴,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3,(9):46-47
9月,又到了秋天,天气渐凉,气候干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此时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秋燥症”。故宜吃些具有生津养阴、润肺、多汁的杂粮。适宜秋季养生的杂粮很多,本期介绍三种常见的杂粮:燕麦、花生、芝麻。  相似文献   

8.
正当年的新鸭养到秋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同时鸭肉属凉性,对于缓解秋燥来说,是很合适的选择。我们来看看营养师如何通过北京、武汉、广州三地的经典吃法来缓解秋燥。  相似文献   

9.
贺玉强 《老年世界》2009,(17):33-33
秋高气爽,天地清肃,干燥少雨,谓之“秋燥”。传统医学把“燥”与风、寒、暑、湿、火合称为“六淫”,即六种致病的魁首。“燥”被认为是阴中之阳邪,其表征是津液不足,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毛发不荣等,统称之为“秋燥综合症”。  相似文献   

10.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1,(10):47-47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也进人了秋燥时节。在饮食方面,首先要遵循《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具体地说,就是:1.平时要多饮水。2.多食蔬菜、水果。3.可多食芝麻、芡实、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莲子、百合、菠萝、银耳等滋润性食物。也可食用麦冬、  相似文献   

11.
排毒润燥饮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6):41-41
秋季,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很快稀释血液,而这第一杯水的选择大有学问,如温开水(20℃~25℃)可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状态良好,减少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积累,可消除疲劳;蜂蜜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益气补中、止痛解毒、滋阴润肺等功效,可润秋燥;柠檬水不仅是身体最好的酸碱中和剂,还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润泽肌肤、清新口气的功效;淡盐水可以防止因秋燥引起的便秘,同时能清洗肠胃中的残渣,消毒杀菌,但不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  相似文献   

12.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季是一年中开展各项活动的黄金季节。但秋季里,由于气温由高转低,湿度由低变高,且日夜温差较大,对人体健康是个“多事之秋”,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程度不同地产生“秋季过敏”等不适症状。为了避免和减轻秋季气候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饮食调节尤其重要。依据传统中医的有关理论,秋季饮食关键是要润燥、滋阴。秋季人们易患鼻干、唇干、口渴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秋燥”症及风热感冒、咽炎、气管炎等疾病。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易伤津,更易伤肺。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津”,所以这种燥气…  相似文献   

13.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据《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具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五大功效。秋季喝蜂蜜更能补水、润肺,对付秋燥十分有效。但蜂蜜品种繁多,吃法也不少,究竟要怎么喝蜜才能营养翻倍呢?  相似文献   

14.
雅琴 《女性天地》2014,(9):58-59
对付夏热和秋燥,清脆爽口的黄瓜绝对是上佳的选择。因为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废物排泄,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还可以减肥和预防冠心病。但是——  相似文献   

15.
阿敏 《当代老年》2006,(8):47-47
秋风送爽又一季。在这个季节里,除了给我们美好的收获之外,还有“秋燥”。风干气燥,极易染病,对付秋天这个“燥老虎”,我们可选用一些药茶。  相似文献   

16.
邓凯 《老年世界》2009,(17):41-41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生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相似文献   

17.
秋燥的饮食调养时届秋季,根据节气的规律,雨水逐渐稀少,天气变得干燥。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会降低到60%以下(人们生活需要的相对湿度约为70%)。因而,人体往往皮肤干燥、唇裂、口干、鼻燥,有些老年人出现干咳少痰、目赤、牙痛、咽痛、小便少、大便结,这就是...  相似文献   

18.
秋季润燥粥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7):42-42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季早晨多吃粥,因为粥的主料多是大米或者糯米,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泻秋凉、防秋燥的功能。糖尿病患者早晨不宜喝粥,因为粥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米中的淀粉有些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很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我们介绍几款好做好喝的粥品、代茶饮,它们都有健脾润燥的作用,帮助大家健康度过干燥秋季。  相似文献   

19.
正秋天要想让自己的嗓子保持润爽,要多喝水。保护嗓子要先润肺秋季的“上火”,其实是秋燥,此时的“下火”策略不仅是清热解毒,还要注意润肺。咽喉红肿、疼痛是上火的标志,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药物泻火,食用一些养阴的食物。但是不要盲目泻火,一些脾胃虚寒的人服用泻火药后会伤到胃。另外,秋季进补不当也会导致咽干、咽痛等,秋季进补应该遵循清补、润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常常会出现咽干口渴、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秋燥现象。怎么办?来听听四位中医大咖给咱们支支招。咽干口渴:煮点沙参麦冬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九月初不仅有些热,有些湿,还有些燥。肺主呼吸,与大气相同,故燥邪之气易伤肺阴,人就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咳嗽少痰,所以日常可以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