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词汇意义研究的新视域:词汇语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语用学是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发展的分支学科,主要以语境为基础动态地研究词语的语用意义。本文从传统词汇语义学的困惑出发,探讨了词汇语用学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力。词语的使用与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更是一个语用与认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涵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借助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语言间的能指和所指进行整合研究,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在语用基础上的言语间的语义对比,从而最终求得翻译时真正体现语用意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是语用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义预设通常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命题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则把语句同说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话语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用迁移研究述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一直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中介语语用学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也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重视。语用迁移研究是将中介语语用学与主流二语习得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具体研究二语习得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文章分别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两个视角对中介语语用学中语用迁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对语用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散论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人们在说话时要表达的事物往往不仅限于所说语句的本身意义,有时由于场合的不同,甚至会出现所说语句结构与所表达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况,有时还会为了其它目的而说出事与愿违的话。该文就语用分析和语用原则来浅析“以言行事”,并讨论了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中的语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语际语用学,这一新领域的理论研究借用了跨文化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二语学习者的语用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了二语语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研究的范围包括指示语、   语用学在课文理解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预设等。要使交际取得成功 ,说话者指示语所指信息要清楚 ,交际双方要有共同的语用预设 ,双方还要遵守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词语内涵丰富,翻译时极大地考验着译者的语境认知能力。语用学主要研究语境中的意义,而语境是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因而语用与翻译的联姻可以使翻译研究获得启示与解释力。从这个意义上说,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其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是整体性的大语境。互文本不仅指文学文本或文字文本,还可以是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或传统,还泛指社会历史文本。互文性理论给翻译教学带来了许多启示:翻译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母语和外语水平,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互文本的表义匹配与协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熟稔性,让学生重视两种语言转换中语篇形式互文本的相互适应,培养语境意识,翻译教材要提供足够的互文本,提倡并且培养译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洪秀全演义》中的女性观将“国”凌驾于女性之上,视女性为低等性别,无视女性权力,是穿着革命外衣的男尊女卑的变体。它虚构了两类女性:“该死”的“婆娘”和“听命”而嫁的“女英雄”,前者是于“国”“无用”的传统女性,统统在故事中间死去,如果她“淫荡”或妨碍反清大业,则要被杀死或自尽;后者是于“国”“有用”的革命女性,对敌人,她是所向披靡的“女英雄”,对领袖,她是“听命”而嫁的“乖妹子”,人格严重分裂。两类女性背后都站着一个自高自大、冷漠自私的革命男性,而她们在后世的革命文学中一再出现,因此《洪秀全演义》并非“民主革命派的扛鼎之作”,而是革命男性的厌女之作,是男性革命文学话语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狭义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要素.广义商品是一切通过市场交换去实现其使用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客观对象.通过市场交换,购买者得到需要的使用价值,售卖者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是广义商品的本质特征.广义商品大致包括劳动物质商品、劳务商品、劳动力商品、金融商品和自然物商品五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语感及语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语感指操一种语言的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这一自然语言的综合的感觉。所“感”的对象为所使用的包括听觉和视觉在内的一切言语 ;狭义的语感主要指语文阅读活动中对书面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感受。语感对象虽包括听觉言语 ,但主要指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过的书面语言。广义的语感研究是指语言学界及相关学科对语感所做的学术性理论研究 ;狭义的语感研究指语文教学领域对语感所做的教学实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回指变元是指回指语在指代先行项时其意义包含某种变化的元素。无论是同形的还是异形的回指语,在特定语境里表达的情感色彩或蕴意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先行项。会话者或写作者在通过使用回指语进行交谈或书面表达时,往往是采用某种语用策略,来顺利地达到自己言语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关学”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北宋时期陕西关中地区以张载为核心的关学学派;一是指北宋以降至清代的关中理学。前者为狭义关学,后者为广义关学。一般多使用广义关学概念,下限至晚清刘古愚时代。指出明清之际关中以“三李之道为最尊”,坚持“经世致用”学风,回归孔孟儒学正宗,使关学走上实学化道路,体现了“刚毅厚朴,务实重礼,崇尚气节,躬体力行”的关学精神。今天研究“关中三李”对开发西部,制定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字学意义上的异文,主要是指通假字和异体字。汉字中有大量的异文存在。异文的产生,往往有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不论从异文入手来研究文化,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异文,都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从"异文与古代社会生活"及"异文与汉民族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对部分异文现象作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到、去、上"三个动词表运动义时,在是否具有到达义上、是否是自主动词、自由动词以及在运动方向上都存在着一系列差别,但在谓语是动宾结构而情态是未然的句子和谓语是连动结构的句子中,这三个词的意义差别可以实现中和.  相似文献   

19.
国际学界对康德“先天的”和“先天知识”的标准解释表明,“先天的”不是指人类天赋的知识或固定不变的结构,而是指理性天赋的、永恒不变的原则和规则。这一解释与康德本人的思想基本一致。邓晓芒先生将“先天的”解释为人类先天的固定不变的结构是不对的。因为在康德那里,知识的结构是按照先天原则和规则在时间中构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学解释的双重路向及其现代性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学解释的双重路向,就是“艺术化或形式化路向”和“功能论或生存论路向”,即“诗论”与“诗思”。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的变革,是时代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回应这一要求,所以,就需要重估中国诗学解释学传统。从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合理性出发,并以此为根基,同时,与西方诗学形成真正深层的文化对话和精神对话,就可以重新确立中国现代诗学的生命价值观念,重新确立新的诗学解释学原则和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