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绛县柳泉乡翟家庄村,有个中年妇女杨淑梅,她孝敬公婆如亲生爹娘,在广大群众中,传为佳话,并多次受到县、乡、村表彰与奖励。 淑梅性格开朗,做事通情达理,结婚18载,一贯对公婆视为亲生父母,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精神上尽力慰藉,尤其是遇到老人患病后,就更加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1995年农历五月间,婆母不幸突然半身不遂。当时公公年近七旬,有时还有些小病,儿女年幼在校上学读书,独子丈夫张民娃要在田间劳动,侍奉婆母的重担完全落在淑梅肩上。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先给二老每人用奶粉冲个甜鸡蛋。中午和晚上两顿饭,淑梅从不按自己的意愿,总是根  相似文献   

2.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理,有争的有吵的,就算再亲也隔着肚皮。可家住苍南灵溪的陈招弟老人,却说自己的第三个儿媳妇沈菲菲是“无价之宝”。沈菲菲是苍南县工商局的一位干部。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孝敬”,在如今干部众多的社会,很多人未必会认识她。为了让公婆安享晚年,菲菲给公婆先后配上了彩色电视机、空调和电话,节假日也经常给公婆打扫房间,洗刷碗橱,整理衣  相似文献   

3.
在太行山区、丹河水畔,传颂着一位儿媳16年如一日侍奉公婆的感人事迹。这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就是三十多次受到省、市、县(市)嘉奖,被高平市、晋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十佳好儿媳”、“十佳道德标兵”荣誉称号的高平市政协常委张敏同志。“老人们需要关爱”张敏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她有两个公公、一个婆婆,且三位老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为便于照顾,十几年来,她一直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1989年7月,她的亲公公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那时张敏的丈夫经常下乡,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孝敬老人     
山歌 《新少年》2011,(1):62-63
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乙 对,百善孝为先。 甲 过年了,我给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礼物,就是—个字——“孝”!  相似文献   

5.
孝敬老人     
甲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乙对,百善孝为先。甲过年了,我给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礼物,就是一个字——孝!乙这礼物好!比什么都贵重!哎,您是怎么尽孝的?  相似文献   

6.
公婆炒股     
公婆退休前在当地都是不大不小的官。做官多年养成的说教习惯即使退休在家也一时难以改变。公公常在我做饭时,背着手在厨房里踱几步,检查卫生;婆婆则喜欢站在灶前监督我别把油放得太多。尤其婆婆,她经常倚在厨房门旁防止我把剩饭剩菜倒掉;她也经常在我伏案夜读时突然推门查看我是否把台灯调得太亮浪费了电。  相似文献   

7.
老伴     
王洪武 《社区》2011,(27):46-46
离家不远的小公园里,常见有—对老年夫妇。老头坐在轮椅上闭目晒太阳,或拄着一根拐杖艰难地练习走路,老太太形影不离在一旁呵护着。那耳鬓厮磨的亲热样儿,让人看了好不动容。熟悉情况的人都说,这老头的命,是老太太“捡”的。这位老太太可不简单哩。  相似文献   

8.
老伴     
  相似文献   

9.
老伴     
我和我的老伴,都已年近古稀。我离休后被一个单位聘用,照常上岗,在县城居住。老伴仍在村里务农,农闲之际,也进城住几天,帮子女料理家务、照管孩子,总不停闲。 我和老伴的结合,是地地道道的包办婚姻。52年前,我们双方都只有16岁,我当时在乡宁山西省第四联合中学读书。一日,忽接家中来信,催我立即回  相似文献   

10.
老伴     
王洪武 《社区》2011,(18):46
离家不远的小公园里,常见有一对老年夫妇。老头坐在轮椅上闭目晒太阳,或拄着一根拐杖艰难地练习走路,老太太形影不离在一旁呵护着。那耳鬓厮磨的亲热样儿,让人看了好不动容。熟悉情况的人都说,这老头的命,是老太太"捡"的。这位老太太可不简单哩。时间长了,我便晓得了一些情况:这两口子年轻时都在苏北农村务农,妻子是上海知青。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奋斗,一家人进了县城。丈夫当上了机关干部,妻子成了中学教师,女儿出嫁在不远的本地。儿子媳妇和孙子一直在上海定居。  相似文献   

11.
老伴     
海波 《老友》2009,(2):19-19
吕老师的一生有如流水行云。他为人洒脱,处事淡泊,所学的古典文学专业与政治不沾边,历届运动居然都和他没有什么瓜葛。在古诗文营造的清幽淡远的意境中,他告别讲台,怀抱绚丽的晚霞步入了人生暮年。  相似文献   

12.
清徐县王答乡赵家堡村,有位媳妇叫赵亚萍。婆婆80岁高龄,1985年不幸身患偏瘫至今,亚萍十多年精心侍候无半句怨言,在清徐城乡传为佳话。 亚萍23岁过门,已和婆婆相处28年。这么多年婆媳莫说吵嘴拌舌,连脸都没红过一次。婆婆脾气不好,有时老人不称心发脾气,亚萍从不和婆婆争辩,始终采取尊重和忍让的态度,化干戈为玉帛。她才过门的那几年,细粮不多,亚萍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老伴     
晓荷 《社区》2004,(6):63-63
时光易逝,几年来未和这位朋友谋面,今年夏天见到他时,让我大吃一惊,他的处境和往昔已有天壤之别。几年前这位朋友大学毕业,到一家企业去工作,没过多久,由于效益欠佳,难以维持生计,他只好从那家企业出来自谋职业。内向的他缺少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人才市场上应聘,一次又一次让他失  相似文献   

14.
老伴打工     
老伴退休之后闲不住,她在写字楼里找了份保洁工作.国际化的管理,快节奏的效率,并没有让老伴退下阵来,反而让她很得意.“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给我带来了如此的快乐和满足.”老伴激动地对我说.“和那些青春飞扬的白领一样,我每天早上急匆匆地赶去上班打卡,中午休息1小时用餐,傍晚一阵风地往家里赶.白领们每天在写字间里绘制蓝图,我在屋外擦洗明镜般的楼道.同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工作,可是让我们享受着一样的好心情.”  相似文献   

15.
参观华西回晋已半年了, 但对那儿的印象仍然很深很 深。那儿不仅富得中外闻名,而 且孝敬老人也挺有特色。 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的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 镇,原是个吃粮靠救济、生活靠 补助、住着破草房、多数是文盲 的穷村。现在村民们住上了别墅 式二层或三层带独院的新楼, 电灯、电话、煤气、冷热水管道、 花池、鱼池齐全。华西村建有华 西集团公司,下设13个分公司 和40余个工厂企业,拥有引进 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100多 名,招聘、招收外地工人5000多 人。去年工农业产值达22亿元,  相似文献   

16.
老伴的爱     
几年前,我因患肺心脑病,二氧化碳潴留于脑髓而昏死过去,经医生大力抢救,苏醒过来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充满欢愉挂着泪珠的脸庞。这脸庞,恰似红彤彤的夕阳,给我带来生的欲望和战胜疾病的力量。她就是我的老伴朱茵。我们是1957年结的婚,屈指算来,整整45个年头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孝敬公婆,抚养3个子女,不愧为贤妻良母。我因职业关系,经常下部队采访,到外地体验生活,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默默地承受着沉重的家务负担。人到中年,孩子幼小,父母年迈,敬老抚幼,处处周到。每当我伏案写作时,烟不离手,有时她见我手里的烟…  相似文献   

17.
感谢老伴     
谢虞 《老友》2012,(11):39-39
我和老伴的婚姻快到钻石婚期,可以说是真正的老夫老妻了。我俩近60年来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经历了阳光灿烂般的顺境,也经历了狂风暴雨似的逆境。我们育有4个儿女,他们几乎是老伴一手拉扯长大的。"文革"期间,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老伴在小学当民办教师。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属于"黑五类",所以我成了当时的斗争对象,被揪斗、抄家、游街,最后被"发配"到农村监督劳动。老伴也遭受株连,被迫离开了教师岗位,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投靠乡下娘家。  相似文献   

18.
约会老伴     
周日,摆脱了家务,与老伴相约,在北京元大都公园的“海棠花溪”见面。等了好久也不见老伴的踪影,我便独自逛游,看着满园的美景,情不自禁吟起诗来。“好诗,好诗!老太太够浪漫啊!”随  相似文献   

19.
珍惜老伴     
我和老伴年龄悬殊,文化程度有差别,性格也完全不同。年轻时夫妻两地分居,每年在一起不过一月四十天,矛盾来不及显露。退休后我们得以长厮守,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逐渐暴露出来。一段时间里,我委屈,他生气,实在是因为年纪大了,不然,真想『另辟蹊径』。后来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前不久,老伴去郑州探望老母走了十天。头两天还没甚感觉,第三天就觉得憋闷起来。  相似文献   

20.
呵护老伴     
魏本浩 《老友》2014,(9):40-40
正4年前的一天,老伴打完门球刚回到家,突然感到双腿无力、行走困难,儿子赶紧将她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老伴患的是因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右手、右脚瘫痪。老伴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虽然病情有所稳定,但还是行动不便、语言不清。一人患病,全家操心。儿女和儿媳妇们心里都非常难过。但是,他们平日都要上班,工作繁忙,便决定花钱请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