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选集》上卷收集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重要著作。《周恩来选集》上卷虽然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著,但其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以下,就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论述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上,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谈一些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周恩来选集》(上卷)不仅是一部记载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的光辉文献,也是一本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教材。过去它对夺取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它对于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先后深入华北、华中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在这期间,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总结敌后政权工作的实践经验,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建立我党领导下的抗日  相似文献   

4.
楼适夷原名楼建南,1905年1月3日生于浙江余姚县一个小康人家。他从钱庄学徒起步,得到郭沫若、夏丐尊等人扶持走上文坛。1925年他在应修人领导下参加革命,1926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冲破白色恐怖逃亡日本,创作了深得鲁迅、茅盾赏识的短篇小说《盐场》。本章评述的是他从日本回国后的一段革命文艺斗争生活。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应用于中国,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迅速地投入了革命斗争,因此对党的建设重视不够.重视党的建设是从"六大"开始的.一九二八年七月,周恩来同志受中央委托,在党的"六大"做了关于组织问题的报告,并提出《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六大"以后,周恩来同志担任党中央组织部长,在他主持工作期间(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领导了党的恢复和重建,实现了由公开到秘密党的转变;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党建设的特点,总结了党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选集》上卷(以下简称《选集》)的出版,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生动地记录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光荣历史,而且如实地反映了刘少奇同志的革命实践。《选集》中的革命思想、革命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版,对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远东局和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均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工作。远东局设计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入闽作战计划,导致蒋介石趁虚而入攻占了黎川。黎川失守后,远东局主张予敌以打击后西击南昌方向,遭到中革军委和李德的反对。福建事变后,远东局再次提出向西进军,中革军委和政治委员会均持反对意见。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均未提出援闽方案,而是主张坐收渔利,导致丧失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契机。随着战事的紧张,远东局的军事代表施特恩与中革军委的矛盾尖锐化,政治委员会开始直接领导反"围剿"斗争。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同意中革军委的撤离中央苏区计划,但又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举国痛悼人民的好总理的追悼会上致词说,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对周恩来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做了公正的评价。《周恩来选集》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厚的遗产,是我们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这部巨著中,除了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对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的精辟阐述外,也是一个革命者对人民与民族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记录。这部巨著,对于我们了解周恩来的伟大品格,培养与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进程中,将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独特的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其中尤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更带有独创的性质。在这方面,刘少奇同志在他的著作中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本文仅就其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思想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他以毕生的精力和杰出的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近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以下简称《选集》)上卷选编的刘少奇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等各方面的重要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他以毕生的精力和杰出的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近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以下简称《选集》)上卷选编的刘少奇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等各方面的重要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宝贵文献,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一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和中国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路线,而推行了与之相反的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括红军的建军原则和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两个方面。建军原则主要是:红军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这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4.
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红军后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粉碎国民党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军事“围剿”,湘赣根据地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在进行了充分的政治动员的同时,为保障红军的后勤供给,作了大量的工作,其成绩是显著的。一、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红军的粮食供给首先,加强土地税的征收工作。为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保障粮食生产,湘赣省财政部于1933年8月,公布了《土地税征收细则》,“细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民主革命时期,他长期在白区从事和领导工人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收集在《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论口号的转变》、《批评“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以及《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等许多文章,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白区斗争的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了白区工作和工人运动的经验,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略策赂,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分析了白区城市斗争和以农村为阵地的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关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是党在白区工作和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6.
前言三十年代初期是我国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正在此耐重返文学战线,和鲁迅等左翼作家一起,奋战于刀光剑影之中,为粉碎文化“围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参与了“左联”的实际领导工作,译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文艺论著和社会主义苏联的文学作品,进行了科学的文化和文学批评,倡导了文艺大众化和汉字的改革,还写了许多尖锐、泼辣的杂文,从而卓有成效地加强了左翼文艺队伍的战斗力,巩固和扩大了左翼文艺的阵地。而且这一切,都是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干扰下取得的。这正如茅盾所说:“鲁迅与瞿秋白的亲密合作,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他错误估量了敌我形势,盲目轻敌,认可和支持了荒谬的“偏师”说,种下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错误路线的根苗;当敌军即将开始“围巢”时,他错误认为,只要攻克敌之据点麻城,便可打破敌人新的“围剿”,强令红军西次围攻麻城,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也贻误了红军准备反“围剿”的时间;当敌人向苏区腹地进攻时,他急令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正面堵击,与敌硬拼,犯了拼命主义错误;当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苏区首府、重镇和中心区域沦入敌手之后,他惊慌失措,急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无具体目标的盲目西进,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之后,他在思想上再无重回鄂豫皖苏区的打算,严重违背了黄柴畈会议的精神,致使鄂豫皖苏区的绝大部分丧失。  相似文献   

18.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约一百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其中以五十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军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时一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以巨大的代价,给予国民党军队有力的打击。可是,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致使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19.
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选录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写的重要文章。这个时期,即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是中国人民为一方同美帝国主义扶持下的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为一方,双方进行历史性决战的时期。决战的结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全面的彻底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这个胜利,使得中国永远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并且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不仅如此,中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张国焘问题研究之三马建离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