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1978-2009年间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变迁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1978-2009年区域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趋势,三大经济带对差异的贡献不同,东部地区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重要的支柱力量之一,而19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体制性因素,经济逐渐衰落。中央已经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号召,继续走增加技术改造投资的老路,显然行不通。通过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工业经济为运行和发展的根本路径,是现代城市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尽快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是城市在友好环境中和谐发展,进而成为人类生存家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交通极为便利溧阳经济开发区是溧阳市唯一的省级工业经济开发区,位于溧阳市的中心区域,包含溧阳的整个城区;是溧阳全市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和对外形象的窗口。开发区充分利用了溧阳快速崛起的立体交通格局,交通极为便利。溧阳是省会南京和杭州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国内第一条融  相似文献   

5.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经济竞争,关键在于工业设计的竞争.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证明,工业设计是各国经济的制胜武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重要,工业设计将有力推动我国的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8.
周涛  李沅 《金陵瞭望》2005,(11):7-9
5月31日至6月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区县、部门一把手和市各产业集团负责人组团赴无锡考察,学习无锡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6月1日上午,考察团在无锡召开全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罗志军要求,目前南京面临发展的关键时刻,全市上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工业第一方略,集中精力抓外资大项目,抓产业结构调整,抓工业集中度,破解发展难题,抓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200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工业是第一方略,当时本刊记者曾就此话题专访过南京市分管工业的奚永明副市长。时隔两年多,本刊记者再次专访奚永明副市长时,他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第一方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空间杜宾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效果与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果,即工业智能化不仅对本市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工业智能化对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及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工业智能化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工业设计的核心特点,分析如何构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体系的重点及手段,达到科学发展和谐专业体系目的,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从而使工业设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转型时期,资源型区域农村工业化推进的发展战略应如何制定,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农村工业发展特点与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高耗型向节约型、单要素推动型向多要素驱动型转变,关系选择由城乡竞争型向城乡互补型、由脱离农业型向回归农业型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适度集中型转变,企业制度由政企合一型向政企分离型转变,产业结构、布局结构调整是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组织方式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着综合经济效益差、产品结构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企业规模不经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成本高等难点。转变增长方式要求有新的思路,即思想观念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要素的素质、推进企业机制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前工业时期,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赖以发生的工业基础,而中小城镇的崛起就是其作用的突出表现。中小城镇在联系和沟通乡村经济生活和城市经济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英国乡村工业发达的北部和西部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摇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城市经济的赛场上,地处长三角的苏州毫无疑问是2004年最耀眼的经济明星:苏州的GDP在悄无声息中陡然超过了深圳;向来以消费城市闻名的苏州,其工业总产值仅次于龙头上海,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苏州市引进的外资更是雄居全国之首,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高地。然而,令不少人深感意外的是,在苏州戴上一顶顶桂冠、创造一个个经济“神话”的同时,其社会评价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下降,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苏州模式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长骨头不长肉”?人们究竟是应该把它当作发展区域经济的样板,还是把它当作应极力避免的现代化“陷阱”?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5.
1.中世纪晚期传统毛纺织城市的衰落与周边乡村工业的竞争从13世纪末开始,许多传统工业城市出现了经济衰退现象,具有代表性的毛纺织工业更是首当其冲,表现为从业人员的减少,其次是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如牛津1275年对其织工数目由原来的60个减少到15个,1290年时只剩下7个,而1323年连一个也不存在了,伦敦的织机1321年时从原来的380架减少到只有80架,1322年时莱斯特连一个漂工也没有了。1334年,北安普顿的织工以前大概有300人,此时已全部泪失,织工数量的减少也同时出现在伦敦、温彻斯特、牛津和林肯。由于毛纺织业是当时许多城市的主…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旧海关史料》中1906—1931年进出口贸易(尤其是机器工业进出口数据)作为基础,以机器工业与机器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为切入点,分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主要港口城市机器进出口贸易额与工业发展规模的地域分异,揭示了近代中国工业分布格局。通过对机器工业进口额的时序变化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反映出近代工业发展的区域时空演变过程及其趋势。在此基础上,考察通商口岸影响下的近代中国主要经济板块、港口—腹地关系、点轴交通网络格局,结合历史史实,观察近代工业区位选择的条件与口岸城市的位序优势,揭示近代中国工业以沿海沿江为主轴分布的经济地理网络,从而为当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工业经济是支撑南通跨越发展的主体力量。无论是实现“两个率先”长远目标,还是实现“双超”近期目标,工业经济必须首先强势推进、发力起跳。要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重心向工业聚焦,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快速高效增长态势,确保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幅由去年的13.1%提高到18%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经济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打一场工业调整提高攻坚战。银行积极参与配合,势必致力于信贷结构调整,以促进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业经济结构和信贷结构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工业经济结构制约着信贷结构,信贷结构也  相似文献   

19.
润扬长江大桥的构建,镇,扬两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联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快,两城市经济发展不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而全”的“个体”,则应是“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经济综合体,城市经济的统筹安排,加强协作,首先就需要进行两城市的区域经济功能定位,确立各自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定向,本文认为形成扬州以易流通为主,镇江以工业为主的地区专业化分工,是发挥区域经济系统整体效应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在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持下,在利润动机的驱使下,跨国公司的到来会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带来严重不利的后果,但同时也给本国的民族工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为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减少不利影响,必须制定必要的措施和对策,这主要包括:坚持对跨国公司以取得技术为主要目标;以我为主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以引导和控制;禁止跨国公司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等,以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在遭受最小程度破坏的同时利用跨国公司的经济力量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