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梦窗词,前代评论家不乏众多议论,然褒贬不一,见解迥异。总括起来,不外以下二种: 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词源》 梦窗之词丽而则,幽邃而绵密,脉络井井,而卒焉不能得其端倪。——冯煦《蒿庵论词》 那么,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毁誉交织的作家呢? 诚然,梦窗词是以幽邃绵密著称的,同时它又是深挚而宛曲的。在他的词中,奔涌着巨大的伤痛之意和悲哀之情,而其词体的灵转流动又使一腔愁情几经致意,曲折而出。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人间词》,现存115阕(编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的《苕华词》及《观堂集林》卷第二十四之《长短句》中),主要为1903至1907年所作。其时王氏正醉心于西方康德特别是叔本华的哲学、美学,如他在《静安文集自序》(作于1907年)中所说:“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1903)之夏以至甲辰(1904)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这个“伴侣”不能不深深地浸入王氏填词的艺术构思之中。王氏在其词话未刊稿中云:  相似文献   

3.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渡之杰。” (王鹏运《花外集跋》)王沂孙确实是南宋末年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直可与白石、玉田相媲美,又与梦窗、草窗相比肩。而其词最受人称道的则是他的“咏物诸篇。”在《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中,仅咏物词就占三十余篇。这些咏物之作多寓托,所谓“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 (张惠言《词选》),“中仙最多故国之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 (陈廷焯《自雨斋词话》),等等。这几乎是清代词评家们一致的意见,然而,除咏物词之外,碧山另有几首以写离别为主的词篇,也流露了诗人的君国之忧,不无黍离、麦秀之感。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作品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罗丹《艺术论》吴文英(约1200—约1260)南宋著名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鄞县)人。著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梦窗全词(除疑伪之作和失调名外)共计三百四十首。就数量而言,南宋诸词人除稼轩外,无人堪与匹敌;就质量而言,梦窗在造境、造语和协律方面亦有创建。然而,缘何梦窗词流传之深广却远不及周、辛呢?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如沈义父所言:“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其二,如胡云翼所言:  相似文献   

5.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6.
清真词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邦彦(美成)为北宋词坛巨擘,至南宋更被奉为词人之冠。自姜夔“脱胎清真”之后,史(梅溪)吴(梦窗)王(沂孙)张(玉田)诸家,莫不以周词为圭臬,其盛名地位不啻江西诗之与黄庭坚。自宋至明清词话,荦荦著名的如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明杨慎《升庵词品》,清周济《四家词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等,对周词也无不寄倾倒之情,或以为“婉约之宗”,或以为“词中老  相似文献   

7.
孙虹教授的新著《梦窗词集校笺》已于2013年12月在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一千四百余万字,集汇校、汇注、汇考、汇评于一体,汇校底本采用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校本有31种之多,还有各类选本15种,几乎穷尽了与梦窗词相关的所有版本;汇注对前此各种注本不捐细流,广泛吸纳,但又推陈出新,纠正诸家笺注有数百条之多;汇考则以梦窗生平行踪为本,结合时、地、景而考之;汇评也有很多补充,仅过录海内孤本的批校语就有9种。  相似文献   

8.
“梦”为梦窗词词心之关键所在;梦窗词中的“梦”字、梦境、幻境都有创造性的运用;其词中“梦”的艺术表现力的形成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有相通之处;“梦”的心理内涵又与缺失心态和文艺创作的关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声调谱》清代赵执信著,一卷。因全书分为《声调前谱》、《声调后谱》、《声调续谱》三部分,亦称《声调三谱》,各本亦多分为三卷或二卷,并于《续谱》后附《通转韵式》。全书均如书名所示,论析诗歌声调所宜。据赵执信《谈龙录》云:赵氏“得常熟冯定远(班)先生遗书,心爱慕之,学之不复至于他人。新城王阮亭(士禛)司寇,余妻党舅氏也,方以诗震动天下,天下士莫不趋风,余独不执弟子之礼。闻古诗别有律调,往请问,司寇靳焉。余宛转窃得之,司寇大惊异;更睹所为诗,遂厚相知赏,为之延誉。”又云:“阮翁律调,盖有所受之,而终身不言所自。其以援人,又不肯尽也。有始从之学者,既得名,转以其说骄人,而不知己之有失调也。  相似文献   

10.
论唐宋词“梦”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做梦。而对于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诗(词)人来说,则“梦”就成了他们笔下的一种奇妙“境界”。翻开唐宋词的史册,我们就随处可以碰到这个颇带些朦胧色彩和神秘意味的“梦”字,如: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苏轼《永遇乐》)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几乎可以这样说:差不多每位诃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不论它们是甜美的还是悲哀的;也差不多每位词人都曾写到过自己的“梦”,不论它们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号称词的中兴时期,而词学研究尤盛。作为常州派的重要理论家,周济的词学理论主要见于他的《介存斋论词杂著》、《宋四家词选序》、《词辨序》等。周济论词,主要继承张惠言关于词应“意内言外”,以“比兴手法表现其温柔含蓄、低徊要眇”之情,有“风骚”之义的主张,并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特别是他对于词必须有寄托并如何才能达到寄托的途径的论述,进一步完善了常州派的词学理论,给后来词家、词论家以很大影响。《宋四家词选序》云:“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  相似文献   

12.
张了却 《归潜志》卷八: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故张翥仲扬由布衣有名,召用。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如“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又“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霜”,人号张了却。刘少宣尝题其诗集后云:“枫落吴江真好句,不须多示郑参军”,盖讥之也。 按:张翥字仲举,元代诗人。为诗格调颇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蜕岩词》。  相似文献   

13.
《离骚》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又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又云:“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脩”一词,《离骚》中凡三见。王逸注谓:“灵,神也;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楚辞章句》)朱熹的说法同王逸基本相似:“灵脩,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饰,盖妇悦其夫之称,亦耗词以寓意于君也。”(《楚辞集注》)清代楚辞研究者亦认为:“灵,善也;脩,长也。称君为灵脩者,祝其所为善而国祚长也。”(王夫之:《楚辞通释》)“灵脩者,大夫颂其君之词,即借以为称其君之词。”(王邦采:《离骚汇  相似文献   

14.
朱祖谋之创作与词选关系密切。《彊村语业》创作取向的多元性表现为托兴深微与赋笔叙写的结合,梦窗情味与苏辛气骨的交融,重南而不疏北的书写策略;《宋词三百首》词选观的兼容性表现于词作取舍中的平衡策略以及“体格”与“神致”的衡词标准。《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对待苏辛词风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离。《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体现出朱祖谋对晚清民国主流词学的继述与违离,彰显了总结传统词学与催生新词学的浓厚意味。  相似文献   

15.
对唐宋词的立体观照——评《唐宋词论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明同志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是当前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成果。它的开拓性,主要在于提供了对唐宋词立体观照的一种新范式。自宋以来,词学研究可分“词史之学”、“批评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声调之学”等门类。(参龙沐勋《研究词学之商榷》载《词学季刊》1卷4号)《论稿》基本属于“批评之学”。而“批评之学”自宋代至清末民初,大都详于艺术形式方面的论述而略于词作的思想价值之分析,又着重于  相似文献   

16.
杨慎《词品》多纰漏罗烈杨升庵《词品》卷二云:《草堂诗馀》‘朦胧淡月云来去’,齐人李冠之词,今传其词而隐其名矣。冠又有《六州歌头》道刘、项事,慷慨悲壮,今亦不传。按,“朦胧淡月云来去”,乃《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一词上片之结句。此词《尊前集》题李后...  相似文献   

17.
“干遂”(或作干队、干隧)一词,作为史迹久远的古地名出现,屡见于先秦载籍。如《吕氏春秋·适威》载李克对魏武侯语云:“此夫差所以自殁于干隧”。《战国策·魏策》一载苏秦云:“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秦策》四云:“吴见伎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也。”《秦策》五亦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遂为勾践禽,死于干隧。”它如《淮南子·道应》云:“越王勾践……为吴王(原作“兵”,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先马走,果擒之于  相似文献   

18.
王昭君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巾帼人物,其故里自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云为“南郡秭归”后,一直被人们沿袭至今。如祝穆《方舆胜览》云:“归州东北四十里有昭君村”。又《大明一统志》云:“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这里的“归州”,即班固在《汉书》中所说的“南郡秭归”。《旧唐书·地理志》云:“秭归,汉县,属南郡。魏改为临江郡,吴、晋为建平郡”。隋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置归州。此后的《舆地纪胜》、《元丰九域志》、《大清一统志》亦均主其说。但至宋,又有人将昭君故里具体到归州的兴山  相似文献   

19.
汉人训诂所使用的术语“读曰,读为”,目前学术界都依段玉裁说,断为汉人用以释假借字时使用的术语。《说文解字》“读”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又《周礼汉读考·序》云:“汉人作注,于字发疑正读,其例有三:一曰读如,二曰读为、读曰,三曰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相似文献   

20.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沈曾植对此论深表赞赏,他在《菌阁琐谈》中说:“易安为婉约主,幼安为豪放主,此论非明代诸公所及。”其实,明代的王世贞早就说过:“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弇州山人词评》)杨慎也曾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词品》)清代刘体仁称李清照:“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七颂堂词铎》)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刘清韵赞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