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三峡工程的修建 ,大量的库区移民、工矿搬迁、城镇迁建和过渡垦殖 ,使库区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 ,必须彻底改变库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重塑库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这就是发展库区移民型生态经济。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了三峡库区发展移民型生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研究和探讨了三峡库区移民型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原则、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大型工程。库区百万大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而发挥库区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库区逮血功能,才能为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移民安置依赖于库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能为移民安置提供条件。二者相互促进,而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库区经济,安置移民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移民经济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应紧紧抓住兴建三峡工程这个历史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运用科学技术,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库区经济,扩大移民安置。通过开放开发,实现库区经济结构的重组,使生产力在空间上重新合理布局,生产要素在较高层面上优化组合,城市化基础建设在较高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库区生产力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大型工程。厍区百万大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而发挥库区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库区造血功能,才能为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移民安置依赖于库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能为移民安置提讲条件。二者相互促进,而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库区经济,安置移民私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移民经济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应紧紧抓住兴建三峡工程这个历史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运用科学技术,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库区经济,扩大移民安置。通过开放开发,实现库区经济结构的重组,使生产力在空间上重新合理布局,生产要素在较高层面上优化组合,城市化基础建设在较高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库区生产力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妥善安置移民;只有安置好移民,才有经济的长足发展。移民安置主要应同库区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化、城镇化等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经济妥善安置移民,通过移民安置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妥善安置移民;只有安置好移民,才有经济的长足发展。移民安置主要应同库区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化、城镇化等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经济妥善安置移民,通过移民安置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一、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二、协调好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关系;三、重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四、协调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五、解决好地区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益民 《南都学坛》2010,30(5):124-125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要打造良好的库区生态环境,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战略。建立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切实做好库区移民的安置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模式;发展库区生态经济,以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涉及百万大移民。各级政府在执行党中央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地理环境、移民资金、信息情报等方面的挑战和阻碍,迫使人们去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实现移民搬迁安置与库区经济开发有机结合的预期目标,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提出与移民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民经济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中国提出“开发性移民方针” ,并开始在三峡库区移民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模式。移民经济是以“开发性移民方针”为指导的经济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经济。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实践证明 ,移民经济有利于市场对移民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 ,有利于库区经济结构调整 ,是确保移民能够“搬得出 ,稳得住 ,逐渐能致富”的好形式 ,为最终解决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这一世界性难题奠定了基础。展望移民经济的发展 ,可以预见 ,移民经济将逐渐成熟和规范 ,成为移民迁建的基本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是较为可行的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从总体上说 ,当前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后劲不足。加快集镇化建设 ,要结合库区实际 ,大力发展库区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进程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走有库区特色的农村移民集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与开放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和开放经济有密切联系,知识经济以经济开放为前提,开放经济须以知识在国际间的传播为媒介,二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传统经济理论中的"里昂惕夫悖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都可以用知识经济加以重新解释.二战后,美国、日本和德国经济的繁荣和衰退都与其知识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国应坚持改革开放国策,实行科教兴国方针,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的即将到来,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应该正确理解和认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内涵,勇敢面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经济”则属经济制度,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既有公有制又有非公有制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不能用前者理解后者,也不能用后者理解前者;同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还有商品生产也并非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就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所有这些,都应当辨析清楚,才不致思想和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阐述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发展态势和作用,提出重庆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经济的产生与本质出发 ,阐述了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说明知识经济从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比较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本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从G函数的结构出发,陈述转型经济的基本结构。聚焦于各个阶段Hessian矩阵的变化,揭示转型的实质内容,分析经济转型的结构和变化趋势。结果得出,经济转型的本质是干预效率的转移和让渡,转移的最终结果是恢复市场经济的自由,并逐步加强宏观调控对固定数量的作用。转型后的经济,似乎宏观调控的机制会逐步转到保证社会消费约束的方面,其结果是不断增强对固定数量所衍生内容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分歧,同时存在者发展和传承的关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加快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批判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核和科学成分,以及引进卓有成效的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成为竞争力的关键。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知识经济的由来、特征等知识经济理论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并就中国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小)商品经济、传统(古典)商品经济和现代(当代)商品经济三个阶段;市场经济也走过了古典(自由)市场经济与现代(当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只有传统(古典)商品经济与现代(当代)商品经济才称得上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经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明显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现在正向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特点是 :以市场为导向 ,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合理配置资源 ,以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理论 ,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走自己的发展道理 ,这是中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林业市场经济改革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紧紧抓住林业生产经营的自然、经济特点和林业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循环周转的运动轨迹 ,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才有可能全面完成改革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