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宏观的视角,窥探了90年代世界经济的新格局,认为世界经济正在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多极化——三足鼎立、多极支撑的方面发展;分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它不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也必将超出国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才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原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独特方案,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中国智慧,具有独特的中国价值。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人类共同价值,解决的是人类共同难题,为世界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在持续性的量变中出现了局部的质变,而且质变具有根本性且影响深刻,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1世纪初爆发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变化以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激烈矛盾和冲突的方式凸显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包括十八个理论观点,其中,邓小平着力阐述的是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三个关系,这些阐述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这一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当代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高概括。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社会主义的一般与社会主义的特殊的有机结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郑历兰  王笑鸿 《社科纵横》2009,24(11):21-23
1978年之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已大体提出了2050年以前的战略任务。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要展望未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过程是怎样的?它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不同?它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什么关系?本文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而形成的如下观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起始阶段。它与后者相比。时间长短不一,任务轻重不一,不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是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起点为终点,而不是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起点为终点,它必须创造出完全实行计划经济所必须的全部条件,并促成世界上一大批发达国家里足够强大的变革力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密切合作,才能转变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不包含“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期称为“发达社会主义”,可能降低科学社会主义标准,重蹈苏联的覆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7.
杨丹娜 《探求》2014,(5):5-9
顺应世界大势,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是我们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视角。我们要顺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大势,实现中国梦以及中国梦与世界梦(即世界人民的美好)的接轨;顺应世界新科技和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大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速中国与世界融合的进程;顺应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发展大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把握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潮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组织力量上、理论发展上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遭受挫折后的复兴和发展,指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挫折中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付安 《探求》2003,(2):21-24,13
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开拓工作,探索的成功和失误提供了正反两方面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在新时期进行新探索、新创造,终于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对社会主义的主题给予准确定位,乃是探索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12.
《求是学刊》2018,(2):9-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局设计。这一伟大思想立足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直面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视野,推动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由真理引领迈向真理与价值统一引领、由单一和局部优势迈向体现全面优越性和整体先进性、由关注自身命运迈向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对人类文明有巨大贡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衽开放政策的关系。论文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国际化不断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当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正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变得明朗化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特征使世界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开翻地覆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中国从一开始就必须把开放与改革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两项基本国策。论文还追寻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他的开放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9):23-27
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主要是: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能够逐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能够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利于凝聚人民,实现社会团结稳定;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保证重点,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分析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论述,对当前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宋容德 《社科纵横》2008,23(10):8-10
毛泽东提出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以苏为鉴,确立"走自己的路"这一探索主题.邓小平对照搬苏联模式的反思更为深刻、彻底,形成"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毛泽东、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鲜明特征,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给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从5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70年代末以后由邓小平集其大战,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的。这一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有自己特色的“道路”、“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无不渗透着两代伟人之间继承、发展,一脉相承的内在有机联系。掌握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期战略任务之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现代化建设有两大任务:一是物质文明建设,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离不开教育的,教育不仅是提高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就现代化建设与教育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熊吉陵 《社科纵横》2008,23(5):21-22
社会主义是针对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提出的范畴,其内涵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换言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概念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相应的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有三个视角,即放眼世界走势、直面中国实际、关注人的发展,邓小平在建构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过程中,三个视角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层次清晰、方位全面、延展无限的三维视角,邓小平从这个三维视角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