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对学生进行处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但我国法律对高校处分程序并没有作出规定,有必要建立处分听证制度,通过立法要求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应当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在此基础上决定对学生是否给予处分;对于拟作出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重大处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根据听证会记录作出处分,以保证高校正确行使处分权,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享有处分学生的权利.但是,高校处分学生行为的性质应当如何界定,处分学生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受处分学生不服处分决定时应怎样寻求救济,<教育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法律规定存在缺失,具体操作中也存在混乱,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逐渐增多.此外,我国学界对高校学生受教育权问题的探究起步较晚,其中涉及到处分学生的问题较少.探讨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能促进高等教育法治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我国学者众说纷纭,其主要观点为效力待定说、无效说和有效说这三种。笔者认为这些学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武断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商榷。笔者通过对已有的三种主要学说进行较为详细的评析之后,认为从无权处分人和相对人的主观方面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进行再思考,可以得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可能为无效、可撤销或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高校学生处分工作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在增多。在实践中,关系学生身份权利义务变动的处分行为具有司法上的可诉性。依据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相关理论和工作经验,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处分工作的薄弱环节集中在处分工作机制、处分依据等方面。高校学生处分的法律风险防控必须全面加强,并重视证据收集、处分决定送达、上报审批和学生申诉等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学生违纪处理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违纪学生做出处理的组织只能是高校本身。高校下达处分要经过调查取证、处分申报、处分告知、处分决定、处分申诉几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违纪处理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普遍认为,高校处分权属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一部分,不具有行政权性质,不具有可诉性。事实上,高校处分权有积极的处分和消极的处分之分,其中,积极的处分又可分为非身份处分和身份处分。对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处分,具有不同的救济方式。高校对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开除学籍的处分方式,具有行政权处罚的性质,虽然法律规定上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处分种类,但实际上这属于典型的消极处分方式,有严重侵犯学生权益之嫌。对此,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以限制高校滥用处罚权,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一些学生违纪处分纠纷案件影响和推动,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救济工作进展显著,处分程序规范化和处分过程救济大大加强,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当前的救济体系尚欠完备,尤其是处分后救济问题亟待解决。开展处分后救济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处分后救济尤其是处分解除工作具有可行性,高校应在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8.
司法实践中对高校处分学生行为的处置不一,原因在于立法上缺乏对高校处分学生行为性质的明确界定.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及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决定了司法审查高校处分学生行为具有正当理由,但是司法审查也应当尊重高校自治权,在程度上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9.
学生管理权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高校的一种自主管理权,对于维护高校秩序,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学生管理权行使过程中,高校拥有处分裁量权,学生是被处分的对象。在这一特定主客关系限定下,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行使和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如何科学统一,成为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在依法治校视域下,高校行使学生管理权必须坚持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原则,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违纪学生处分工作程序,畅通学生权益救济渠道,提升专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行使对策,旨在规范高校违纪学生处分工作,完善高校违纪学生处分工作体系,增强高校依法治校意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高校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处分说明理由制度就是高校在对学生拟作出或者作出处分时,高校必须向学生说明作出该处分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等的制度。在程序正义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高校处分程序的正当性也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高校学生处分说明理由制度的界定出发,从法理基础、内容与形式、行为效力以及制度完善等五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对高校处分正当程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因处分不当引起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如对处分不服可以通过申诉或诉讼两种方式获得处分后的救济。但在救济方式的选择与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根据高校的管理特点以及处分的种类,为了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申诉体制,明确救济方式的选择,加强申诉与诉讼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权利意识不断高涨的年代,高校处分学生引发大量纠纷,正当程序的缺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校处分学生过程中引入正当程序,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处分的法制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对学生考试违纪处分的依据——实体规则与具体处分程序都尚存缺陷。为推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在学生考试作弊处分中可引入高校校规核准制度、建立处分听证制度、完善申诉程序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高等学校对学业、生活、精神状态等出现问题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处分不失为一种速效的解决之法,但事后处分已经无法改变学生学业荒废或者停滞的悲痛事实,在耗费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加重了受处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本文以CDIO的过程化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过程预警机制展开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学生权利意识不断增长的时代,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引发了大量诉讼。其诱因在于高校学生制度与公民受教育权的冲突,其核心在于人们对高校学生处分权性质认识不清。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学生处分权性质的研究,将高校学生的处分制度在性质上分为改变身份的处分和非改变身份的处分两类,并从立法上对高校学生处分种类、程序性权利规定和救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要求高校处分违纪学生应遵循正当程序原则。高校处分违纪学生听证制度的建立,不仅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高校实践,也有利于公正处理违纪学生和教育其他学生。同时,为了规范听证制度的实施,在听证范围、听证人员组成及听证顺序等方面应当予以明确和细化。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地侵犯,两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结合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分析两者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处分学生行为司法审查的研究和实践仍具有一定分散性,对统一行动的指导与 推动力不足。 以“开除学籍”处分为例,于案例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可提炼出高校处分学生行为司法审查 演进的整体印象与导向脉络,即在尊重高校“学术自由”的前提下,“裁量及其司法控制”被引入诸如开除 学籍等严重影响学生权利的处分中,并以对现代正当行政程序的精妙结构、科学技术的准确理解和应用 为指导,提炼出“判断过程审查法”作为司法审查域内形式主义法治与实质法治主义互动、融合的最佳方 案。 这种转型对充分保障受处分者权益、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指导和推进理论深入,统一司法内部秩序和 外部行动,推动司法审查自主、自觉地整体性变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立即行动,开展人道救援,并组织分会参与战地救护。但组建多少分会,史书记载并不明确。经考证,计有57处分会得到确认,分布于17个省市,其中1904年设立、1911年重建的分会有6处,新设分会51处。有待确认者26处。  相似文献   

20.
借名登记中出名人处分不动产的行为存在有权处分和无权处分两种不同的观点。出名人的处分应属于有权处分,第三人无论善意还是恶意,均得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取得不动产所有权,无须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有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两种不同观点。冒名处分不动产,应属于无权代理行为,不能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登记名义共有人处分不动产也有有权处分和无权处分两种不同观点。登记名义共有人处分不动产是无权处分行为,善意第三人可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主张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