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说明道理,或用具体的事物喻抽象的事物,或以特殊的事物来比一般的事物,从而把平淡的事物说得鲜明生动,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具体的事物充满情趣,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学生在写作当中注意运用比喻,就能增强文章的语言美,意趣美、体现创新能力,让读者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本体中不能没有修辞。在语言学习中,应恰当地选择语言的修辞手段,选择表达方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借代(Me-tonymy)与换称(Antonomasia)属美学修辞的两种手法。在学习中,笔者偶见两者较容易被混淆,试浅析如下。一、概念上的差异借代作为一个辞格是不把要称的事物直接说出,而用和它有密切不可分离关系的事物来表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仅知道所写的是什么,还能想起所说的事物的特征。借代通常有如下几种:容器代内容,关系密切的一物代另一物,工具代行为者或行为,作者代其作品,具体代抽象等。例如:Heistoofondofre…  相似文献   

3.
许慎的六书“转注”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书的“转注”,也是以形表意的汉字的一种表意方式。这种表意方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字分别表示同一事物,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建类一首”。“类”,当解释为事物之首,“建类”即用不同字形表示相类的事物;“首”,当解释为事物之首,一首”即那些相类的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正因为用不同的字形所表示的相类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所以这些不同的字形的意义才完全相同,才可以展转相注,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同意相受”。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同实异名现象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实异名,是古汉语的一种既特殊而又普遍的现象。所谓同实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这里的“实”,指的是客观事物。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的不同名称。它包括事物的别称、他称、喻称、雅称和代称,是相对于事物的本名通称而言的。认真研究同实异名现象,涉及到语言学的许多方面及其边缘科学的诸多领域,对于研究古汉语、中国古典文学,对于旧体诗词的理解与创作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5.
代称这一语言现象早已普遍存在,然而对它的研究几乎还是一块空白。从语言哲学、符号学、逻辑学的理论角度和交际、思维的特殊需要的实践角度,可以推知,代称的产生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从代称与邻近概念的比较中则可归纳出代称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即目的性、专指性、临时性、界域性、替换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借代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容器或工具代替邻近内容或概念,以人名借代事物,以具体代抽象,以地点代事情。提喻也是一咎借代修辞手法,它有两种方式。适当运用英语借代和提喻可以使语言更有趣、生动、简洁,还可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博喻,又叫铺陈式比喻,也就是用多种多样的事物来比喻一样事物的一个方面,使这方面的特点更加突出;或用多种比喻来比喻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以显示事物的丰富多采。运用博喻,可以使思想表达更透彻,感情表达更充分。从本质上说,是艺术的强调,是为了强化艺术形象。精妙的博喻,有一种奇特的效果,它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使形象放射出奇异的光辉,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因为这样,作品中无论是写景,抒情,状物,说理,都广泛地运用着博喻,真是珠玉璀灿,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8.
释“五马”     
“五马”一词,古代诗词中习见,一般都用来代指州郡的长官太守,后来又用以代称刺史或知府.在诗歌中用“五马”来称太守,大概源于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陌上桑》“五马立踟蹰”下注释说:“五马,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果真用五匹马吗?《骈字类编》、《辞源》在“五马”条下均引《汉官仪》说:“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看来这可能是朱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文的根据.但是,今查《汉官仪》,实无此记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归纳了借代中以人物语言来代称人物的一种形式,名之为言代。言代的借体取自与人物有关的口语、书面语和准语言,其修辞效果除与一般借代相同者外,主要是风趣诙谐和通过人物语言来刻划表现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物多名,在修辞学上产生过很大影响,丰富了我国的语言、文学。我国古代诗文常以颇具特色、富于变化的事物异名,描绘事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事物异名,类型远不只一个,其中代名型的事物异名,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代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以部分代全体而形成的事物异名、拟人化的事物异名、以真实人名代物名、以传说故事中的人名代物名等等。在研究事物异名时,鄙视方言异名固然不对,但反过来重方言异名而轻视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就更不对了。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既要看重方言异名,更要看重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  相似文献   

11.
合成名词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暗喻和借代等方面。构成合成名词的方法是或用人体、动物等作喻体,或以典型特征代替另一种事物,以作者代作品等等。  相似文献   

12.
书信的代称     
书信在我国历来有许多代称,现略述如下: 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而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做策(册)。汉朝简策均有一定的规矩,故书信又有书简、小简、尺牍等代称。札:古时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转化为公私文书,因称书札、信札、手札等。  相似文献   

13.
习语的本质是否可分解的,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习语可以被视为任意性和可分解性的连续体,位于连续体中绝大部分成语的意义是有理据的,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认知机制来识解.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表达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概念转喻是用突现、重要、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部分.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在以往学者对"手"的习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重新对英汉中"手"习语进行认知分析,帮助我们构建"手"习语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4.
单词或句子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出现歧义。单词和句子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并且这些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一个单词可以同时指代几种事物,同一种事物可以用不同的单词来表示。单词和句子是语言形式,是抽象的,随着语境的变化,它们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威廉·易卜森提出,事物可以有多种解释,而不是它本身就有多种涵义。在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回目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发现:(1)语言层面转喻用法比隐喻用法丰富;(2)转喻用法可归纳为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地点代人、特征代人或事物、典型代一般、工具代产出物、原材料代成品、结果代原因八个转喻原则;(3)隐喻用法可以概括为抽象概念是具体事物、人是动物或植物、不具有某一典型特征的事物是具有该典型特征的事物三个隐喻概念.最后笔者指出了转喻和隐喻在回目中的修辞及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讲话与文章中,有时不把要表达的事物名称直接说出来,而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名称取而代之,这在英语修辞上叫做换喻,或转喻(汉语中与之相应的修辞格称为借代).其英文名称为meto-nymy,来源于拉丁语metonymia,meto-uymia-词又借自希腊语metonumia,含义是“substitutenaming,”即“替换  相似文献   

17.
对比教学,是写作课常用的方法之一。 毛泽东同志说:“有比较才能鉴别。”鲁迅先生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这都说明,对比方法在认识事物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对比,一般是指把同类事物中完全相反或对立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其显露出事物的各自特征和本质,从而分清楚是非优劣,以便明确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个哲学道理运用到教学中来,便有对比教学。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对比方法,可以把课讲得鲜明、深刻,使学生能够较容  相似文献   

18.
邬焜先生“信息认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焜先生在"信息本体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信息认识论",论证的基本思路是:一是重复了"信息本体论"的逻辑错误,使物质成为没有实际认知内容的空壳;二是以偏概全,旨在用中介粒子场(事物中介)来替代事物本体,用"信息运动的过程"代替传统哲学中认知的实践活动,认为人的认知对象永远是"第三者(中介粒子场)"而不是事物本体(客体),可以说"信息认识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谜语呢?新版《辞海》“谜语”条云:“谜语古称‘瘦辞’、‘隐语’。《文心雕龙·谐隐》:‘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射。原为民间口头文学,语言朴素生动。后也成为文人游戏,化为诗钟、敲诗、文虎等多种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争论某一事物的价值时,一个人说它是好的或对的,而另一个却说是坏的或错的,那么通过什么样的论证和探讨方式才能解决他们的争论呢?可以由科学的方法解决吗?或者要求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