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欣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1):104-106
在异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和翻译策略因此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具体体现在译文的翻译手法和女性意识上.  相似文献   

2.
谭恩美的<喜福会>中的华裔女性,无论是从中国移民到美的母亲们,还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们都被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双重边缘化了.她们处在两种文化的罅隙中,带有尴尬的双重"他者"身份.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本作品中的华裔女性的身份问题进行剖析,并试图证明这些华裔女性为寻求,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已被学术界广为研究与认可,但作为女性写作和女性主义批评先驱的伍尔夫仍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的创作手法,指出其意识流手法契合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心理特征,从而疏离了主流写作传统,达到了一种解放的自由境界,是女性创作的典范;而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是最早的男性作者笔下的关于女性人物和女性作者写作的探索,乃女性主义批评的源头.同时,伍尔夫战前为妇女投票权的努力及作为"女性合作协会"参与者的行动激发了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概括介绍女性主义理论及中国现当代女性写作特点的基础上,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当代著名旅英华人女作家虹影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品——《康乃馨俱乐部》进行解读。在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大胆挑战男性中心社会的行为准则,对人为的男女等级秩序进行了彻底颠覆,对男性权威进行了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贾平凹敏锐而深刻地感觉到这个变革时代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人格危机和价值失落。如果说在《废都》中给这类知识分子设定的出路还有一线生机的话,那么在《白夜》中这线生机已彻底破灭了,留下的只是冰凉透心的幻灭感和作家的沉重感叹。到了《土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则发生了更大的变异:被不动声色地平面化到畏琐不堪的地步。传统文人的潜在性立场使贾平凹的创作与文人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内在感情联系,形成了知识分子形象的特殊色彩,也给其创作带来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6.
7.
《上海宝贝》及其身体叙事,体现了卫慧"不设防"的文学观,在瓦解意识形态建构的同时,又满足了大众窥私癖,被市场规训与收编,并演绎成创作意识形态,与消费社会达成秘密和解,简化了一代人的生活经验。写作成了世纪末中国女性取得成功与确认自我存在的手段与方式,又因对主体的无法把握而陷入深深孤独感中,这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应对并企图进入"近代"社会中的主体迷失与抵抗的宿命。而基于这种迷失与宿命去试图重建一种立足于现实语境的批判性语言,是研究者确立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迷茫的亲情——评成长小说《天使望故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小说《天使望故乡》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名作。小说主人公尤金.甘特从小生长在缺乏亲情温暖的家庭中,一直渴望自由,向往外面的世界。在此以迷茫的亲情为切入点,通过对尤金父母、哥姐的人物剖析,认为尤金对亲情的迷茫、怅惘正是促使他背井离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虚拟交易和消费文化——评德莱塞《欲望三部曲》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学界对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德莱塞的《美国悲剧》和《嘉莉妹妹》评介甚丰,但对他在长达半个世纪创作的、代表他一生创作思想和哲学思考转变的《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和《禁欲者》却着墨不多。本文探讨三部曲中表现出来的消费主义主题,剖析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态度,指出他这种态度背后与主流意识形态间的协调和颠覆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11.
刘双四先生用四欲说即色欲、食欲、情欲与无欲的分析框架,讨论《西游记》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指出有欲望的女性必受其拖累,惟有无欲才受到崇尚。刘文指出这背后隐藏了吴承恩本人的欲望观和男权思想。实际上,食欲说没有揭示女性妖魔的本质,情欲说并不能反映吴承恩的男权思想,色欲说也有欠周全,而无欲说尚待分梳。总之,四欲说不能概括《西游记》的全部女性人物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从对女性繁衍后代的无限崇拜的蒙昧时代的群婚制度,走向以男性为主导的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女性经历两重天的社会待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对于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天性,给予了人类无限的力量。女性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抱有极大的热忱,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研究亦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的一开始,学者们就给予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以明确的肯定和支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4.
这三部小说都是由女性作家书写的,讲述中国女人与外国男人的情感纠葛.文中的中国男人要么缺席,要么具有生理障碍.取而代之的是强悍的西方男人,他们成了这些女主角追逐的对象.通过外国男性形象来反观中国人的个人生存状况,可以见出他们文化身份的困境和自我的迷失,这种跨国婚恋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一个表现.总的来说,三部小说的诸多共同点构成了中国-西方的寓言.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一件小事》是亮出了“皮袍底下的”丑。那大概有作家亲历的事做基础。叶青这篇《查》,很可能来自亲历的素材,惭愧之心就是写作的动机。这是一种高尚的写作动机,学校老师一般不肯做这样的自我解剖。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最重要文本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首次全面阐述,不仅为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中脱颖而出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提供了总的方法论原则,也留下了一些有待进一步讨论的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对经典理论进行批评性阅读的基础上,拓展了其论域,并提出了一种关于家务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第三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文化转向,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重新诉诸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硬核,《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参照也被重新召回。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乌鸦>则是一首凝聚了诗人四年心血的经典之作.乌鸦作为全诗的主要意象,统领整首诗的基调.理解乌鸦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此诗.用神话原型理论考察乌鸦所代表的正面与负面形象,阐明这些原型在诗中的体现,达到深刻理解诗歌含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两部西方女权主义电影文本<钢琴课>和<女钢琴师>的比较分析,探寻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心路历程.在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中,艺术给女性带上"性面具",使她们兼具坚硬与颓废的双性气质.女性身体沦为满足男性视觉愉悦的客体,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迷失.对性与自然的违逆,必将使女权主义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两部作品中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急于认同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夹缝中进退维谷。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矛盾冲突的解读探讨了被白人主流社会和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0.
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乌鸦》则是一首凝聚了诗人四年心血的经典之作。乌鸦作为全诗的主要意象,统领整首诗的基调。理解乌鸦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此诗。用神话原型理论考察乌鸦所代表的正面与负面形象,阐明这些原型在诗中的体现,达到深刻理解诗歌含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