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构建财政机制、教育机制、工作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解决当前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界定新农村和新农民素质的基础上,全面阐述农民素质现状,剖析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进而探索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期新农村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高农民素质,想方设法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破题之举。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简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目标将难以实现。农民的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农民为本。  相似文献   

5.
叶郁 《理论界》2007,(4):40-41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地位,广泛吸收农民参与。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民主素质和集体诉求的能力。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使农民有机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真正做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关于重庆市留守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重庆作为新兴直辖市,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别明显,留守农民素质问题突出。本次调查内容涉及留守农民身体、心理、思想、文化、卫生、精神等十方面素质,并对针对调查反映出来农民素质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议体现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从目前农村实际来看,农民自身的素质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二是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失衡;三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四是封闭的小农文化意识浓厚。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加大教育投入为突破口,以荣辱观教育为契机,以加大物质投入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亿万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是否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要牢固地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利益,鼓励和保护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时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方能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青年农民素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青年农民素质是首要环节,农民的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然而,我国目前农民素质落后问题严重,相应政策支持不到位,存在着指导思想片面化、教育投入缺口严重、教育体系脱离实际等问题.应继续寻找并积极争取新的发展途径,努力完成新时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本文以茂名市农民的现状为例,探讨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1.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种主体表现为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蓬蓬勃勃的事业,积极主动的投入建设,并在  相似文献   

12.
论三代领导人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冰  田春明 《理论界》2007,5(5):15-16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关于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依靠的主要力量.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利益的保障、素质的提高等方式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中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策略,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二是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三是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理论界》2009,(2):50-51
高素质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但现实农民素质的低水平又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从分析提高农民素质的原因出发,探讨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卢诚 《南方论刊》2007,(4):18-20
农民素质建设是建设新农村一个最需研究而又研究得最为不够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局限,首先,从新农村视野探讨了农民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其次,从历史、现实、主观、客观等多方位、多层面来进行深刻地厘清农民素质的“先天不足”;再次,阐述了培育具有现代化素质新农民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民素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情况,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民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培养和提升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可以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农业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建设的成败。只有全面系统地加强新型农民培养,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企业管理能力,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关键在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在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农民、为了农民的一切、为了一切农民的原则,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当前,"人"的素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启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