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近来引起大陆社会心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及形成原因;接着,文章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是本土的就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的”的观点是片面的,较为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本土化有赖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同样有赖于成功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提出了下述五方面的看法:(1)本土化需要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与改造,但本土化不意味着拒斥“全球化”;(2)本土化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但本土化不等于传统化;(3)本土化需要向先行一步的台港社会心理学借鉴经验与教训,但本土化不等于台港化;(4)本土化需要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但本土化要坚决避免非学科化;(5)本土化的最终目标不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参与甚而影响世界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使中国的社会心理学能够成为世界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家庭治疗的概念,从社会工作视角下解析家庭治疗,介绍作为社会工作方法的家庭治疗的价值观、工作技巧、作用及意义,提出家庭治疗本土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家庭治疗价值观、工作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本土化;将家庭治疗本土化分为三个阶段:学习与借鉴、探讨中国文化特殊性、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模式;在对家庭治疗本土化的必要性、任务及阶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家庭治疗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社会学的“整合”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质上的非整合性,主要表现在: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价值反向;2.文化结构的多元互损;3.民族魂在家庭细胞中的消散。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负功能,不仅使中国传统社会未能进入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更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了中体西用与体之不存、西体西用与体之不一、西体中用与体之变形的现代化操作性困窘。因此,中国欲实现现代化,不在于单纯的批判或复兴儒家文化,而在于建立整合的新文化整体。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根据作者近来读到的有关论著对欧美社会文化人类学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研究的社会文化和理论变迁的背景以及一些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做了简略的介绍。对于社会文化人类学来说,“全球化”不是文化同一化,而是商品、钱、人、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等各种客体和主体,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过的广度和速度的流动。“本土化”则是对应于上述“全球化”的另一个社会事实。同样,传统的复兴往往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内容。作者还根据自身的文化观察与思考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史璐霞 《公关世界》2022,(18):57-58
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动态过程,就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力,而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因此,需从科技文化视角出发,审视与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来,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迅速,相关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都欢欣鼓舞。但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毕竟还是一个刚刚由“和谐社会”的春风催生的新生事物。原本生长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工作。怎么才能嫁接到中国社会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还要在中国文化造就的气候、环境和土壤中茁壮成长?因此,加强本土化的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针对近代以来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部分社会科学学者所提出的本土化研究取向所做的回顾与反思。倡导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学者 ,怀着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路的质疑 ,对自身的学术实践感到的忧郁和苦闷 ,极力主张从本土的社会文化脉络里寻求对本土社会及本土人的理解 (林南 ,1 986 ;杨中芳 ,1 987,1 991 ;杨国枢 ,1 993;1 997;周晓虹 ,1 994;杨中芳和彭泗清 ,1 999;赵旭东 ,2 0 0 0 )。这种思考范式的转换所带来的一个无法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 ,如何操作性地来界定本土人或者说中国人的特质 ?实际上 ,由“族性”引申出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将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视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社会学独具特色的研究角度和分析框架。 本文拟从这样一种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做一尝试性分析。这里,社会结构是我们使用的主要分析概念,同时也是主要的分析对象。所谓社会结构,指具有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有一个好的传统,做一件事情往往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比如,既要放眼全球,走国际化的道路;又要结合中国实际,研究本土化操作。社会工作这个舶来品自然也有这个议题。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恐怕争议不多;但如何本土化,目前还是有些争议的,有时争议还很大。但我们仔细分析争议的焦点却发现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学本土化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因素在社会学的概念、价值追求以及自身本土化过程三个方面的影响,探索传统文化在社会学本土化中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引进发源于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必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的社会工作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这一讨论的必要性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社会工作进入我国这个特定的"文化区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本土化是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民众的心理特征与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心理咨询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就要遵循适应我国人民的心理特征的原则。心理咨询本土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通过多元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要求我们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讨论。从功能论角度看问题,我国的职业性助人活动应该属于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与此相关的助人系统是由民间依据差序格局原则和由政府依据身份隶属原则实施的助人和互济体系。我们面临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任务,即用国际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来补充、改造我国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两种社会工作的亲和性,注重我国的体制和文化特征,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在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上助人效果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传统亲缘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及其角色是研究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重要视角。早期的基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研究时常把获致性的次级关系和先赋性的初级关系视为相互对立、排斥和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注意到社会变迁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研究,则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及传统持续存在的理由。从权利关系与象征体系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观点出发,着眼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亲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正式纽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交融是一种现实的必然存在;而且亲缘关系作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和象征体系,其形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到复制和放大;这预示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革的方式和道路。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指外来课程和教学思想体系实现中国化,也就是中国传统课程和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和转化。所以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对于我国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课程与教学论实现本土化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洪志鹤 《职业时空》2005,(14):21-2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给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作为经济一体化推动力及其自然结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种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渗透和不断融合。怎样适应一个与母国有着极大差异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战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自90年代以来,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规划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于城市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其目标体系、量化方法等相关研究颇多,但关于如何推进我国跨世纪城市现代化的战略性思考尚嫌不够。科学、合理的城市现代化战略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因此,适时地研究与探讨城市现代化战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与市情的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道路,将使我国城市现代化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我国政治学本土化面临着照搬西方政治学理论、缺乏进行政治学本土化研究的整体思考架构、本土化理论匮乏的难题,文中旨在探讨政治学本土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发展效果”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研究德国和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提出的一种分析框架,他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条件及现代化的特殊性。 格申克龙认为,与英国这些早发展国家相比,日本和俄国这些国家由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在时间上起步较晚,其所面临的制约条件与早发展国家相比是很不相同的。这样,就形成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些过程以经济现代化为主,而辅之以社会其它方面如政治、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实际上是一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并能推动这种变迁的社会控制体系。所谓社会控制就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运用一切可能的社会力量(包括法律、道德规范、警察、监狱等)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