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1年临沂凤凰岭出土。通长20.7厘米,通高11.6厘米,斤宽2.9厘米,斤长11.1厘米。此件造型奇特,制作精致,保存完好。凤首,有冠,鸟尾,斤从凤嘴中吐出。凤眼凸出,以浅浮雕和阴线纹饰结合方式表现凤身纹饰,斤刃部圆钝,椭圆形銎,銎内残存木柄。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二年,呼和浩特文管所维修东郊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时,在塔的第二层积土中发现了一张面额“壹拾文”的元代纸币“中统元宝交钞”.这张纸币质地为棉麻桑皮钞造专用纸;长16.3厘米,宽9.2厘米;正面由攀枝花纹作边框,行文三栏.上段第一栏书写钞名“中统元宝交钞”;中段第二栏书写金额“壹拾文”,金额下面有十枚铜钱图案,两旁书写字料和字号,字料和字号的上面各有上行九叠篆汉字“中统元宝””诸路通行”;下段第三栏书写“行中书省奏准印造中统元宝交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伪造者  相似文献   

3.
广西桂平县在修建新港务所时,挖得铜印一方。长方形,杙形纽;长9厘米,宽5.4厘米,厚1厘米;带柄通高9.3厘米;重1.1斤。正面为阳文九叠篆“庆国领兵副总关防”八字,背面用楷书刻有三行成对联形式的阴文小字。右联是“庆国领兵副总关防”八字,左联是“永历二年七月日”七字,横批是“永字壹千肆拾贰号”八字。  相似文献   

4.
<正> 玉起(石奔),1963年出土于日照县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长18厘米,厚0.6-0.85厘米.其上端正、反两面都刻有单线阴雕旋转曲线围绕目纹而展开的兽面纹.图左上角是其反面的纹饰拓片;右下角是其面纹饰拓片.这件玉(石奔)的发现,不仅证明距今4400-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石手工雕刻技术已达到如此精美而成熟的程度,而且其饰文本身也为后来商代青铜器兽面文、饕餮纹找到了渊源.  相似文献   

5.
人殉是奴隶制社会产生的一种事物。它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它自身的演变过程。演变到后来,奴隶制社会“骈首赴死”的人殉消失了,非奴隶制社会的“以身殉”代之而兴;“身首异处”的杀殉惨状不见了,“慷慨就义”或“从容赴死”(或叫作“殉情而死”)的烈士贞女接踵而起。这个转折点在春秋、战国之际。这个问题,在考古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诗经·秦风·黄鸟》历来被视为反对人殉制度的名篇。《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赋《黄鸟》。”这首诗讲殉葬时“临其穴,惴惴其粟”,殉葬的“三良”当是被活埋于秦穆公墓穴的,残忍之状,令人发指。难怪诗人骂天了:“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就连树上交交而鸣的黄鸟似乎也在鸣不平。《黄鸟》的作者对于“三良”之殉,哀之痛之,颇有一点子正义感,可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葬殉以人,从死者百七十人。”诗人对这百余人之殉不置一词,而仅仅对“三良”的从死感之慨之,并且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由此可见,《黄鸟》不是反对人殉,而是反对以“三良”这样的贵族为殉。“国  相似文献   

7.
西来寺位于乐都县碾伯镇东关街 ,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 16 0 6年 ) ,寺内藏有 2 4幅建寺后不久绘制的“水陆道场”绢本画 ,保存完整、色彩艳丽 ,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属国家一级 (乙 )文物。西来寺水陆画第 18图 (作者最初研究排列顺序号 )是一幅“忠臣烈士 ,诸员太尉 ,诸朝王侯、阳间太岁”图。该图长 15 0厘米、宽 82厘米。全图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左绘诸葛亮等人六身 ,右绘五身。中层绘一戴冕旒、身着帝王装者 ,帝王前有二人。下层共绘“阳间太岁”、“诸大山王”、“诸神”十四身 ,分左右两组。其中 ,右前一身着交领红长袍童子…  相似文献   

8.
<正>1974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沙塘川乡五下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了一件瓷罐.内装有一批金银器.互助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即派人前往现场,当时瓷罐已打碎埋没,其形不明.征集到的文物计有金钵1件,银钵5件,银耳杯3件,银盘5件,银手镯2件,银饼2件.承童成海同志美意,笔者对这批文物进行了观察和测绘.现将研究结果分别叙述.一、器型1、金钵1件.直口,圆底,口部外缘饰一周突弦纹,阴刻浅弦纹.弦纹之间为锥刺卷云纹.口径8.2、高2.6厘米(图1)  相似文献   

9.
驰名中外的越王勾践青铜剑,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在江陵县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发现的。剑全长55.6厘米,剑身长47.2厘米,把长8.4厘米,剑格宽5厘米。圆把中空,近首处略粗大,近剑格处较细小。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十一道圆圈。剑格的正面用兰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剑身满饰黑色的碎锦式花纹。在剑身近格处有两行八个字的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由此得知这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它虽然深埋于地下二千三百多年,但至今还保持着耀目的光泽,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把中外享有盛名的越王勾践剑,经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现的古代帛画,论时代之早,首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其中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在长沙东南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一幅,画幅长28、宽20厘米,置于一竹笥之内。由于时代属战国,这幅帛画曾被称作“晚周帛画”;又因画幅上绘有龙、凤、人  相似文献   

11.
监国公主铜印为正方形,边长11厘米,通纽高6.3厘米,厚约1厘米,重2.8斤,黄铜质。印背面有台级一层,纽作长方形,其顶端刻一“上”字,下凿刻一“王”字。印文为阳刻篆体九叠文、三行十四字,为“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见图)。印的正中有畏兀儿蒙文两行,体式很特别、古朴,字体已漫漶不清,经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亦邻真付教授考定,可能为“总管之印”之意。  相似文献   

12.
<正>在青海的河湟流域发达的彩陶纹饰中,自马家窑文化的半山期到马厂期,“蛙纹”一直是动物纹饰中的主体纹饰,甚至到了齐家文化期以后“蛙纹”仍有发现。对青海彩陶中这种发达的“蛙纹现象”,不少人作过猜测和论述,但大都是从美学角度和图案本身去考察其所象征的意义和渊源的,却很少有人把它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民族交往及人类的迁徙联系起来加以论证。有关青海蛙纹的论述都认为,青海地区的所谓“蛙纹”与其它地区相当于马厂期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蛙纹相比较,其风格迥异——它已失去了早期蛙纹的写实风格,成为一种变体的“拟蛙纹”(或说“人纹”)了。笔者认为,蛙纹的产生、青海蛙纹的流行与传说时代的太吴部落及少典部落以及两者的社会交往、民族迁徙有着源洲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西周“嶲事”燕形玉珮,长三点九厘米,宽四点四厘米。通体黝黑色,但本系白玉质,因入土年久,受水银浸蚀所致。背面凸出呈脊角形,线刻燕形纹及西周青铜器习见之重环纹。腹面呈凹圆状,首尾部各钻一穿带孔。左翅刻“??’二字。文字体形较长,与西周初令彝铭文相近。该珮约于清代中期出土。原系天津吴桐源(室名“万玉楼”)旧藏。(美)爱委夫瑞德·塞鲁门尼《中国古代的玉雕》(Algred Salmony《Carved Jade ofAncient China》)图版二十五·五——六著录。《说文解字·隹部》:“嶲,周燕也。……。”段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实战兵器,其中的青铜剑更是引人注目。虽然已经沉睡了两千多年,但依然明亮如新,其精湛的冶铜术及涂铬防锈的绝技,曾使不少中外观众惊讶叹服。 从葬坑的青铜剑可分两种。一种是长剑,长81—91.3厘米,茎(手把)长16.7—19厘米。刃薄,剑身上下两面,每面各有四个相等的小面,制作极为精致。这是长刃短兵,用作近距离格斗,多为将军俑佩带。另一种,似剑,较长剑短,有人谓之“短剑”,双刃亦薄。据认为,是近身防卫武器。  相似文献   

15.
巴蜀竹崇拜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远古时代,巴蜀先民是奉竹为图腾之一的。近年来发现的战国时期巴蜀墓葬铜器(如青铜剑、铜錞于)及陶、木、漆器上的百余个被称为“巴蜀图语”的单符(单体符文或图像),即有不少具有竹图腾或族徽的性质。与此同时,我们还从已出土的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期巴蜀文化的食器群中,发现有一种陶豆,其“高柄往往长达30多厘米,但直径却仅有4—5厘米。柄部中空,有时还与盘、座穿通,有的中段加粗成竹节状。”考古学家们将其命名为竹节长柄豆。这一时期川西南横断山区一礼州文化类  相似文献   

16.
汉砖(插图一)见“四川汉代画象选集”第九十八图。编者闻宥先生在他的释文里说:“拓片高八·五公分,宽二五·五公分,原砖出成都附郭,象一人控骑而驰,极尽飞扬腾达之意,有一鸟前导,也振翼作疾驰状,其下为钱纹;下为砖的另一端,除三重圆围纹外,尚有(?)二。此即日本人所谓四叶纹的小变,这个花纹在汉代文物中极多见(乐浪王盱墓所出漆奁,泸县所出石棺,其盖上皆作此纹,镜鼻的四周也往往有此纹),其详当另考”。为了叙述的便利,我准备先从下面一个砖纹谈起,这个砖上的(?)纹,闻先生依据日  相似文献   

17.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宫廷遗物藏品中,有两件银背壶,名为“银细管嘴背壶”和“银背壶”。两件背壶皆为银质,造型、颜色、体积均完全一致,只是壶嘴有异。“银细管嘴背壶”,高43.2、腹直径32.5、腹厚9厘米;腹上部筒形壶颈高8、颈宽7厘米,颈上另有高6、直径1厘米的细管形嘴;壶重3300克,腹肩部阴文针划刻“(?)千十”字样。另一件“银背壶”(图一),壶体、形制与前述相同,只是壶嘴筒形,嘴高8、直径7厘米,嘴上外套壶盖;壶盖顶部为满弓形扳,可掀起壶盖;盖上阴文针划“三”,口下部划刻“四”的铭文;壶重2380克。两件背壶均以扁圆硕腹、短颈小口、无柄无流为特点。银背壶通体素面无纹、色暗灰无光,做工略显拙窳,壶体呈现磕磨塌陷迹多处,可推断为使用过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领工资时,发现一张1990年版约七成新的50元纸币,图案右侧工人头像脸部右眼眉毛以下到纸币边缘处,贴有一张长约6厘米,宽1~2厘米不等的微黄纸片,仅“伍”字在纸片以外且“拾圆”两字模糊不清。当时以为是纸币在使用过程中被撕开断裂,是别人用它粘补纸币覆盖在“拾圆”两字上造成模糊。当见背面未有裂痕时再仔细观察,又发现纸片以上到人像头顶墨境右1/4与帽沿之间呈三角形状空白没有色彩。同时右上角“50”的下方窗花图形与其它纸币图形相比也短近1厘米。尤其编码更为独特,一般纸币编码除印有八位阿拉伯数字外还有两个大写  相似文献   

19.
方鼎(商代)     
<正>198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通长16.80厘米、通宽13.40厘米、通高21.50厘米,重3.230千克。长方形斗状。方唇、卷沿、深腹、平底微凹,四柱足、足跟有兽面纹,两立耳。器腹中间长条形勾连雷纹区域周围有呈"凹"字形的乳钉纹带,乳钉圆钝凸出。器腹上部饰云雷纹为地的对称凤鸟纹,以中央短扉棱为界。器腹四角均有凸出的扉棱。足上有与器腹四角扉棱对应的短扉棱作为足与兽面纹的分界。兽面纹以云雷纹为地,圆目、角、鼻等明显。器内壁可见"融"字铭文。器底可见网状加强筋的痕迹。器形规整,底有烟炱痕迹。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一些人物的命名,确实独具匠心,深含寓意,绝非信笔由之,正显出作者的深刻博大来。如阿Q、孔乙己等,已有多人谈及。鲁迅给《孤独者》主人公起了“魏连殳”这个怪名字,我以为,个中亦有奥妙。查《辞源》,魏,“魏然。独立貌。”连,“相续不绝也。”殳,“兵器,长一丈二尺。无刃。”将三字连在一起,似是此意:独立不倚地接连不断地舞动着长而无刃的武器。再作引申:孤独地不断地以个性主义为武器进行战斗(鲁迅在驳杂繁多的中国古代兵器中,独取“殳”者,正因其无刃——因个性主义对于强大的旧势力来说,确是驽钝无刃的)。如此看来,“魏连殳”者,孤独者也!——但是是不停地战斗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