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创造性叛逆的内在含义及其表现形式,指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它对翻译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创造性叛逆与有意误译,创造性叛逆与增译,创造性叛逆与省译(节译),创造性叛逆与个性化翻译,创造性叛逆与编译、转译和改编以及创造性叛逆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指出对待创造性叛逆必须持科学辩证的态度,切不可将创造性叛逆与错译、讹译和滥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茅于美的《漱玉撷英:李清照词英译》是易安词英译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译本。译者坚持诗词翻译是创造性工作,更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移植事业。因此,茅于美发挥主体性,使得李清照词译文彰显出深受读者认可的创造性。《漱玉撷英》成功的背后,凝结着茅于美的词人、学者与译家三重文化身份动因,故而使得她的李清照词英译克服文化障碍,呼应读者阅读视野,而更加将原词的情感传译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证中外学者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中表明“诗歌不可译”之类的看法实属片面。通过对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的研究,着重分析古诗可译的客观性,并试图研究针对古诗中不可直译的内容等进行创造性处理的方法,如可通过对风格、音韵和文化方面的移植来进行等。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诗歌的翻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 ,但是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诗歌形式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文学形象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语言修辞手段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节奏韵律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诗眼”的文学内蕴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电视台公映过的日本电视剧、动画片的日文片名及其中文对译片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中",创造"的翻译方法应用最多,翻译中的多样性及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剧情进行创造性翻译;二是结合主人公的名字进行创造性翻译;三是根据目标观众的喜好进行创造性翻译。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国内外译界对创造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 ,创造性不仅有可能 ,而且有必要 ,它是文化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内在规律 ,在翻译中应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它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传播和接受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赵元任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景记>,指出创造性叛逆具有一个内在的"度",它与不负责任的错译、滥译与讹译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诗歌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翻译的文化研究理论为诗歌翻译开辟了新视角,使诗歌在不可译争论的困境中展现了生机。诗歌"移植"研究认为,诗歌并非不可译,却需译者将诗歌从语言符号中解放出来,为诗歌的种子寻找适合的新土壤,使其自然成长、开花结果,进而成为目的语文学系统中的奇葩。本文通过研究庞德诗歌译本中的文化"迁移"现象,说明诗歌翻译的"移植"策略:在目的语中寻找空白,确定诗歌移植的适合土壤;解构诗歌组成要素,确定首要还原要素成为移植种子;深入体会原诗诗境,采用有机翻译过程,令译诗自然成形,成为形神兼备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庞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诗以语势为尚,在音象、义象、形象上取势:译诗在音象上,频繁使用流音、鼻辅音、摩擦音、长元音、双元音,特别是/аu/音,舒缓低沉;注重元韵、头韵,富于韵律感。在义象上,频频偏离原诗语义;动词丰富,具体而富有动感。在形象上,创造性翻译意象;突出江河意象;省略时间、地名意象;感情含蓄蕴籍。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翻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场、宗旨、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范式。一是以语言转换为中心问题的"翻译学",二是立足于比较文化立场的"译介学",三是立足于文学与文本(译本)立场上的翻译文学研究,可称为"译文学"。传统的翻译学是语言规范中心论、忠实中心论;译介学是比较文化论、媒介中心论、"创造性叛逆"论;而"译文学"则是比较文学论、译本中心论及译本批评中心论。"译文学"坚持以译本为本位的立场,强调译本的自性或本体价值,提炼出"迻译""释译""创译"三种翻译文学文本生成方法的概念,作为对"直译"、"意译"这一对旧概念的超越,同时也把三个概念作为译本批评的基本用语,使其分别对应于语言批评、文化批评、美学批评,并且提出"创造性叛逆"与"破坏性叛逆"两方面的价值判断。译本批评的最小单位是"翻译语",只有从翻译语的研究入手,"译文学"才能真正细致深入地展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丝蒂薇.斯密斯的诗歌《不是在挥手而是在没顶》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空间,结合后现代主义的诗歌理论,采用文献综述与文学批评的方法,从人物形象、诗歌意义的多解性和诗歌的语言游戏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诗歌的不确定性。斯密斯以不定的、开敞的诗歌形态和独特的话语模式催生出主流社会之外的鲜活的生命。她的诗风不仅消解了传统单一的诗歌风格,还预示了英国诗歌中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译诗的关键在于译其神,译其美。翻译诗歌不能只拘泥于原作表层的文字结构,需发掘原诗的意境,使原诗神韵再现于译作中。汉译英诗在无限接近原诗音、形、义的同时,应讲求音美、形美、义美,传递原诗的精髓,实现忠实性的创造,再现原诗的美学意义。译者在深刻领会原诗文字内容的同时,要把握其原创精神,力求译作与原作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3.
诗歌翻译以"意美、音美、形美并最终达到传神"为圭臬.分析唐诗<江雪>的四种英译,能够明确实现"三美"从而达到译诗"神似"的具体要求和衡量办法."三美"的有机统一是"传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吴宓1931年6月在巴黎游学时所作的英文散文诗,是目前所见他的唯一一首英文诗歌。这首英文诗歌对吴宓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价值还不曾引起足够的关注。该诗创作时,吴宓与毛彦文的感情正处于若即若离之中,而同时又与一美国女子亲近,其个人感情际遇及对婚恋的观念自然构成了解读的重要背景。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文化论争来理解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学衡》时代,吴宓的态度和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等的观点相左,基本属于文化保守派。在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时期,吴宓对白话的态度已经趋于宽容。1931年5月,胡适撰文质疑《大公报》不用白话,《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则表示要白话文言并重。吴宓的这首英文散文诗也可以看做是对此事件的回应,可以看做是他对新诗态度的改变的开始。但在表面的改变之中,吴宓的这首诗仍然坚持了他所认定的诗歌的根本精神和艺术原理,并体现了其做人为文的一贯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文体风格再现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其深邃的思想和饱满的情感,给读者以真实和美的感受。译者应在分析原诗文体意义的基础上,以保留原诗的文体意义为基本原则,生动准确地再现原诗的内在精神和原作者的品格精神。  相似文献   

17.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跨行”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英诗中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即保证诗歌的韵律之外,跨行往往会起到多重的作用,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诗中的行文格式,以保证跨行所起到的作用不会因为翻译而流失。  相似文献   

19.
法隐喻理论认为意义的表达存在着“一致式”与“非一致式”,隐喻式就是意义表达的“非一致式”,即一种意义可有多种表达。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尤其是从语法隐喻视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尚为少见,揭示诗歌语言的“隐喻性”本质特征能促进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探索译本中语言形式与其功能的辨证统一。有鉴于此,文章通过三个英译本(龚景浩,许渊冲和叶维廉)对比分析,试图证明语法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为不同译本的评价和原诗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当翻译过程中面临不同“等价物”选择时,语法隐喻理论所提供的考虑因素能有助于译者做出更合适的选择。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以韩礼德语法隐喻的理论假设为指导下的诗歌翻译具有更多优势,”非一致式”的表达能更好的挖掘内涵,三位名家的译笔精妙各异。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文学的平民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就诗歌来说,反映平民的喜怒哀乐,与平民精神相融汇,用平民眼光来观察和审视生活,也成为当下诗歌的写作取向之一。然而,这种诗歌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上还存在一定欠缺。此外,当下诗歌中的日常化与生活化、低俗化与粗鄙化倾向,往往被看做是平民化的诗歌倾向,这其实是对平民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