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晟 《学术研究》2001,(4):126-12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是新近学术热点之一。它已由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四大类体裁板块 ,即文学文体各自内部分类研究 ,扩展到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研究 ,进而从文化视角来透视文体形式所积淀的深厚“意味”。我新近的研究兴趣和重点就是中国古代戏曲文体。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体 ,戏曲内部结构颇复杂 ,欲对其体制、渊源、流变等作整体描述和思考 ,需先从其局部构成因素入手 ,进行个案考察。这里只探讨联章诗或组诗与戏曲歌词承接之间的关系 ,以考察诗歌联章对戏曲歌词承接的影响。王国维有感于“元人之曲” ,…  相似文献   

2.
郭英德 《学术研究》2008,5(3):123-130
本文以明清蒙学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效果作为主要对象,从三个方面考察明清时期文学教育与戏曲文学生成之间的因缘关系.(一)文学知识与戏曲故事的生成.蒙学读物中的历史人物故事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素材,其伦理内涵也为戏曲创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进而培育了文人戏曲家"寓义于事"或"借事明义"的创作理念,促成了独特的戏曲之道. (二)文学思维与戏曲叙述的生成.八股教育所形成的文学思维方式与戏曲叙述的生成有直接关系,八股文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为戏曲的长篇叙事结构所借鉴,而其"代圣人立言"的文体特征造就了戏曲叙述的深层结构. (三)文学表达与戏曲语言的生成.文词派戏曲典雅绮丽的语言风格是"以时文为南曲"的产物,更进一步看,则与戏曲家早年接受的蒙学教育有关,传统蒙学教材大都是整齐、对偶、押韵的诗歌,这种诗歌教育对戏曲语言的生成具有深远影响.总之,明清文人士子经由特定的文学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成为戏曲文学生成的催化荆,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戏曲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桂奎 《学术月刊》2023,(11):208-216
<正>自2020年以来,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大致继续沿着如何再出发、如何寻求新的突破这样的道路前行。在诗文研究与小说戏曲研究均有所推进的大势下,文体研究与文本研究、文献发掘与文论探讨进一步拓展,各种研究论著和研究论文纷纷出现。本文拟打破以往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分类评述惯例,从文献与史料、文人与文心、文体与文意、文本以及互文性、文论及文法等视角展开系列化的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4.
焦循与俞樾戏曲观的基础是性情说。以性情为根据,他们描述了文学、文体的发展脉络,戏曲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从而使戏曲的存在获得了学理上的依据。二人又视戏曲为学问并进行研究,且俞樾的戏曲创作将知识学问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通过戏曲这一文体展示出来,体现出教育普及与救亡图存的倾向,在客观上拓展了戏曲教化的范畴,对清末民初梁启超等人的理论与创作起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微博文学,简言之就是以微博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这是伴随微博这一传播工具而诞生的文学新文体。微博文学必须同时具备微博的特征和文学的特征,是微博技术性特征和文学艺术性特征的完美统一。除了小说文体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体并不适合用微博表达。微博文学按照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日记体、对话体、书信体、段子体、语录体和小说体六种。微博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体式,它还在不断发展,需要研究者随时关注、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6.
秋胡故事,最初以不同面貌频频出现于史传、变文、绘画、诗歌、小说、戏曲等领域,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母题.在流传过程中,不同文体对它有着不同的处理,这种处理不仅带有浓厚的伦理思想意义,还体现了不同文学张力所带来的多样性的文化审美意趣.通过对秋胡故事的梳理,可以对其在中国古代的接受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从而还原其在整个中国文学接受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小说与唐诗是同时共生的文体,有着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而必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如初盛唐时期的小说就借鉴着诗歌的精神,在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内容、融诗入小说等文体与艺术表现特征、诗人组成小说创作群体等方面,都与唐代诗歌发生了密切关系,与诗歌共同掀起了初盛唐的文学革新运动,为唐代小说的发展和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散文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文艺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共生文体,尽管在各个国家的文学中都有散文诗文体的萌发情况,成熟的散文诗文体却首先问世于法国,波德莱尔成为世界散文诗的鼻祖.这与法国的国情相关,它是反抗古典主义的文体规范的结果,也是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在文体革命上的胜利,是法国诗歌走向"自由化"、"散文化"的现代化道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心灵的艺术 ,在几千年的古代中国 ,一直倍受重视 ,在诸种文体中 ,诗是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文体。中国传统文体历来以诗为中心 ,诗是最显赫的文体 ,诗的显赫 ,甚至于使白话小说和戏曲等文体长期处于不被认可的卑微地位。诗的显赫 ,也使一切非诗文体无不被诗所笼罩 ,无不透射出诗性的光辉。诗在古代之所以如此发达 ,一直居于文学的正宗地位 ,是因为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古代社会 ,经济的落后 ,物质的匮乏 ,使人们注重从精神上求生存 ,注重修身养性 ,所以“不学诗 ,无以言”、“以诗名世” ,等等 ,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加之诗歌以抒情…  相似文献   

10.
刘禾教授在<跨语际实践>中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把文类形式分为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是"一个自我殖民的规划".实际上,中国古代从柳宗元开始就把文章分为著作类和比兴类."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继承了这一看法,将用文字书写的文本分为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并在此基础上,把文学之文落实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四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西方文学作品文体,立足革新中国文学传统的创新.欧洲文学的文体分类长期实行三分法,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四分法根本不同.因此,刘禾教授的上述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