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位身着羔皮藏袍、眼戴风镜、足登彩色藏靴的中年人,骑着枣红马,正淌过激流……这是拉萨电视台播放的本地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镜头。解说员介绍:他是中共西藏自治区巴青县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藏族盲人布德。“他是盲人?!行动那么自如,还能自己下乡检查工作?!”人们提出了不少疑问。但是,这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九五九年春,道班工人布德,在同叛匪英勇斗争中,被剜去了双眼。解放军送他进了医院。痊愈后送他回家,政府还给他送来了粮食和生活费。可是布德不安于吃闲  相似文献   

2.
他是荣获一等奖的三个人里唯一搞民族工作的。张显龙,内蒙古民委一处的干部。当他出现在我面前时,给我的第一眼印象,便是位憨厚的,有着典型的蒙古族气质的人。他目光深邃,眸子里透着深沉、凝重。我把喜讯告诉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在贵州安龙县的墟场上,曾发生过一个苗族老人带着一只老虎赶墟的事。这个老人就是住在广西隆林县金钟山下的罗国青,他现在已经一百零八岁了。罗国青一家是一个长寿之家。他的祖父活到一百四十岁,伯父活到一百三十岁,他父亲也活了一百二十岁。罗国青虽然年达稀有的高龄,但身体还很健康,耳不聋、眼不花,一天还能走四五十里山路。由于他年老,前年生产队就不叫他参加生产了,可他闲不住,自己仍然上山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4.
知识荟萃     
"正大"管理"五字经"泰国正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裔教授陈定国博士,曾在美国主持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次年便扭亏为盈,才干崭露.他的管理理念蕴含着中国古代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他说,人是通过眼、耳、鼻、  相似文献   

5.
仫佬族有了第一位博士后王正忠,郭庆华在一般人眼里,韦世强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中等身材,圆脸大眼,文质彬彬。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少逸教授却评价他"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今年8月,韦世强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成为他...  相似文献   

6.
他走了,家人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眼角膜无条件捐献,并将医院奖励的1000元捐献给中国爱眼协会。蒋作霖,北京民族印刷厂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将光明和爱心留给了社会,也实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愿。7月14日,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为此批示:民族印刷厂退休职工蒋作霖生前多次为扶贫救灾、希望工程捐款,过世后,又将眼角膜奉献给医学事业。他的行动代表了国家民委离退休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值得学习和敬佩。  相似文献   

7.
老贫农的话     
在喀什市郊区的一排绿杨掩映下的水渠边上,我遇到了一位放水的维吾尔族老汉,他就是色满区的人民委员、夏玛里巴克公社前途大队的大队委员、老贫农阿不拉·伊明。他一边放着水,一边眼我讲了一席话,使我很受感动,也使我受到了一次  相似文献   

8.
走进原湘西州人大副主任石国玺的家中,第一眼看到是客厅墙上挂的一轴苍劲有力功底颇厚的书法作品《爱莲说》。老主任说他读私塾时就接触过这篇古典名文,那时候他就喜欢上这篇文章了,而且最爱的是文中所赞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度,可以说,这篇名文,几乎影响着他的一生。一 1931年,石国玺出生在湘西花垣县一户苗族农家,八岁失母,十六岁丧父,他和弟妹三人靠年迈的祖母拉扯成人,令人钦佩的是历经沧桑的老祖母尽管生活相当艰难,仍省吃俭用把孙子们送进学堂接受教育。石国玺是长孙,懂事的他眼见年过七旬…  相似文献   

9.
上水船,走得慢,游客便能仔细地看孔明碑、神女峰、白帝城等三峡名胜。我们舱室那个小伙子瘾头最大,在甲板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回到舱里,他话就多了。绘声绘色地讲河北农村怎样婚丧嫁娶,湖北和广西农贸市场有什么区别,海南岛黎族有多少忌讳,以及四川挖虫草药材有哪些讲究……小伙子穿着朴素,两眼放光,毛茸茸嘴巴吐出的全是实景真情,而且管身边40岁以上的人一口一个“大叔”、“婶子”地叫着。小伙子憨厚、嘴儿甜,舱里人都喜欢他,自然也就问他是干什么的,到哪儿去。他拉开手提包,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的个体经商执照——  相似文献   

10.
我騎着車子,从同心县城出發,到張家灣水庫工地去。这一带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来到楊庄时,天要黑了,我就找庄上楊大爷家借宿。楊大爷七十开外了,是个乐观而詼諧的老人。晚飯后,他泡起一壶茶,我們坐着随便聊天。忽然,有个小伙子闖进門来,但在黯淡的灯光下,看不清他的臉。楊大爷沒等他开口就問道:“王队長,媳妇找回了嗎?”王队長一眼看到有我这么个生人在座,被問得囁囁地說不出話来,猛地掉轉身跑了。楊大爷并沒有挽留,却放出一陣爽朗的笑声。我莫名其妙地追問是怎么回事。楊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笑着給我講了一段故事。剛才进来的那个青年人,名叫王志剛,二十二岁,是这村生产小队長,住我隔壁不远。別看他年輕,干起活来可是把好手,对人又实心眼。村里有个姑娘叫楊秀兰,把他給看上了。两人好是好,就是不提結婚的事兒。你猜怎么着?原来秀兰也是个好强的閨女,一心要想爭个劳动模范才結婚呢!倒是志剛他  相似文献   

11.
我想,一百万年以前我就存在于那片土地了。或者乘风,或者牵雨,或者是一块蛮荒的石,或者是一片古老的叶。总之,就在那片土地上,在山上,水里,耐心地期待着一种演变,演变成肉体,演变成能思维的肉体,到这个世界上来唱一些歌,走一些路,做一些事情。从那时候起,我就注定是个仫佬人。做仫佬是必然的,而做城市的仫佬,则完全是一种偶然。父亲放牛的时候,眼之凹,唇之厚,笑之憨,都证明他是个石门少年。他那时唯一的理想就是餐餐有肉。如果不是1949年的巨变以及某种机遇的出现,他的一生必将是另一番情境。而现在的我却可以在牛背上看夕阳西下,看山女捣衣…  相似文献   

12.
书法人生     
云贵横断山脉中古老的名城大理,开放了一朵璀璨的奇葩——白族青年李建标。他荣获了“三溪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的优胜奖。初中刚毕业,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建标就选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爸爸,我要练书法。”建标闪动着大眼,望着父亲。“不要异想天开,好好读书!”父亲略带愠怒地说。“练书法也是正道嘛!”建标执拗地说。“胡说!”“啪”,建标的脸上挨了一掌。父亲的一掌,不但没有打掉建标的决心,却更坚定了他要“当个人物”的信念。余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满了书房,建标轻轻地放下手里的笔,深深地吸了口气,陷入了沉思。这手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南宁市文化大院一座古旧的宿舍楼里,我们和壮族著名音乐家范西姆先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话题是少数民族民歌的现状、未来和命运。这是一次艰难的访谈,也是一次珍贵的访谈,或许也将是范西姆面对媒体的最后一次长谈。73岁高龄的范西姆先生2005年中风后,身体活动不自由,语言表达严重受阻。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我们借助书写、提问等方式谈论了民歌的现状及发展。范西姆先生数次艰难但执着地向我们表述着他一如既往的情怀:"我就爱民歌",并将其丰富的著述呈现给我们。他眼含泪光,几度哽咽,反复强调民歌到了一个"要传承,要捍卫,要创新"的关头。  相似文献   

14.
2000年 5月 21 日、 10月 16日和 11月 5日,湖南新闻联播和湖南卫视中间站连续三次播放了张家界市一位土家残疾青年的感人事迹。新闻和专访播发后,很快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这位名叫田胜华的土家汉子的命运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面对腿残、母弃、眼近乎失明的不幸,他没有悲观失望,没有沉沦堕落。相反,凭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恒心,几经拼搏,田胜华最终成为了一名法律工作者。工作之余,他开餐馆、提供木材信息、做房地产生意,挣得百万家产。富裕之后,他不计前嫌,接回抛弃自己远嫁他乡的母亲;拿出十多万元资助残疾人和…  相似文献   

15.
两个挚友     
备著南迪尔的鞍鞋,他两眼仔飞田地瑞祥,那匹禹呀,曹经是他枚 放。我印将动身到人民·松布尔,年青的收人,接到未婚妻的来信;他跨上马兄去赴约,从夏管地出登驰奔。 都,去学智医疗本领栗色禹的背上,备着一付陌生的鞍蒸,不知南迪尔姑娘呵,是跟何人左一起交往?前面有两个行人,一婚戏一着走出柳林,从过辽阔的原野,越过重重的山岭,跟那殷切盼皇的南迪尔,很快就要会见。怀抱着各色的鲜花,向那两匹乌兄走近。他从遥迄的地方,看见两匹坐靖—桑色局,貉皮局呀I乖乖地站在一走。前来赴约的松布尔,-想弄清事情的真象,不久前那信上的括兄,顿时涌上他的心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分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2例240眼白内障患者在局庥下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分核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中并发症15眼,其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6眼,晶状体悬韧带断离3眼,虹膜根部断离3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3眼;术后并发症110眼,其中角膜水肿98眼,前房出血5眼,人工晶体偏移4眼,瞳孔变形3眼.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者195眼(81.3%),>0.1者30眼(12.5%).<0.1者15眼(6.3%).裸眼视力<0.1者有8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分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方桂在他的第一篇关于侗水语中最保守的语言——水语的论文中指出,由这种语言的声调来看,有可能复原一套现在已读作清音的浊塞音(如在台语、汉语中一样)。同时,他又证明实际上存在着一套浊(塞)音,这使他很惊异。“我们可以进一步谈一谈水语中的声母 b-,d-的问题。这两个声母只出现在1、3、5调(的音节中),很少例外,而这几个声调本来是清声母(音节出现)的声调。和各种台语一比较,看起来,浊的 b-,d-本不是浊来源的。例如:da~1‘眼  相似文献   

18.
盘瓠和辛女     
一年,长江一带阴雨绵绵,连月不晴,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庄稼全被淹死,颗粒无收,吃饭成问题,来年的种子也没有着落。皇上急得抓耳挠腮,召集群臣说:“谁能去江南弄来谷种,我把公主辛女许配与他。”群臣低头不讲话,都在心里想:“洪水滔天,这不是叫人去送死吗?”没人敢去,皇上更急。这时一只黄狗跑了进来,跪在他前面,眼鼓鼓地看着他,他觉得奇怪,对黄狗说:“你愿去江南取谷种,就点三下头。”黄狗把头点了三下,就跑出皇宫去了。黄狗游过长江,上岸来到一块晒谷坪,打了一个滚,沾了一身谷子,又游了回来,只剩头顶上、尾巴尖上的谷子没被水冲掉。进皇宫黄…  相似文献   

19.
海上生,海上长,海上撒过多少泪和汗!夙浪里炼就姻筋铁骨,夙浪里炼就熊腰虎胆。拉呀拉,一齐拉,几十双手臂一齐拉,才巴整个洱海拉动,拉起一百里滚滚浪花……当年深夜护送游击队,一片孤帆切开万项狂浪;如今带领公社捕点队,波涛中丰收的路通四方。芬山,被惊眼了,社员们拉起一座鱼山!洱海,却笑醒7,久是一个早晨,满天红霞……他翁同过洪湖渔家,他参观过海南点厂,她心中碧蓝碧蓝的洱海啊,速接着祖国的万里汪洋……水那么蓝银发飘极有人劝他退休,她笑看一海欢腾的浪花:“六十年一个花甲子,明年开春又重头算!水那么蓝,那么亮,金帆远去,白鸭飞翔:阳光…  相似文献   

20.
拓荒者     
当巴人后裔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现千百年不懈的追求和向往时,刘孔华,这位刚届"知天命"之年的土家族汉子,便成为这片土地上电视新闻事业的"拓荒者".七十年代最后一个初春,高山上的积雪尚未融化,桃花又绽开枝头.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刘孔华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调入原地区广播局,被湖北省电视台聘为特约记者.扛上摄影机,刘孔华成了鄂西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电视工作者.电视,那时候真是个"稀奇东西",别说常人没见识过,就连老刘自己也是一年前才"开的眼".到省电视台铆足劲学3个月,回鄂西实习拍的片子,省台很赏识,结业时奖了他一套简陋的电视摄影设备.这可是他的"当家货"啊!这年秋天的一个清晨,老刘和儿子扛着装摄影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