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惜官声     
清雍正年间广东番禹县一对表亲梁家与凌家发生纠葛。梁家为人忠厚,遂被为非作歹的凌家欺凌。凌家为泄私愤,竟率盗匪纵火烧死梁家八口人。梁家向知县、太守、按察院告状,都因各级官府接受凌家贿赂而冤不得伸,反而多次被判诬告,证人也被打死,造成九命奇冤。海憧寺东莱和尚闻听梁家的冤情十分同情,恰逢两广总督孔大鹏前来拜访,东莱便暗中遣一个小和尚笑嘻嘻地唱着山歌进来,小和尚走到廊下便高声唱了一句:“广州城里无清官”!这句歌引起孔大鹏的注意,孔大鹏便要细问,东莱假意拦阻说那只是童谣,孔大鹏道:“这虽是童谣,但他唱的却…  相似文献   

2.
标准     
佚名 《人才瞭望》2014,(1):96-96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3.
“师父,你在仰望什么?”小和尚问。 “我在仰望星星。”老和尚说。 “星星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你够不着它,也摘不下它,看它又有何用呢?”  相似文献   

4.
某日 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责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万。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采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把环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环了 就让我用菜刀结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  相似文献   

5.
标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6.
    
时惟清明,受密友之邀,一同前往圣水寺礼佛。 假日出游者甚繁,途中堵了足足半个小时,到站时已然中午。一行人都是满身疲倦,在入寺之前就已经意兴阑珊。其实我对佛理所知甚浅,连居士也不是,既不修持三业,也不持斋讽诵。此次登会伽蓝,单单只为了游赏那朱檐碧瓦和精美佛雕。然而,当我踏上寺前的石阶时,却意外地改变了初衷。眼前盘踞峥嵘的千年古刹,让我的心片刻间就安宁了下来。恍惚之间,有了一种出尘的既视感。  相似文献   

7.
员工管理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头疼.轻松一下,看看以下几个经典故事,也许你会领略到管理的另一种意境. 一、标准 [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家在太行山深处,那是一个偏远而古老的小山村,村子有两条古道,一条通向金灯寺,一条通向轿顶山.多年以前,几乎每年春节刚过,亲戚走完,我们都要随着老家一大帮子人,男女老少,浩浩荡荡,沿着古道到轿顶山登高望远,到金灯寺进香拜佛.  相似文献   

9.
莫向外求     
夏日中午,我游览千佛山上的兴国禅寺。山下的济南热如火炉,寺中却绿树浓荫,石壁滴泉,清幽无限。许多善男信女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虔诚祈求。我浏览风景,无意间看到寺门内侧悬着一块黑匾,刻着四个金字:  相似文献   

10.
三十七岁时,李叔同与佛结缘,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出家。他将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书籍、字画、折扇、金表都赠送给了友人,就连衣服也一件不留。同事、朋友纷纷相劝,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头也不回地去了杭州虎跑寺。  相似文献   

11.
山西双塔联     
罗辛 《人才瞭望》2013,(4):36-36
山西有多处双塔,最著名的是太原永祚寺双塔,因塔为明万历年间五台高僧奉敕所建,故五台中台演教寺有联曰:“五台县,玉台山,山上五台;双塔村,双塔寺,寺中双塔。”  相似文献   

12.
和尚买梳子     
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 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和尚争功     
《人才瞭望》2006,(6):107-107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国企改革在2005年要“以建立健全国有大型公司董事会为重点,抓紧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和派出监事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形成真正有权威、负责任、独立于经理层、有能力的合格的董事会。对此,国资委负责人最近提出,要选聘一批“专职董事或独立董事”人选供国有大型企业股东大会确定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是,专职董事或独立董事应具备什么样的任职资格?应该从哪里选聘专职董事或独亩瞢喜?廊访焦样培羔专职瞢喜卉轴寺董事?  相似文献   

15.
走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昕 《人才瞭望》2005,(1):31-3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中文版在中国的出版,“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在中国企业界迅速普及,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也很快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中国企业对于员工以及整个组织的学习问题开始重视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培训和开发活动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增加了培训的次数,扩大和丰富了培训的内容,提升了培训的层次。然而,相反的现象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相当多的企业要么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么是仅仅有学习的外表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日本治沙专家远山正鼓和库布其沙漠的恩格贝经过各种传媒的报道在中日两国已是闻名遐迩。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地致力于沙漠绿化事业恩格贝由一个人迹罕至的荒滩猎野而今变成7一片生命的绿洲一朵荒漠之花一个人们追踪的热点。人们赞誉远山先生是善于在沙漠上涂抹绿色的智者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详愚公.远山正换先生1叨6年生于日本富士山北侧的山梨县南都留郡瑞穗村也就是现在的富士古田市。家族属佛教净土其宗本愿寺派的大正寺在当地可以称得上”佛门世家”、”名门望族”7。少年正搭受祖父的影响很深祖父是一个性格刚烈而严…  相似文献   

17.
笑联蕴哲理     
志云 《人才瞭望》2013,(8):11-11
我国各地寺院景点中大都有大肚弥勒佛,他笑眯眯、乐哈哈,一副乐观长寿的面容,两旁的佛联,讽喻深刻,意蕴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北京潭拓寺的弥勒佛塑像前有副楹联,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人间可笑之人。"此联所含的深意,令无数游人顿悟许多人生哲理。四川峨帽山,其灵岩寺弥勒殿左右的楹联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相似文献   

18.
郑文 《人才瞭望》2014,(3):77-77
清代时,有一天,江苏镇江金山寺来了两个寻常客人.寺中住持见这两个人穿着平常,没有半点气派,就非常冷淡地哼哈了两下,算是招呼,连招待一杯清茶也觉得多余.过了一会儿,从旁人口中,得知其中一位游客正是鼎鼎大名的文士——“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于是这位势利的和尚匆忙厚着脸皮,乞求郑板桥写一副对联留念.郑板桥并不拒绝,当场抻纸挥毫写道:  相似文献   

19.
任明 《人才瞭望》2013,(5):40-40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计算过,一代女童的成功教育,将促进两代人的健康成长;同时,女童失学,耽误的也是两代人。任何一个精明的民族都会在女童的教育上不惜代价。 活生生的现实给人们以深沉的忧虑。1990年我国文盲、半文盲总数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其中90%以上是农村女性,在失学的学龄儿童中,同样体现着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镇的特点。女童失学,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而且是影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女童,堪称希望工程中最大的希望。 ●陈腐观念的牺牲品 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花钱读书划不来。”广西马瑶族自治县300多个教学点,因女生辍学,使很多班成了“小和尚”班。据有关部门前两年对广东、山东、辽宁、河北、等6省部分县、乡、村的调查,共有15岁以下童11217人,其中女童工880人,占73.5%,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