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政府承担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农业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的限度日益显现。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政府调控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在其中,政府需要界分与市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行为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农村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而且,政府在构建市场/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匡正和补充市场/社会失灵、培育市场/社会主体等职能中需要进行逻辑先后排序。应用这一新分析框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就需要基于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注重对农业生产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需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要求重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桁林 《求是学刊》2003,30(2):44-49
政府与市场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政府从市场外部进入到市场内部,第二阶段政府从辅助功能转变为主导功能,用以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第三阶段政府的职能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宏观层次.不同国家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政府在不同发展阶段进入市场,因而政府与市场关系会形成不同模式.后发国家事先缺乏成熟的市场经济,政府进入市场所采取的不同的发展路径,必然形成不同的结果.确立政府与市场关系无疑重要,高风险需要分散化市场投资,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3.
章泽武 《探求》2014,(6):5-8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但目前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通过分析相关经济数据,笔者发现广州经济结构存在支柱产业的发展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分配结构的僵化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劳动市场的分割削弱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政府的干预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有全球视野、要立足广州工业化发展阶段、要实现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以及由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向"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转变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学术交流》2007,(4):86-90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趋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也相继进行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就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市场的不完备性,一个具有较强自主性和较高国家能力的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缺失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效的产权形式、经济组织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往往内生于市场的不完备性.但是,在一个阶段适宜的制度在下一个阶段有可能成为不适宜的制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市场比较完备之后,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蓉  冯创 《唐都学刊》2008,24(6):105-108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新时期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决定着经济法的产生、特征以及主要构成.自1994年开始,我国经济法学理论各派均是在政府一市场这一框架中展开的.因此,通过政府与市场这一视阈,梳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理论演进和历史类型,揭示其对经济法研究的启示,探讨中国经济法未来的发展侧重点,以期指导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但云聪 《创新》2008,2(2):45-47
我国政府改革从过去的减人、减事、机构精简的行政职能调整已经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其中市县关系不和谐、政府层级过多、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等因素都是层级改革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开展政府层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宁夏葡萄酒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政府有效培育特色产业、将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绩效的实施机制,构建了理解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的分析框架。在案例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官场+市场”理论为分析框架,发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是特色产业政策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地方政府通过科学的战略选择、有力的行政推动、专业的管理机制、精准的招商方案、有效的市场建设和多元的品牌策略,在政府资源的赋能中实现了自然条件优势向产业发展效益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榛 《求是学刊》2006,33(4):62-6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及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自主生产和经营的作用,使农民最终成为整个建设过程的主导者。而政府虽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要正确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启动阶段发挥政府的领导、规划和资金注入的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阶段使政府更多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综合商社的组建、发展与进入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 ,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打出去 ,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适应和发展自己 ,以抵御风险恶浪 ?这就需要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组织大兵团作战 ,形成有一定规模经济的航空母舰 ,能与世界强手抗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组建和发展中国综合商社。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应从商社的第二阶段起步 ,即越过单纯的贸易功能阶段 ,而直接进入以贸易为主体 ,集贸易、金融、信息、综合组织与服务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化经营阶段 ,并迅速向第三阶段推进。中国综合商社这样的推进顺序 ,体现了组建综合商社的宏观目标 :为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 ;规范混乱的外贸经营秩序 ;提高外贸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作为政府对外经贸实施宏观调控的传导点和作用点。为实现上述目的 ,就需要我们立足国情—以市场为取向—试点起步—政府扶持—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从极"左"的理论范式到改革的理论范式(或过渡的理论范式),再到当代的理论范式的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是这种理论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环境和实践的转变,以及从事这一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科学判断。面向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