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公共管理理念为出发点,以提供公众满意服务为目标来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与审计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实现"增值价值"概括了顾客导向下的政府绩效评价与审计目标,而且增值价值作为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不仅非常重视顾客价值的提升,也关注政府内部的过程绩效,是连接政府内部绩效评价与外部绩效评价的桥梁,也是政府绩效的外部审计标准即顾客价值的实现与内部绩效审计标准即经济性、效率性等有机结合的耦合点。  相似文献   

2.
对于政府绩效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在政府绩效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主流理论如何发展,各个国家的绩效管理实践模式始终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通过引入世界体系分析框架来考察公共价值的促生、传播和冲突,对于政府绩效和绩效管理模式的影响,从而为政府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在各国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在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指标的甄选模型,提出了一个由管理业绩、管理成本和内部管理三个维度33个单项指标构成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效度与信度概念对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求证。  相似文献   

4.
根据"3E"理论构建出政府投资高速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从高速公路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项目运营的全过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绩效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具体应用于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价值趋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当前,政府与公民的疏离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商谈民主理论主张公民通过辩论、协商、对话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为代议制民主下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商谈民主视角,本文从政府官僚组织、公民政治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间对话机制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偏差的主要障碍,提出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培育理性现代公民以及构建公民参与的"话语权"保障制度,以提升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以逻辑模型为基础,设计出横向包含"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纵向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环节—绩效因素—绩效指标"四个级次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构建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递阶特征,并且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层次分析法(FANP),确定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具体指标权重,进而为实践部门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工具并搭建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对整个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统计的独立性却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很大影响,即正确进行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必须提高统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管理价值是构建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类型、范式的灵魂,对于政府绩效管理发挥着不容轻视的统领作用。但由于政府绩效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价值特征,且各价值间存在着潜在冲突和不一致。因此,如何实现价值间的平衡便成了关键性问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和德尔菲法对政府绩效管理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其得出的价值类型和价值集合分解到以平衡计分卡为科学模型基础所构建的价值平衡分析框架的四个维度,基于四个维度的内在平衡性实现了各维度间的价值平衡,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平衡分析体系,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价值取向在政府绩效评价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具体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形成与运用。“维护和增进公众利益”是政府对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要求,应当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增长、公平、民主、稳定则是这一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应当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四个具体价值取向。此外,在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当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增长与公平、民主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6—2010年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的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重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受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资本结构重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研究结论为企业面对危机有的放矢地进行融资决策、促进公司价值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