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深圳市劳务工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深圳市提出“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以来,宝安、龙岗、南山等区率先在工厂密集区建设劳务工图书馆,把图书服务送进厂区。通过6年的努力,和其他劳务工密集的城市相比,目前深圳劳务工图书馆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仅建立了以劳务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图书馆,并且在办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但据调查,目前深圳市大多数劳务工图书馆在场地、资金、管理及共建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迁老人的产生与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迁老人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乡村,随子女寄居于"陌生的"城市,其能否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事关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社会记忆功能与社区融入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根据对南京市三个社区的随迁老人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深度访谈,着重分析随迁老人所保留的传统乡村社会记忆对其逐步融入城市社区所存在的诸多障碍。社会记忆的可建构特征为其整合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传承功能以及批判功能的发挥,并推动随迁老人融入城市社区提供了理论支撑;社区融入的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与身份认同四个维度的划分为随迁老人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了可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结构,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更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难的重要突破口。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分析、评估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优势及困境,从情感融入和行为融入两个方面,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提出自觉融入和组织融入的建议,以期有效推动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共享城市文明。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融入社区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有效方式和最终目标,有利于其在社会生活和心理方面融入城市社会,也有利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与社会和谐。从与社区关系和代际差别的视角看,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状况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面临社区融入难的问题。这是由制度、社会和农民工自身原因共同造成的,特别需要社区的有效支持。社区支持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含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建立社区、将其纳入社区管理体制和对农民工进行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参与方面的支持,最终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区存在经济融入难、政治参与难、社会保障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牵动着城市发展的神经。要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问题,需要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的就业机制、城市社区准入参与机制、城市社区保障机制的三管齐下机制,使他们不再是城市化的"边缘人"而真正融入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入城,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社会工作有必要以其独特的个案、小组、社区和行政工作的介入模式,帮其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7.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融入建设是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基础和前提,新四化大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方法亟需改善,创新民族工作新的体制机制势在必行。创新民族工作新形式应以少数民族城市社区融入中经济、政治、心理等多方面为基础,突破法制、社会保障、信息化、文化心理等瓶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民族工作发展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视野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包括居住于集体宿舍、居住于"农民工社区"、散居于城市社区三大类别。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须经历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日常生活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前两种类型的农民工社区融入难源于社区的封闭性和农民工的乡土意识和自卑心理;第三种类型的社区融入难源于制度障碍、管理模式的弊端和农民工潜在心理的消极影响。对不同的农民工社区融入渠道应按照分类别解决的思路纳入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近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各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权益保护、市民化、城市融入等一些宏观层面,而对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城市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等微观层面研究较少。下面主要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入手,结合Q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初步结论。认为文化认同、社区融入和市民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过程,分别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提供价值认同和心灵归属。同时社会支持网络和全方位身份转变,制约着他们城市融入的进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引导、社会体制对流动人口的保障、个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适应是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个体及其子女发展诉求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动力。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选择规律、阶段性融入规律和互构性接纳规律。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应当从改革完善居住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流动人口对生活社区和工作单位的归属感等方面,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行操作化设计,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流动人口的真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石化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劳务工的比例也随着增大,由于企业在正式工与劳务工在管理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有所区别,待遇不同,因而使劳务工出现一些不安定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工队伍的稳定,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劳务工的思想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稳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市民城市融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现象,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为介入新市民城市融入提供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支持。社会工作介入必须遵循体现专业价值、注重赋权、突出案主强项、从个体到群体、全方位支持等基本原则,采用统筹规划、政社协作和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机制,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及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市民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3.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棚改新区居民的社区融入对于助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结构性排斥与非结构性排斥作为问题分析的理论视角,从棚改居民自身融入限制、社区环境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探讨社区融入障碍的形成,认为社区融入的去阻力化存在外在作用力与内在作用力,从资源再分配、社会融合、自我整合的理论框架提出解决城市棚改新区居民社区融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温州、丽水两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经济状况、身份认同、乡土认同、城市认同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视角考察其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文化融入状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的社会认同建构和社会融入,应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丰富城市社区的文化生活,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协助和配合政府开展服务,还可以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可以有效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危机调适、提升人力资本、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引导其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改善和调适其与城市社会环境的关系、倡导政府消除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和制度障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进而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整合、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1632个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或本地农民工,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外来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更显著。此外,城市融入和收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负向交互效应,表明城市融入对低收入农民工家庭的影响更大。文章的重要启示在于,社会政策的发展对消费社会的建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青海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内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当前青海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切入点。青海要紧紧围绕"五通"要求,加强沟通协调,以建设国际通道、口岸,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强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项目推动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凸现 ,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城市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及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追求人的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历经了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初级形态 ,以及主要由市场推动、兼有政府推动、其内容兼具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复合形态两大阶段。对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我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而言,不应当只是将由市民所构成的社区视为建设的主战场;也不能只是强调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在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之下,失地农民卷入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且卷入程度很深.建设“国家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覆盖以及居民利益表单元”的城市社区,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区形态以及社区所发挥的特定功能都应当被毫不犹豫地予以关注.随着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步入深水区,当前失地农民在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瓶颈”.如何借助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发展诉求满足的问题,文章以聚居型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具体分析,并基于发展性视角提出了“社区重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步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80后”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认同、对乡土社会的认同和未来归属认同四个方面。应从政府、企业、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努力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