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于中国古代身体观,"体知"所涵括的"身体能够知道"的义项与西方认知理论中"具身化认知"的新进展相一致,但不同于西方认知科学中向经验的彻底回归以及仅仅将身体看作认知的基础,"体知"也是在高层次上对事物复杂性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体知"之"知"在于"身体自然知-‘道'",则"体知"不是一个纯粹认识论的范畴,"体知"之"体"的动、名词区分,显示了作为隐暗维度的"气",这一"存有的连续"的一体之本然是"‘体知'何以可能"的本体论基础,同时,在此框架下,"身体自然知-‘道'"也体现出修身哲学中"不待修饰把捉"这一实践工夫的独特的理论内涵.因此,作为一个"新"词,"体知"能自然地相承于古代话语,又顺畅地契入于当代生活,可视之为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李申 《船山学刊》2014,(4):82-86
易学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掘《周易》和古代易学中的哲学内容,探索这些内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知几其神"的命题见于《系辞传》下篇,意思是知道了"几",就可以像神明一样。由各种因素际会所引起的变化,其转折点,是为机。即将形成、尚未形成的机,就是《周易》所说的"几"。中国哲学不仅是要我们认识世界,而且要依据这个认识来指导行动,改变世界。所以《易传》在讲了"知几其神"以后,接着说"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知几而把握机会,是重要的。然而仅仅能够把握机会,也是中国哲学所不赞成的。中国哲学主张德智并重。所谓"仁义礼智信",就是主张不仅要有德,而且要有智。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即不仅要有智慧,也要有德行。有些时机虽然很好,但有违德行,就不可去做;反之,如果道义所在,即使明知要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是君子的"知几",是《周易》哲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周春兰 《学术界》2012,(6):174-180,288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家生态伦理观的"四知"原则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哲学是一种崇尚自然的哲学。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止不殆和知足不辱。这些观点对我们解决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是在哲学基本问题存在这个预设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法论证其正确性,这样的论证是实证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以所知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西方哲学的代表性观点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逻辑推理是针对此问题的一个尝试.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即"所可能知的一切"和研究内容即"所可能知的一切的必然、终极的规定"出发,从逻辑的角度推演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以西方哲学史为例说明了哲学不同的学科和学派也都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回答为基础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提出"直觉"和"理性"两概念,对传统儒学的良知本心思想作了现代诠释,把儒家所言心、知(或智),理解为一种"情意之知",或以"情意"活动为主体的体证和自觉作用.梁漱溟后期讲"理性",特别强调儒学的心、知论与西方哲学基于知、情对峙立场的理性和本能概念之区别.梁氏的新诠,既赋予了儒家良知本心概念以新的、现代的理论形式,同时亦对它的独特的理论内涵作了清晰的界定.它对我们从现代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哲学,把握其精神实质,仍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3):17-24
所谓王阳明的身体哲学思想,不是指在阳明哲学作为"心学"的整体性质外又另存一个与之性格完全相异的"身学",而是指阳明哲学在思维方式和质地上的根身性,它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体知"传统的一种回响。身体隐喻、身心一体、身物不二的身体哲学观念与思维,在王阳明论证万物一体、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功夫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未知死,焉知生”——中国古代死亡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死亡观大体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近代几个阶段和几大观点.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主要观点是"未知生,焉知死";道家主要观点是"齐生死";无神论主要观点"人始于生,而卒于死".  相似文献   

9.
具身哲学是当代西方对其理性主义和二元论哲学传统的修正,它反对身与心、主与客、理性与感性、知识与经验等的二元分立,强调身体、心智与周遭世界的相互作用.而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有着丰富的体现,从万物一元的宇宙生成观、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到身心合一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与实践论,再到情理互融的生存或生活哲学,都体现着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0.
胡潇 《学术研究》2001,(3):44-48
本文就意识自觉的问题,从心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论述了意识之自主与自觉的相互联系与有机统一;说明了意识的自觉能动性不止于认识中的"两个飞跃",其最内在的方面应是由意识的自我觉知、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所构成的那样一种精神自由;同时,还分析了认识活动中意识自觉得以具体表现的在知之知与所知之知及其相互转换的机理,力求把意识现象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与将“形”“声”“味”分别理解与规定为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知形”“知声”“知味”依次被当作认识的主导形态与核心任务.三者对象不同,认识方法也各异,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认识论的完整形态.当“知味”最终取代“知形”“知声”而被当作中国古典认识论的主导形式,这也从思维方法上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方法的特性.在当代语境下,“知味”说获得再生时机.它不仅丰富了当代认识论,而且为我们克服世界的图像化,回归具体的存在提供了厚实的认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天人合一和真、善、美统一的特点。但如何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推敲。笔者认为,中国哲学的这两个特点包含着它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分析这个矛盾有益于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并由此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做出新的、正确的评价.一、天人合一中的“天”和“人”所谓天人合一,指中国哲学在总体上有一种把天人合观的特点。在宇宙观上,中国古代大多数哲学家、(?)学流派,总是把天与人看作一个整体。他们对于天虽然各有界说,却都认为人源于天,是万物造化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遵循着一个总的规律和法则。儒家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命题。从孟子开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天人合一”思想,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  相似文献   

13.
傅山《荀子评注》原稿草书,约三万余言.从未见于著录.写成后,即藏于祁县戴枫仲丹枫阁,后归太谷曹润堂氏.解放初期,由曹氏族孙捐献给山西省文管会.荀子是我国战国晚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政治思想是儒家向法家的过渡.《荀子》一书,在先秦诸子中,为承先启后之作.其思想之光辉,影响之深远,迥非并时诸子所可及.近代学术昌明,我国古代哲学得此后劲,可以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而无愧色.虽由于与正统儒家思想异趣,又受宋明理学家之攻诘,及不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欺骗伎俩,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文章思想,云雷鼓震,发聋振瞆,终于穿破乌云,放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知”论是立基于这样一种“常道”观念:“常道”并不外在于天地万物,而是作为其本性寓于天地万物之中.老子“知常”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对“常道”的认识应当且必须通过“自知”途径来达成.这种“自知”以“致虚极,守静笃”的修心功夫为基础:一方面是遵循“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认知逻辑而达到“得道”与“知天下”相互统一的“知常”;另一方面是遵循“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行动逻辑而达到“知天下”与“守道”互相统一的“观复”.“知常”是“观复”的前提,“观复”是认知主体在自适其本性的生活实践中自我体会其本性的妙用,并借助于这种自我体会来达到对“道”的妙用的体认.  相似文献   

15.
何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何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是中国现代性进程的产物 ,自“五四”以来出现了三大做学范式。在当前的中国哲学学科建设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中国哲学的西文呈现和现代汉语解释。在全球化时代思想突破的语境下 ,重思中国哲学原典中的真正意义 ,重思以前中国哲学学科以西学或苏学为标准的解释模式 ,重思用现代汉语解释古代思想上的已成限制 ,变得愈加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性质和功能体现在三个向度上,首先肯定和沿循经济学的基本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关注真实的制度结构,解读重大经济现象,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核心预设的"去真实化"进行人性和价值考虑的革命性复归.在认定经济学和哲学各自的有效性后,经济哲学保持其在抽象过程中的批判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真理"一词在古汉语、古希腊语、英语、德语中各有不同含义,且其语义多重.在现代汉语中"真理"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思想或正确认识;二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本质和规律.其中第一种含义是我国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概念,其思想源头是古希腊"符合论真理观",更直接和更主要的思想来源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但又不尽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发,考察了孔子"知"的双重特点.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一、德性修养的无限进展和不可完成;二、知天命之不可知;三、非经验事物的不可知.力图揭示孔子"知"与"不知"相结合并凸显"不知"的精神.并与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的思想相比较,揭示它们在东西方哲学中不同的遭际.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的知行观,是一个被人们反复研究过的课题,成果比比皆是。不过,一些研究在成功地论述了其知行对立统一的运动形式时,对这种辩证法形式中内涵的更高哲学主题“道导”,即以对“道”的知去“导”行“道”,则往往是顺便一带而过,缺乏明白意识的清晰表述。本文以此为专题,也算是对有关研究的一点拾遗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剑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对宇宙的这种划分 ,使得以物喻道成为先秦道家宣讲道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先秦道家认为天地之间无物非道 ,万事万物均是道性的体现。这种道器观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风格的形成。古代剑文学之所以具有阴柔幽妙、流动多变的特点 ,即是其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