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冻结转子方法对离心风机整机流场进行了三维准定常数值模拟,捕捉到了由于蜗壳的非对称性所造成的蜗壳进口非均匀流动现象,揭示了由于进口非均匀来流所导致的蜗壳内的一些特殊流动现象.研究证实了由于蜗壳的非对称性而导致叶轮与蜗壳的相互作用时会引起整个流场非对称的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Naiver-Stokes方程组,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矩形截面轴向对称和非对称蜗壳内气体的流动.湍流模型采用Baldwin—Lomax代数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对称蜗壳和非对称蜗壳在出口气流特征上基本一致,非对称蜗壳气流的周向均匀性要优于对称蜗壳;非对称涡壳的后1/4流程出现了横向压力梯度,这个梯度容易引起二次流动损失.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通过叶轮与蜗壳 工计算来求解蜗壳内流场的方法,该方法边界条件处理简单,并能在并不增加很多计算量的基础上模拟出蜗壳进口周向流动的非均匀性,从而突破了在计算单个蜗壳时,其进口只能给均匀边界条件的局限性,通过对一蜗壳的试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蜗壳进口周向流动比较均匀,而在变工况下,特别在蜗舌附近,流动的非均匀性要强烈得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涡量-流函数形式的N-S方程,数值模拟了圆柱瞬时起动后流动分离,旋涡生成、脱落以及随时间推进涡街产生和长期非定常演化过程,包括对称涡的生成,二次涡形成的α结构及卡门涡街等.本文方法效率较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推广到模拟其他复杂钝体在中等或高雷诺数下的非定常绕流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扩散速度法处理黏性作用项的离散涡法,数值模拟了旋涡在黏性不可压流场中的运动;推导了可压缩流中的旋涡运动方程,对不可压缩流中的Biot-Savart方程进行了可压缩修正,进而用离散涡方法求解出非定常、不稳定、可压缩流场中的旋涡运动。分析了胀量及黏性扩散作用对旋涡运动的影响,通过大量长时间行为的数值试验得出了一系列结果。结果表明:为了真实地反映旋涡在实际流体中的运动规律,必须考虑黏性及压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非定常、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了三种不同时刻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结构的发展,从流谱图、等涡量线图和涡谱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从近场的初生卡门涡街,过渡到远场的二次涡街的过程,计算结果发现:远场离散涡有形成二个涡的涡对及三个涡的涡对的趋势,计算结果说明了流体运动中涡对结构的本质:由于来流是均匀的,没有加入任何拔动,当流体流过钝体时产生具有剧烈分离的不稳定流动,因此在远场形成的二次涡对及卡门涡  相似文献   

7.
通过CFD技术对某型多级离心压缩机内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多级离心压缩机级间装置如回流器、两类弯道内气动特点及其旋涡结构的特征,旨在揭示气流经弯道与回流器后气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弯道对流动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由于这些静止部件对流体的扰动,使次级动叶的进口来流工况点偏离设计值,易于造成整机气动性能的下降.因此,多级压缩机的动叶设计应对来流的不均匀性加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8.
应用离散涡数值方法对高雷诺数下建筑物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相对位置、相对距离的建筑物在不同来流方向的分离流场和涡量分布,总结出受建筑物影响的流函数变化规律,取得了较为合理和可靠的计算结果,说明离散涡方法是研究建筑物的绕流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多级闪发式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级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闪发室内的水流特性,并将有阻流板的与无阻流板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闪发室内存在着大尺度的环流和旋涡,且主导着闪发室内的流态,对闪发效率产生重要影响;阻流板确能很大地改变整个闪发室的水流特性,但目前的阻流板设置方式对提高闪发效率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二维浅水流动中旋涡既可产生于流动边界层,也可在主流场中自生自灭的特点,建立起Eulerian-Lagrangian框架下的二维浅水流动离散涡方法;利用该方法数值仿真了高雷诺数下的二维浅水方柱绕流,得到了流动的速度场、涡谱,计算结果中明显可见流动分离、旋涡以及旋涡随时间的发展演化,即模拟出流动所具有的非定常不稳定等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泄洪闸闸墩、淹没薄壁长立方体以及圆柱形桥墩周围的河床床面冲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试验。以试验所获得的大量测试数据、录像资料及照片为基础,分析了钝体周围的水流速度场、水流旋涡场、并重点分析了钝体周围的床面冲刷与钝体周围水流旋涡结构的关系,得出了关于河道中钝体周围床面冲刷的一些规律性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熔盐泵输送伴有盐析的两相流动规律,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描述固液两相流动特征,分析了输送不同黏度介质时,叶轮和蜗壳流道内盐析晶粒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泵内存在一些和进口晶粒体积分数(5%)相等的点,由这些点组成的线和面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输送熔盐黏度的影响;输送熔盐的黏度越大,蜗壳和叶轮流道内晶粒分布越均匀;当输送黏度为0.400 00 Pa·s时,流道内晶粒的体积分数与泵入口处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进口处和尾部分别具有较大的晶粒体积分数和较高的固相滑移速度。研究结果可为熔盐泵内部伴有盐析的两相流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适合于强旋流的代数应力湍流模型对旋风分离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强旋流中湍流各向异性的特点,显示了强旋流所具有的涡结构及旋风分离器气动分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设备对不同高度下肋板的非定常绕流场进行了全场测试,揭示了肋板尾流场旋涡随时间推进所经历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同时将瞬时流谱与不同时间间隔下的时均流谱及流场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并且通过对不同肋板高度的时均流场的分析,得出了其尾旋涡尺度与肋板高度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喷孔数量对喷嘴内气流场的影响,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喷嘴内部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OriginPro对不同喷孔数量时喷嘴内部气流场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解析喷孔数量对涡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喷孔数量对喷嘴内部气流场的特性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喷孔数量的增多,气流在喷嘴中形成的旋转运动增强,喷嘴入口处用以吸引纤维的负压也随之增大,对纱线的加捻特性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