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收入不平等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基尼系数偏重于衡量收入分布的结果而非过程,这是因为基尼系数的计算忽略了收入中闲暇的价值。在"全收入"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构造"全收入基尼系数",利用"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数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有钱有闲"阶层在中国的出现,导致传统的基尼系数对总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估了17.5%。这个结论强化了闲暇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实际是国家一地区间委托一代理合约安排下的居民固定收入、剩余收入与总收入分配,均衡收入及差距由地区竞争力、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共同决定.地区竞争力对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路径、作用方向和效果受地区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约束.理论分析和计量回归模型表明,中国地区竞争力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因素,调节地区收入分配及其差距应当着力调节地区竞争力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不均等: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区域不均等度量指标及分解方法进行归纳性阐释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区域不均等,并对我国区域差异中的城乡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在总的不均等中约70-80%的不均等来自城乡之间,只有20%-30%是由城市和农村内部引起的。东中西之间的不均等对总不均等的贡献大约只有20-30%,剩下的70-80%则归因于东中西各自内部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努力与机会不均等视角切入,识别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村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主要源自努力不均等,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超过70%,而机会不均等的贡献率仅为26%左右。但与努力不均等相较,机会不均等程度及其对收入差距贡献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收入获取过程中农村居民间机会不均程度在加深。此外,众多收入差距决定因素中,受教育程度、迁移、职业等因素是农村居民努力不均等的重要来源,年龄、性别、所在地等环境因素是农村居民机会不均等的重要来源。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不仅需提高努力回报来强化努力因素对收入的影响,还应重视弱化环境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并致力于将补偿环境差异作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以大别山区钟山村为例,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方面探讨了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以及他们对闲暇生活的感受.统计分析发现,近些年来,钟山村农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并且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及其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不同类型的农民间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山区农民生活方式分化的一个表征,也山区农村初步现代化的表现.同时针对钟山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封闭性和僵化落后特征,提出从转变观念、合理分配闲暇时间、加强交通建设等方面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新劳动法作为新劳动制度对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对不同劳动者群体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收入流动效应.其中,女性、低学历和中年群体呈现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双高现象",值得引起特别关注.收入流动引起了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变.通过计算新劳动法实施前后的收入不平等指数对比分析发现,单就调查样本而言,新劳动法实施后,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缺陷与调整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策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手段 ,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和导向作用。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不完善。由于政府政策偏好、政策缺位、政策乏力 ,造成了各利益主体发展机会不均等 ,市场竞争不公平 ,导致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 ,在我国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增加社会公共消费支出 ,运用政策的制导作用 ,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空间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甘肃、山西、河南、江苏等省份的97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从闲暇认知与评价和闲暇时间与内容两个方面,考察中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及其差异.结果显示,中学生对闲暇生活的认知与评价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区域的中学生有显著性差异,独生与非独生的中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在闲暇时间与内容上略低于中等水平,不同区域、性别、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从闲暇教育、闲暇课程、闲暇认知、闲暇场所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计多样化是农户分散风险冲击、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生计手段,有助于提高 底层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助力农户脱贫增收.但生计多样化能否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 的收入差距,取决于现实中生计多样化对农户整体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全国性家庭调查 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生计多样化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 响.研究发现:生计多样化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具体地,多样化生计活动突出表现为“益贫性”的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方面作用显著.基于收入结构的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务工收入对家庭总收 入不平等的贡献最大,务工收入的增长有助于改善总收入不平等状况.特别地,对于生计多 样型农户,务工收入增加1%,总收入不平等会减少4%.此外,分区域分析发现,生计多样 化能够明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由此认为在 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应提倡生计多样化,以有效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促进相对低收入群体加快 迈入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素质和减负问题方面,较少论及农民的闲暇生活。选取茶农这一特殊的群体,从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情况以及茶农对待闲暇的心态入手,揭示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闲闲暇活动内容的单调性以及茶农对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等特征。必须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有效地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的闲暇设施建设以及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以提高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指导下,"休闲方式"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在此框架的指导下,我们进而能够从技术社会形态、单纯经济形态、人的发展形态、经济社会形态几个角度系统地揭示休闲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休闲文化研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文化是休闲主体在休闲活动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文化现象.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观察,休闲文化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其特征明显,功能突出.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对公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休闲对于人的完善和自我超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有闲”和“有钱”为物质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诚信关系为文化基础的休闲经济,对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但是,休闲经济的两面性警示我们,对休闲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政策引导,实施法制管理,禁止庸俗的、不文明的休闲方式和休闲行为。要善于利用各种休闲教育形式和途径,培育人们科学、健康的休闲观念,提高人们的休闲能力。要在传承优秀的民族休闲风格的基础上,扩充休闲经济的知识和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健康、文明的休闲经济,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从伦理学角度,审视休闲、休闲伦理的概念,阐述休闲的伦理原则和休闲活动的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选择积极的休闲方式和接受休闲体育,论述休闲体育的意义以及休闲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女性休闲消费与性别秩序的变化——以广州市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城市女性休闲消费在休闲空间、休闲体验、休闲伙伴三个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休闲场所在原来的单一的家庭休闲之外增加了大量的公共空间;休闲体验从客体的状态向主体的状态转变;休闲伙伴由家人的一元局面转为家人、同事、朋友并存的多元局面。这种变化的出现是和中国当今社会性别秩序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表明,在性别空间秩序方面女性由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在性别秩序的强弱方面改变了女性绝对的弱势地位,在性别秩序的主从方面女性不再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休闲已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美学应投以必要的关怀,作出解读,给出评判,给予引导,这正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休闲不仅是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和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美学概念和文化范畴。休闲具有不同的审美含蕴、结构层次和风格类型,其中审美自由是通达休闲美的前提条件,审美情趣是休闲美的核心意蕴,而审美体验则是连接审美自由与审美情趣的桥梁中介。三个要素之间相互沟通,有机关联,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休闲美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消费支出占休闲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休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业占休闲产业的比重也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其中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分别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的原因。这一结论对预测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制定正确的休闲产业和休闲服务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产业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休闲产业是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而近年来我国休闲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角度分析了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指出休闲产业对于满足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实现生产力的再创造,提升国民生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以及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居民闲暇生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研究一直以来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在过去30年间,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推动着闲暇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以往关于闲暇生活研究的相关文献,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心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文章初步探讨了休闲的本质 ,考察了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休闲传统 ,介绍了休闲学缘起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