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发展壮大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并且遵循着“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理论假设,具有经济人的“利益偏好”倾向和社会人的“从众”倾向。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的参数框架,完全可以建构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偏好-从众”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K.Kaneko本征函数展开的绝热消去的思想方法,建立了x方向为乘法高斯白噪音驱动,y方向为加法高斯白噪音驱动的消去快变量框架。对于耦合朗之万方程x=f(x、y)+g(x)ξ_x(t);y=-va(x、y)+b(x)+v~(1/2)ξ_y(t);在选择基矢时把b(x)部分合并到含x偏导的那部分方程中去,并把所得到的一般性方程应用于哈肯模型,发现在加法噪音和乘法噪音下不仅是分岔点发生移动,而且分岔曲线在∈_p= -v/2处截止。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07,(11):13-14
在股民大扩容的时代,股市症候群的感染范围很广:在大牛市的时代,股市症候群传染速度很快。不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学历、长相、血型……只有不想挣钱的人可以免疫。  相似文献   

4.
对从众心理影响下大学生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当代大学生在所处群体影响下的从众行为表现在学习、生活和消费等各个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从众心理影响下的大学生行为的分析,就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从众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明辨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为大学生行为提供正确的行为导向,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泄愤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它不仅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而且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成为了风险社会的标志.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在社会泄愤事件中集中体现了人们意识盲目性、参与自发性、行动叛逆性、冲突非理性的群体心理特征.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引起社会泄愤事件产生和扩大升级的主要心理因素有:社会认知偏差、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群体压力与个体匿名、社会类化与盲目从众和社会偏见与首因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类三阶微分算子自伴域的解析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一类三阶对称微分算式l(y)=iy'''+q(x)y在[a,b]上各种边界条件下自伴域的描述,给出了耦合边界条件自伴域的解析描述.  相似文献   

7.
西林 《今日南国》2007,(14):42-43
"股市要震荡,我得去卖股票了!"睡梦中醒来的佟先生穿上衣裤准备出门,猛然发现外头仍是黑漆漆的一片,低头看表:才半夜3时40分,不由哑然失笑——佟先生只是被"炒股病"折磨的股民之一。自称已经有点"神经质"的佟先生说:"说实话,自从加入了炒股大军,钱没赚多少,可人已变得有点‘神经质’了,,随时都在担心行情大变,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生活已被炒股弄得变形了。"的确,股市的火爆正在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少股民都跟佟先生一样,被股市影响了生理和心理健康,多多少少成了"股市症候群"患者。医学专家指出,在大牛市行情下、在全民炒股的氛围中,无论是股民还是准股民都容易作出"利好"的从众判断,认为炒股赚钱,很少有人去直面风险,因此,眼下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  相似文献   

8.
关于二元函数f(x,y)为可微的充分条件,在一般中文教科书里是这样给出的: 若函数Z=f(x,y)的偏导数f_x、f_y在点(a,b)及其某一邻域内存在,且在这一点它们都连续,则函数f(x,y)在点(a,b)可微。 然而,这种要求f_x,f_y同时在点(a,b)存在且连续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LouisBrand在他的书(详见参考文献)中,减弱了该条件,证得了f(x,y)在点(a,b)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7-2017年间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条件在险价值CoVaR进行了测算,并基于面板VAR模型,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其受到影子银行风险传染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作为影子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非信贷科目持有的影子银行资产越多,则与影子银行具有越高的资产负债关联,将受到更高的风险传染。据此建议:应充分关注商业银行通过非信贷科目向影子银行部门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监管套利等。  相似文献   

10.
设(a,b,c)是一个本原商高数三元组,且2|a.如果b■1(mod 16),b2 1=2c,b,c都是奇素数,则方程x2 by=cz只有一个正整数解(x,y,z)=(a,2,2).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完全理性学习理论分析了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乐观与悲观情绪等不完全理性交易行为对金融资产短期价格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得知,金融市场上即便信息是对称的,但若交易者采用不完全理性的交易策略,那么金融资产短期价格行为与交易者完全理性情形下的短期价格行为有显著的差异;不完全理性交易行为情形下的金融资产的短期价格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复杂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对当前全球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2010-2012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上分析师对上市银行发布的盈余预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对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在盈余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存在,并且羊群倾向程度越高,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理性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主题投资策略中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shiller兴趣传染模型的羊群成因理论,对主题投资策略中羊群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中国A股市场2006年以来的四个热点投资主题作为样本,验证了主题投资中存在的羊群效应。初步发现主体投资中的羊群行为在时间上和证券研究机构对投资主题的发布和宣传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更进一步地验证了shiller羊群行为成因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羊群行为属于行为经济学的一部分,认为市场主体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易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基于Hwang和Samlton羊群行为测度方法(HS方法)及EGARCH模型,运用2003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我国30个省市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数据,验证我国房地产市场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并分析购房者羊群行为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羊群行为显著存在,且购房者羊群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为的传播性和保持性,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下的大众羊群行为利用元胞自动机进行了模拟.从各类行为者均匀混合的初始条件开始,得到了非常接近社会实际情况的行为族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各种行为的比例相差不过于悬殊,羊群行为并不能导致许多行为的消失而使群体中只存在一种行为,而是许多类型的行为以行为族的方式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其盈余预测的羊群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判断。因此,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羊群行为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持股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强化我国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以2008--2012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报告和各年季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羊群行为以及机构持股信息对分析师羊群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DSSW模型及噪声交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风格和情绪指数变量,构建投资者证券交易风险度量模型,分析证券市场交易者行为风险与资产价格、无风险利率、风险资产股利、风险规避系数、市场预期价格、理性投资者所占比例、投资者情绪指数、理性投资者持有的风险资产数量及噪声交易者错误认知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证券市场风格与投资者行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 一般情况下,噪声交易行为具有情绪感染和放大效应、风险资产持多和价格压力效应以及市场风格与风险资产偏好、行为风险的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易器的开放网络环境可以实现异种机、异种数据库和异种网的互操作,以客户/服务器模型进行工作。然而,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交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交易双方的安全性和交易器之间的安全性。文中指出可以实现交易器之间的安全联接,提出了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交互作用的协议,实现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对比特币交易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比特币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及依据市场预期所采取的投机行为与比特币价格相互影响,使投资者之间相互模仿,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根据比特币系统的设计原理,市场结构的变化将引起更强的羊群效应,表现为价格更剧烈地波动。从规范的角度来看,应强化比特币基本价值的信息披露、强化网络安全,弱化比特币交易的传染系数、减小其羊群效应,让市场机制和经济主体的理性决策决定比特币投资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资本市场价格显示了较大的波动性,羊群行为理论可能提供了解释价格超常波动性的视角。对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羊群行为的获利性问题,而心理学家关注羊群行为发生的原因。两个研究领域存在前提假设的差异和关注焦点的差异,由此带来方法论上的混乱。制度经济学可能会弥补两者的差异,从而衍生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