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数学是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深入探讨了"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与数学思想、民族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实践、关注民族文化价值"等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民族数学进入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可能,也为我国民族数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摘自《柳斌谈素质教育》。对这一概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一句话,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出的学生应是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要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技能,更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时代定位是:博物馆知识教育、自治素质教育、国家与地域历史文化教育。这三个层次构造是三位一体的并列关系,相辅相成。三者有机结合,利于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中的职能,致力于建设全民高文化、高素质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深化。中华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环境,而艺术教育更要扎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教学中地方史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地方史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校园周边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既是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地方史教育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地方史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文化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实践教学,坚持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实践的结合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计算机教育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以及引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而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具有不可更易的独特地位.其中最关键、也最具现实教育意义的有: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情深意长,坚如磐石的爱情观;情同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观.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溶入普通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没有艺术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艺术职业教育正被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就要求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或社会科学的知识,还要掌握与各艺术专业有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其次是要求具有出色的一技之长,再次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很强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艺术职业教育应更重视想象、情感、创新精神、个性趣味等。我们应把加强素质教育和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开创素质教育和艺术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结合现状剖析了当今教育弊端.在介绍了新课改对于数学文化的要求之后,分析数学史教育价值,并设计HPM教案.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民族院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图书馆在搜集、整理、加工、典藏、  相似文献   

11.
能否搞好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是关系到蒙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大问题。辽宁省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局 ,由它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引发了我们关于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因此 ,在使用新教材 (东北三省协编的蒙语文教材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要树立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以新的观念去研究 ,对蒙语文教学中涉及的语音、语法、词汇、写作教学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具体操作时 ,需做到四个转变 ,即由“教什么”转到更多地“练什么” ;由注重“分析”转到更多地去“朗读” ;由关注“教师的成功感”转到同时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由注重“汉语思维”转到注重“蒙古思维”。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理论与实践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非常薄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其意义更为彰显。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现状及问题,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Despite decades of equity- and inclusion-oriented discourse and refor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Black learners in the U.S. continue to experience dehumanizing and violent form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 suggest that equity for Black learner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a delusion rooted in the fictions of white imaginaries, contingent on appeasing white logics and sensitivities, and characterized at best by incremental changes that do little to threaten the maintenance of racial hierarchies inside or outsid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Moreover, the forms of inclusion offered up in equity-oriented discourses and reforms represent contexts of containment and enclosure that keep Black people in their same relative position. Refusal is suggested as a strategy for Black learners to resist the anti-Black character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as a first step in actualizing form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at are worthy of Black learners.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在当前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培养学生素质应当包括的几方面的问题 ,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文章还提出了在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鉴 《民族研究》2003,(6):33-41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国家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教育政策范围与结构 ,它包括民族教育质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民族教育课程政策、民族教育经费政策、民族教育教师政策和民族教育学生政策等六个方面。这些民族教育政策又与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 ,经过民族教育政策长期变迁的实践证明是科学、正确和有效的 ;从理论依据来看 ,它同时兼顾了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教育问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ongoing discussions about how best to conceptualise, confront and ultimately eradicate racism, this paper seeks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relevance of ‘post-racial’ thinking, both in a general sense, but also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The argument is framed around a concern that multi-cultural, and to a lesser extent, anti-racist approaches have become hostage to the very same essentialising practices around ‘race’ thinking that they seek to challenge. This is best illustrated in the plethora of racial, ethnic, geographic, national and religious categories that are currently deployed my man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furtherance of ‘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cy objectives. In setting out some of the underpinning ideas and controversies linked with the idea of ‘post-racial’, the paper offers some tentative suggestions as to how a ‘post-racial pedagogy’ could be manifested in pedagogic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活动是由“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决定的,是“两课”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重大转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而使他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它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强化“两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两课”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保证“两课”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的圆满迭到,是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特殊情况以及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发展全区民族教育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把重点放在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要加快民族教育立法和民族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要积极推进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多种智力论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传统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智力的理解太狭窄,他主张采用一种更宽泛、更重实际的智力观。他把智力分为七种类型。托马斯·阿姆斯特朗等把加德纳的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讨论了开发学生七种智力的各种方法。他们的见解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20.
Starting out from the frequent empirical finding that immigrants exhibit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than non-immigrants, we analyse the role of immigrants’ value of education, i.e. the subjective belief that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for one’s life, in idealistic and realistic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in four distinct institutional settings, comparing Sweden,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While the first part of the analyses relates to how immigrants differ from non-immigrants in the value they assign to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centres on country differences considering immigrant integration policies and education systems as crucial factors. A third part relates to the links between the value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to gain some insight into how the value of education may contribute to educational decisions. Analyses are based on longitudinal data of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Longitudinal Survey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CILS4EU). While results show that immigrants assign a higher value to education, the value of education does play a minor role in idealistic and realistic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country comparison are rather ambivalent, including very weak support for the argument that immigrants strive for education to a higher extent in countries with less favourabl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