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孤岛时期,在工厂的日常生活中,女工们不仅面临苛刻的规章制度,忍受着男性管理者的语言和身体上的暴力,还遭遇以性骚扰、性侵害为主的性别控制。传统的父权制与近代资本制共同建构了日常工作空间内对女工身体的规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期共同的工作经历促使女工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她们在日常性的工作中寻求一切可能机会进行抗争,如消极怠工、放慢工作节奏、偷偷休息等等。长期大量类似行动的聚集在救亡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抵抗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诗歌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虽然对冰心和陈衡哲的评论几乎是与她们在文坛的出现同步的。直到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研究才略有改观。女性诗歌研究的热心者们作了某些拓荒工作。但从总体上说,这一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某些研究者赋予“女性诗歌”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目标似乎太狭窄,不能覆盖丰富多彩的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和推动女性诗歌向高品位的提升;在移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时的生吞活剥也无助于女性诗歌和女性诗人的更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楚辞研究中,似乎存在着一种“错位”现象。也就是说,一些国内外研究者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时代和文学发展的脉络,因而对作品的性质、人物的身份乃至作者等问题,作出的判断不够准确,姑将此现象称之为“错位”。1984年,笔者曾写过《评<楚辞>研究中的“巫化”倾向》一文,(河南出版社《文学论丛》1984年第四辑)所谓“巫化”倾向,其实也是“错位”的表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是继前文之后的进一步思考和补充。近读三泽玲尔先生的新作——《<楚辞>生成过程展望》和白川静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楚辞文学》(均是  相似文献   

4.
2005年,新中国传媒产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话题:报道权“有偿出售”,或是大牌媒体出资垄断新闻,或是不少被采访人主张付费采访。为此有诸多媒体纷纷指责这是对媒体新闻报道权的侵犯,甚至有人指出: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变成“有钱就能垄断新闻”。“报道权”究竟有没有价?这种现象到底是一种新闻市场化的必然,还是一种新闻媒体的行业失范呢?这种竞争到底会给我国的新闻事业和广大受众带来什么影响?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是否会受到侵害……笔者就这一国内新闻采访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由于受到各种进步思潮的影响和各种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 ,这时候的妇女有了想摆脱被奴役和压迫的意识 ,要求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还给她们做人的权利 ,并希望由此获得自由、平等、民主的婚姻。“三言”、“二拍”正是及时捕捉到这一点 ,并把这一情况反映出来 ,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世 《天府新论》1998,(4):33-37,5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界引起了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笔者试论其中三个问题。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的关系由于黑格尔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理论前提之一,“世界历史”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这自然使研究者们在探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理论方面的异同,给予相当多的注意。这是必要的。只是应更为深入一些,更为全面一些。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二者在唯心与唯物、是不是“欧洲中心论”等方…  相似文献   

7.
对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直接生长点的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透视日益露出一种宏观精确性和微观人文化的双向互动的特征,研究者们一方面通过对经济现象数学模型的建构,追求由经验堆筑的悟性过程的理性化蜕变,另一方面又在经济现象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的基点上置此于社会人文框架中进行探索与思考,这种特征决定了对任一经济行为的研究都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协奏.  相似文献   

8.
“多余人”形象并不是俄国近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同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近年来,这一世界性文学现象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他们多把目光投向个别形象的对应的比较研究,对“多余人”形象的整体的综合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试图立足于综合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多余人”整体形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粗浅探讨: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诞生及其共同基本特征;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整体比较;“多余人”形象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1年奎因在其著名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以下简称《教条》)一文中提出对“分析性”的批评以来,“分析性”是否是绝对确定的就成了哲学界的热门话题。然而,早在1935年塔斯基就曾对“分析性”提出质疑,由于历史的原因,塔斯基对“分析性”的思考不大被后来的研究者提起。我认为,塔斯基的质疑比奎因后来提出的批评更深刻。  相似文献   

10.
对中小型私营企业女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项对我国中小型个体私营企业女工职业发展的研究 ,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妇女职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 ,私营企业女工不仅给私营企业补充了劳动力 ,也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活力。然而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原始资本积累的整个过程中 ,女工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矛盾逐渐尖锐 ,女工的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并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文学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始,研究者们就开始了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建构和概念阐释,他们的阐释话语直接影响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和内涵。时至当下,学者们对自由主义文学的关注已经显化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思潮研究,但对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泛自由主义”倾向,也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批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线索是能够体现某种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是一种具有信号特征的不完整的信息。如果把新闻比作“活鱼”,那么新闻线索就是鱼儿在水中泛起的“波纹”或吐出的“气泡”。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是所有记者开展采访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引领记者采访活动的路标。现实生活中,记者的新闻线索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种是由新闻发布会或者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笔者称之为显形新闻线索;另一种是靠记者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独立发现的隐藏于某些现象背后,不易被人察觉的新闻线索,笔者称之为隐形新闻线索。通常情况下,显形新闻线索得来容易却很难产生独…  相似文献   

13.
中西审美意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中西方美学家们都非常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对审美意象研究的不同侧面,出现了一些相异的地方,但也表现出其共同性,这主要集中在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与形式的研究。从美学的角度看,即如何理解“审美意象”的性质和特征问题。对此,中西方美学研究者们虽然在表述上有差异,但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孙颖 《阴山学刊》2009,22(6):96-101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考德威尔引起了英国和欧美其他国家批评家们的广泛研究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待“考德威尔论争”这种批评现象,而不是把它局限为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中问的一段孤立的、短暂的学术事件。在关于考德威尔的论争中,围绕其理论的性质和价值而展开的对其身份的界定问题——尤其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颇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三月十五的贵州苗族“姊妹节”,又称“东方情人节”,是指贵州省台江县,施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每年春季由妇女们主持的吃姊妹饭的节日,姊妹节是苗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奇观。曾经一度成为后来的中原民族的一种情爱生活方式。尽管中原地区的情爱生活方式被后来的“男尊女卑”和“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阉杀了,但在苗族民众中,这个传统的情爱生活方式却一直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史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领域一重要课题,历来受到中外研究者们的关注。1988年为戊戌变法90周年,这一年出现了戊戌变法研究的新高潮,并在广东召开了“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继这之后的1989年,史学界对戊戌变法史研究的热情依然既往,全国各报刊陆续发表了近五十篇有关论文,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又出现了不少新的见解和观点。本文仅将1988年底以来有关戊戌变法史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 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过去流行的看法是把其称之谓“改良”。论者们对此表示了异议。 有的论者认为,在变法思想上,维新派大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阐释学告诉人们,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阐释取决于研究者的视角。视角即方法。“轴心时代”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思维的“建构”。在笔者看来,已有的研究,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研究视角或方法,故使得轴心时代这一遥远而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始终没能得到令人信服的阐释。为了将轴心时代研究推向深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新的科学的研究视角或方法。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或方法,轴心时代现象有望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张启智 《理论界》2008,(7):128-129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女性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曾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女性文学逐渐走向蓬勃之时,女性作家群体中却突然产生了一股“异流”,一部分自诩“前卫”、“先锋”的女性作家们在其作品中充斥着性欲望、性描摹等内容。她们对于女性身体的过度关注及对性体验的细致描绘,又体现出她们在创作中心理的庸俗的逢迎情绪,从而使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入误区。其实,这些作品已经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她们在创作的发轫阶段就迷失了自我,从根本上背离了女性文学展示女性自我价值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论人情关系与腐败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情关系”是中国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这一社会现象与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而人们往往将“拉关系”等同于“走后门” ,并使得不少人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而那些参与“拉关系”的人 ,也往往从道德品质方面受到各种贬斥。然而 ,深恶痛绝也好 ,深受斥责也罢 ,在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又乐此不疲 ,在对这一行为进行贬斥的同时 ,又在不知不觉中卷入各种复杂的关系 ,由不得你不拉关系。关系之风何以在中国盛行 ,“拉关系”何以导致腐败 ,如何在关系运作过程中防止腐败的滋生 ?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关系风在中国盛行之…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决定的。研究者持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就会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亚当·斯密在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时,其研究方法体现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是本质抽象法,二是现象描述法。这是他所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与意识的反映。斯密的二重性的研究方法对后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演化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不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可以从斯密那里找到方法论上的依据与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