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部喜剧中 ,莎士比亚将其主角女扮男装。透过这表面现象分析剧作家频繁使用伪装的原因 ,我们发现伪装对剧作家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伪装是构筑戏剧情节 ,塑造人物个性 ,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昆丁作为康普生家中一个性情敏感、思维敏捷的年轻人,他在欲望抉择的两难境地中,不仅有对历史现实的痛苦反思,而且有对人类精神的未来的祈望.他勇敢地选择了死亡,从而超越死亡.他追求的是精神的再生之美,是-种不怕肉体毁灭而有永恒的精神价值的东西,一种超越了有限生命的无限.  相似文献   

3.
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小说的整个写作过程,就是寻找葛川江之魂的过程.葛川江是流动的,流浪是它的魂.象征和神话这两种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李杭育的小说超越了特定的地域,深入到精神与灵魂的领域.李杭育的整个葛川江情结和他的叙事艺术在<流浪的土地>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  相似文献   

4.
徐讦对生命意义的执著必然地联系着他的宗教情怀,但他对宗教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从他的小说创作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他日益深厚的宗教情感,特别是后期的<彼岸>、<时与光>展现的宗教对于生命的神圣救赎意义,更昭示着他力图追寻终极关怀,渴望精神超越的生命情状.  相似文献   

5.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福尔斯最具代表的实验性小说.在小说中福尔斯采用了元小说的戏拟、时空穿插、开放式结尾以及不确定的人物刻画等多种手法对传统小说的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人物刻画进行了颠覆和超越.在揭露传统小说虚伪性的同时,福尔斯力图使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为小说的生存和发展指明了一条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6.
法国意识流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他那不同凡响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和其它作品如<驳圣伯夫>中以形象而明晰的语言阐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索,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小说创作的新概念、新技巧和新方法.本文以<追忆似水年华>为例证,深入探讨了普鲁斯特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技巧上为现代小说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则是他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哲学的起点.他的宇宙观是宇宙是以对立物而存在的.他在<白孔雀>里着重探讨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正是这部作品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基督教家庭背景给予福克纳以深刻的影响,他在作品中使用了许多他熟悉的基督教原型,极大地丰富了他作品的内涵.作为福克纳的优秀小说之一,<老人>也使用了基督教原型,但它在基督教原型使用上比其它作品更具系统性,表现出更鲜明的特色.该小说中的洪水原型预示着人类命运中的悲剧性因素,挪亚方舟原型预示着人类凭借自身高贵品质和不朽精神力量可以战胜或超越命运中的磨难,而基督复活原型则预示着人类拥有永恒的希望.它们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原型体系,表现了福克纳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身份问题一直是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人性的污秽》中的主人公科尔曼就是伪装失败的典型,自始至终他都不敢坦白,一直活在虚假的牢笼里,受尽折磨。而《望岩》中的杰克选择用假名字来真实地生活,从而实现了一种"真我"和"假我"的结合,完成了自我建构。"真我"通过伪装转化成"假我",二者不应该是完全割裂的。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才能打破真与假之间的壁垒,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讲述了帝国边境小镇附近异族部落被指称为野蛮人的他者化的过程,以及随之出现的边境恐慌和骚乱.实际上,真正的野蛮存在于帝国内部.这一故事具有寓言性,成为种族以及国家等冲突的历史缩影.同时,这部小说也表现了库切超越于社会话语迷思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