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战时物产调整处,是抗日战争初期浙江省政府为适应战时浙江经济需要而特设的一个机构。本文着重评述这一机构的建立过程、工作情况及其对发展浙江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潘标 《浙江学刊》2012,(1):43-49
抗战时期,银行资金大多逃避后方,视农村投资为畏途而趑趄不前。有鉴于此,浙江省政府主导成立浙江省合作金库,并有意将其培育成调剂本省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战时物产调整的强大金融后盾。浙江省合作金库成立后,在县库辅导、存款、放款等方面锐意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和奋进,始终受抗战形势及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掣肘。浙江省合作金库因抗战需要而设立,却也在抗战中逐渐衰落,彰显了在奋进与困境纠缠下,最终受制于困境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广州各银行为主体的华南地区金融机构即"肩负经济作战之重任,以银行严整之阵容,运用金融之力量,与军事同时并进,贡献于国防和民生",在作出战时大撤退抉择后泰然自若,以极其简陋的交通工具成功突围,完整保存了华南地区金融的组织系统和金融实力。文章以第一手史料为背景,以全面抗战爆发到广州失陷为时段,从当时广州的经济金融秩序、战时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实情等角度,剖析了广州金融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根据实际需要对日籍技术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的留用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办理留用事宜;短时间内为留用事宜颁布法令,并督饬各部门施行;对所留用的日籍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等。战后对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北平市的经济建设。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使留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正当的现象,对留用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金融风险要求监管机构设计并实施基于原则、灵活的监管标准,以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并为银行业创新提供发挥的空间,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瓶颈"。重新设计以监管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路径,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可通过四个方面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支持1.有效利用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在支持西部大开发方面十分重要.2.充分发挥商业性银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西部大开发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巨大,单靠政策性银行是不能满足的,要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优势.3.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市场的发展.4.加快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外交层面是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但在抗战后期,中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代表团中,却有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既往研究在涉及联合国创建问题时多聚焦于国民政府的外交作为,而甚少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联合国政策和主张.实际上,中国共产党能派出代表参与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是战时中共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努力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进展主要体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打破了金融体系内的行业垄断,扶持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大部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和农村产业融合都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分析绿色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耦合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绿色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第一,绿色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力度薄弱;第二,绿色发展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不健全;第三,农村产业融合链条不完善,难以激活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第四,农村多功能拓展薄弱,难以增强绿色金融市场活力。建议: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第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第三,延伸农村产业链,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第四,加强农村多功能拓展,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0.
褚凤林 《唐都学刊》2000,16(4):121-124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作者针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业务经营、管理手段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收缩管理半径,减员增效;实行本币与外币业务经营及管理一体化;强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开展和完善网上银行业务;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等有效对策,完善网上银行的运行机制,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中印两国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业的相关变量融入经济增长进程中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互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金融变量在两国的经济增长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固定资本构成率在中国发挥的作用比印度要大,且中国的经济增长领先于金融发展;而印度的金融发展却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金融体系的有效性上优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隐患源自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金融脆弱性。这是从金融体系所应发挥的基本功能这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利用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揭示现代日本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所得出的结论。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经济困难及物价上涨的原因,介绍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对策和美国的对华经济援助,论述了稳定物价应采取的措施,解析了战时物价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症结在于严重的货币超发。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参加英国政府工作,开始于三十年代。首先是凯恩斯在1930年1月参加工党政府,在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目的在于解决当时严重的失业问题。同年又成立经济学家委员会研究当时的经济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这两个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逐步改组成为战时内阁经济处  相似文献   

15.
信用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已逐步取得共识,但对这种作用究竟有多大的经验研究在我国却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用两阶段过程估计信用担保金融附加性在95%置信区间为51.9±7.0%,并使用经典的面板回归法,发现信用担保还具有经济附加性,信用担保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单位贷款产出将增长2.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能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体系,初步形成了创业金融体系的发展框架。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股权融资的介入机构和融资平台各有不同,这些机构由于自身经营范围与业务能力的局限,无法全程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产品资源和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具备全程支持创业型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与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找准在创业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现已建立的股权融资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构建起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终生服务金融体系,成为融入企业资本运作并提供全程服务的金融合作方,而这也将成为解决货币政策低效、社会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等经济热点问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二元金融结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与计划体制下一元金融结构不同,过渡时期的金融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这种二元性的金融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过渡时期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际上只有国家批准的合法金融体系存在。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极其严格的金融财政控制使我国计划体制得以顺利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国家批准的合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各种专业银行先后成立.各种信托机构、保险公司相继成立、恢复,城乡信用社…  相似文献   

18.
伍晶 《探求》2011,(Z1)
一、广州为何需要建设和强化金融中心功能 (一)全球化以及金融危机对地区金融发展和地区金融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金融全球化和区域化既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带来机遇,也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州所处的粤港澳地区,作为金融开放度高、外向型金融发达的经济区域,在我国内地融人金融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进程中受到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区域产业发展与竞争取决于不同地区对制造业所需生产服务体系的供给竞争。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 ,产业调整与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约束。这是由于在目前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下 ,浙江缺乏一个服务于地方的专业金融中心。而对杭州城市发展来说 ,要继续保持杭州在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保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必须进行城市功能和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建立与上海金融中心错位经营、为地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区域金融中心 ,是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杭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 ,本文提出了建设杭州金融中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接收大批敌伪产业的同时,施行了有条件地留用部分日籍技术人员的政策。“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的创立与发展,是战后国民党政府实松‘留用政策”的一个典型事例,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建立与运营情况的回顾,对这一过程中留用日籍技术人员的表现与作用的分析,对战后国民政府留用部分日籍技术人员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国民政府此项政策的成败得失作一综合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