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武则天重用酷吏,史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否定。有的说,武则天是“千古未有之忍人”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9《武后之忍》);有的说,她是“居心疑忌,秉性残酷” (岑仲勉《隋唐史》第十三节《武则天之为人》);还有的说,酷吏的“专权跋扈,横行不法,主要是得到武则天的支持。” (郑宝琦《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上海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我认为,仅仅看到这些是不够的,还应看到武则天对酷吏有一个利用、抑制、打击和对冤枉者平反昭雪的全过程。而且,酷吏也确实打击了恣行暴虐的门阀士族势力,对庶族地主的上升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酷吏政治,经二张专权,到五王政变,是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今试作为一条线索,对武则天后期的政治活动作一些分析。关于滥刑——酷吏政治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和称帝的一个时期里,曾大规模地施用滥刑,她“委政狱吏”,“以刑法理天下”。由于“刑法滥酷”,被时人詈为“淫刑之主”。滥刑或称酷吏政治,是武则天为维护自己的专制权力而使用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恐怖政策。这一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恐怖  相似文献   

3.
武周朝重要政治人物薛怀义在武周政治生态中的重要性一直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薛怀义作为武则天称帝前后重要的舆论喉舌和政治帮手,是武则天不可或缺的私人政治力量。他在武周政局稳定后被武则天暗杀,诸史对其死因语焉不详,学界亦未深入研究,大致认为是其纵火明堂导致与女皇关系恶化。实际上,薛在武周政坛上昙花一现不可简单视作是其与女皇私人关系变化的结果,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常见的兔死狗烹现象。其煊赫一时与其政治贡献密不可分,宠衰也主要是武周政局日趋稳定的结果。其纵火明堂等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武周政局的稳定,且引起了武则天关于谋逆弑君的猜忌。就此意义而言,此事件体现出武周朝的政治转型,薛怀义被杀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改制新字是武则天称帝后的重要举措之一,朝廷以政令形式在全国推广普及18个新造字。本文从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结合古代字书的记载,认为武周新字大多来源于古文或古文的省形、变形。武则天颁布新字除政治目的外,也是希望回归淳朴的文字之风,传承先贤典籍。此外,文章以吐鲁番墓志为例探讨武周新字在边远地区的流传情况。吐鲁番虽地处边陲,但仍在严格执行朝廷政令,积极使用武周新字,只是在笔画和结构部件上有些变异。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与忠孝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化对武则天的研究,采用文献解读和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忠孝观念的角度探讨武则天的政治命运.认为忠孝观念对武则天的政治命运产生了深刻影响.武则天是一个忠孝观念的倡导者,她虽然利用忠孝观念获取和巩固了帝位,但她在忠孝观念的束缚下不得不让位于李唐王朝,未能实现延续武周王朝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以女皇身份封禅嵩山 ,不仅使她成为中国封禅史上惟一的女性封禅者 ,而且是惟一的在泰山之外举行封禅大礼的封禅者。武则天登封嵩山 ,向天地告成功 ,求福佑 ,不仅借以粉饰太平 ,而且欲借以证明武周政权是天命所归 ,其本人也是功高德厚的一代圣主。武则天之所以登封嵩山 ,与嵩山优越的自然条件 ,魏晋以来封禅嵩山的呼声 ,本人祈求长生、以丈夫自居以及标新立异的心性 ,驾驭群臣、稳定社会的需要有关。武则天封禅嵩山的成功举行 ,打破了自古以来男性独霸“祭天告成”大典主持人角色和泰山独居封禅圣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略论契丹“营州之乱”对武周立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发生的契丹“营州之乱”,不仅让武周政权在军事上付出惨重代价,而且还引发一系列边境问题。然更为重要的是它迫使武则天在立嗣问题的态度上发生了转变,由支持武氏转为支持李氏,为后来李氏重掌大唐政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君羡谋反案件发生于贞观二十二年。但是,在武则天时代,为了武周革命的论证需要,武则天朝廷同意了李君羡后人的解释,认为是武则天天命暴露,而李君羡之死是充当了武则天的替罪羔羊。这一说法在武则天时代写入唐朝的国史,并被后代史书如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沿袭,流传甚广。《资治通鉴》不仅沿袭这个说法,还把李淳风劝杀的故事也纳入李君羡案件的解释中,从而完成了李君羡案件的再度阐释。本文仔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遭遇的阐释历程,认为除了武则天政治的需要以外,古代历史学家的政治天命观念也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她与佛教关系密切,有着不解之缘,其母杨氏信奉佛教 使她从小便对佛教有所了解,入宫后社会风俗的影响以及后来入感业寺为尼的经历使她与佛教逐渐结缘。随着对佛教的感情 日益加深,她开始大力扶持佛教。她多次迎奉佛指舍利、翻译佛经、兴建佛寺塑佛像,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佛教也对武 则天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为她革唐为周制造舆论,佛教在她建立武周政权后继续为她巩固统治服务。武则天与佛教相互作 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论述了武则天时代各种行之有效的廉政制度和措施,认为这是当时官员队伍没有发生整体腐败,各种政治人才竞为之用,从而保证天下繁荣稳定的重要原因。但当时酷吏等弊政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武则天在长达45年的统治期间,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平定叛乱势力、巩固统一国家;发展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实施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胸襟气量宽阔,善于纳谏从善。她是一位基本上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2.
最早出现于南朝刘宋时期的改葬古人现象 ,在武则天定都洛阳以后再次重现。武则天在缑山修建升仙太子庙时发现古人的墓葬群 ,并令重新改葬。这一习俗是古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一个出身卑微、自幼对所生活的男权社会有一种直觉的下层女性。她虽生活在一个金钱和地位似乎是万能的社会 ,但她不甘与命运妥协 ,勇于同不公正的待遇抗争 ,最终从受奴役的姿态上升到了操纵他人的地位 ,实现了她的身份的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4.
王志尧 《南都学坛》2005,25(1):45-51
在既往的红学研究中,多数论者认为,贾母是林黛玉婚姻悲剧的主要制造者之一。然而,从贾母为贾宝玉所定择偶标准来看,她的婚姻观是相当开明的,从未限制过某人的自由。对照宏著内容,她始终是林黛玉的呵护人。值得遗憾的是,她对林黛玉过分溺爱,缺乏必要的人生指导和培养教育,使其不良性格未得到些许纠正。林黛玉自身所具有的孤傲自许、目无下尘、褊狭尖刻、小性儿等不适应社会人生的乖张性格是导致其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强加在贾母头上的破坏林黛玉婚姻的恶名应予洗雪。林黛玉自身极难适应社会人生的癖性可资后人镜鉴。  相似文献   

15.
在走出新写实创作之后,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取材、人物塑造、叙述风格上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是她小说创作的底蕴——对平民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人生的基本观念和看法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钱塘才媛沈善宝后期的文学交游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随宦驻京时期 ,二是随宦赴晋时期。在京师时 ,沈善宝的生活相对稳定 ,文学交游最为活跃。随宦赴晋后 ,沈善宝的行迹似乎不太稳定 ,曾游走于并州、朔平、汾州之间 ,此时的文学交游则颇有“失焦”的表现。作为江南才媛随宦北地 ,沈善宝既与京师才媛积极交往 ,也仍然保持着与江南才媛的密切关系 ,体现了勾连起南北两地才媛诗群、交融南北才媛文学/文化的意义 ,表明道咸年间的才媛进一步获得了较大活动空间。这些变化显然与时代的演进发展密切相关 ,昭示了当时的才媛已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渐进过渡。  相似文献   

17.
很多论者把达吉雅娜看作觉醒的女性形象的代表,认为她已经开始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女性形象,她坚持嫁给别人就要一辈子对他忠诚;也有人认为她的思想还不够进步。但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有些偏颇。其实,达吉雅娜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能动的自觉者形象。她敢爱敢恨,果断坚决,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希伯来社会,结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达到婚龄,男子大体为16—18岁,女子为12岁以后,一是父母之命。同时结婚也有某些法定或习定的障碍,主要包括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和外邦异族。缔结婚姻需要一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订婚和举行婚礼。订婚需要有口头或书面的契约,同时还往往伴有男方赠送的聘礼。婚礼一般在男家举行,但也可在女家举行,而且比较多见。在希伯来社会的早期,婚礼比较简朴,后来则渐趋热闹铺张。希伯来人的婚姻形态是一夫多妻制,一个成年男子允许同时拥有多位妻妾。离婚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只要丈夫不喜欢妻子,就可以出具休书将其休弃。再嫁是允许的、不受非议的,一般也不要求特殊的程序或形式,只是如果丈夫无后的话,该丈夫的寡妻有权利嫁给他的最亲近的族人,以便为亡夫延续香火。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奈保尔的代表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莎玛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莎玛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的印度教妇女,生活中受到种种压迫。她试图通过一些途径来反抗并寻求出路。但是由于男权社会的压制,她的反抗只是徒劳的,最终也无法获得独立;与非离散的女性相比,莎玛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她的家族分崩离析,她的丈夫只是个毫无优点的反英雄式的角色。莎玛所代表的离散的女性处于一种无依无靠、濒临绝望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邓桃莉 《南都学坛》2005,25(4):41-43
人有言说自我的本能。在现实世界里,李纨的“寡妇”身份使她丧失了话语权,她只能“竹篱茅舍自甘心”。在大观园的理想世界里,李纨寻找缺失的言说权,展现了个性自我的另一面,活泼、青春洋溢、富有才情,同时,李纨还把言说内容延伸至“课子”上,最后却“枉与他人作笑谈”。在男权社会里,李纨是虚空的言说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