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士康状告记者事件最终以富士康公司撤诉而告终。媒体和公众都对富士康公司依仗资本对记者的舆论监督权利进行亵渎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但是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应该对当前的舆论监督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本期我们安排的这一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在这一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陈力丹、汪露的文章认为,面对舆论监督过程中企业的危机公关,媒介应把建立应对机制和完备的自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陈中原透视整个事件的经过,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闻界要加强社会冲突报道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保护制度的建设;贾世秋从媒体记者、立法司法、公众言论、企业公关几个角度对避免舆论监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舆论审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富士康状告记者事件最终以富士康公司撤诉而告终。媒体和公众都对富士康公司依仗资本对记者的舆论监督权利进行亵渎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但是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应该对当前的舆论监督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本期我们安排的这一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在这一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陈力丹、汪露的文章认为,面对舆论监督过程中企业的危机公关,媒介应把建立应对机制和完备的自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陈中原透视整个事件的经过,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闻界要加强社会冲突报道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保护制度的建设;贾世秋从媒体记者、立法司法、公众言论、企业公关几个角度对避免舆论监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舆论审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静 《国际公关》2010,(6):30-31
其间,一些中外企业的公关及传播总监就蒙牛"诽谤门"事件与本刊记者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该事件不仅使公众对公关公司的从业情操产生了质疑,而且给整个公关行业的声誉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个公关事件或信息的传播在宏观上可分前期策划、中期传播、后期监测这三个阶段。笔者认为,在三个阶段中,人们在对舆论的理解上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往往把一些非舆论的东西误指为舆论。笔者以为,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者(记者)模拟社会公众对新闻事实的共同评价及其一致性意见。作为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关传播则是实现模拟社会公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公关从业者在从事公关传播时应该建立一种“公众心态”,以社会传播的思维去开展工作。在这里公关从业者所起到的是模拟社会公众的角色,我们称之为“公众心态”。我们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景区湖底防渗漏工程经媒体曝光后在广大社会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此次环保事件也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形象和声誉。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这一危机事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公关危机的基本原则和公关策略,并对景区的危机管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韩絮 《国际公关》2011,(3):84-84
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年。这一年,打拐、问政、营救狗狗,微博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一年,快消、汽车、电子IT,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想瓜分微博这块蛋糕;这一年,只要你还在公关圈里混,没有哪个公关人是不想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展露身手的。2011年,我们都在微博控,而与此同时,从媒体向公众输出信息到公众主动关注媒体,  相似文献   

7.
从年初广州本田“婚礼门”事件开始,苏丹红问题、宝洁SK-II虚假广告、强生系列婴儿用品被发现含石蜡油、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被发现含有超标氟化物、雀巢金牌成长3+婴儿奶粉碘含量超标以及最近的哈根达斯“厕所门”事件和光明乳业的回收奶等,引发了中国公众对于知名企业信任的挑战。当我们也带着这一话题参与到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2005世界公关大会时,我们发现:信任,同样是全球传播与沟通领域最为热烈讨论的关键词之一。大会在2天中的6个主会场中分别就“政治信任”、“技术挑战”、“媒体伦理”、“企业声誉”、“全球化问题”以及“公…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挖掘新闻进行传播是公关经理的主要工作。因此,公关经理的基本工作任务,就是要分析一件普通的事为什么可以成为新闻,并参与新闻从发生到被采访、被编辑、被出版的整个过程。而一个优秀的媒介经理,必须充分掌握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并通过精心策划,创造和增强企业管理活动和事件的新闻性,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对本企业的传播作用。>紧扣媒体的新闻兴奋点做文章对于企业的公关人员来说,可能会经常遭遇这样的挫折:你费尽心思策划了一起公关活动,准备了长达数页的新闻通稿,邀请了各个领域的新闻记者。但是,当你第二天满怀信…  相似文献   

9.
被网络等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市"钉子户"事件已经尘埃落定。当地政府积极介入化解这场公关危机,使此次事件得到平息。但"钉子户"事件却显现出政府公关危机治理方面的问题,如政府危机公关体系不完善,对媒体重视不够,与公众沟通不畅等。政府是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公关的主要角色,应培养政府人员的现代公关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公关危机管理机制,健全双向沟通机制,从而成功地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0.
>善观风向,细算风势企业的品牌推广中,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影响力是每一个企业都关注的目标之一。实际上,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其中不乏一些吸引了大量公众注意力的事件。如果能有效地应用这种注意力,适当地加以引导,使之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公关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公关工作效果比正常情况下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在公关借势中,有3个方面的条件构成了公关借势能力的基础。首先是企业公关经理的借势意识,很多企业的公关经理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缺乏创新意识和激情,他们不会做出格的事,也不会去…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可称得上是繁荣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土耳其接过了IPRA会旗,正式筹办2008年世界公共关系大会;这一年,中美公关界北京首次高层会晤,宣布《国际公关》杂志创刊;这一年,外资公关公司和本土公关公司都积极寻求资源整合和业务开拓……本刊对这一年中的这些公关大事件都做了忠实而详尽的报道。当我们现在回头来盘点2005年公关行业的发展时,我们发现,事件本身固然有标志性的意思,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许更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看出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特别策划”中重点盘点“八大现象”的原因。此外,年度“十大公关事件”代表着行业事件的最大影响力,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此我们亦有详述。  相似文献   

12.
"媒治"一词由媒体所创。"媒治"现象的实质乃是人治传统的历史延伸,其负面效应表现在:有让事后监督的弊病扩大之势;有让严重个案事件被雪藏之嫌;助推行政人员的危情公关;阻碍媒体监督职能的正确发挥。要让"媒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定舆论监督法律,拓展舆论监督空间;建立网络舆论规范机制;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3.
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政治参与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重视公众政治参与权的保护,就必须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公众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不仅有利于政府合法性的巩固与提升,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媒体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公众通过媒体舆论监督实现真正、有效的政治参与,还存在诸多困惑.提高媒体舆论监督与公众政治参与水平,不仅有赖执政党与中央政府政策与法规的完善,更有赖于地方权力机构、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整体发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危机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随着公众知情权的不断增强及媒体对高校舆论监督的不断增强,高校危机事件更易吸引公众的目光,如何有效处理危机事件,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常规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发言人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功能及作用,希望对高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揭示了美国记者对公共关系和从业者持敌意态度的五个历史背景,即美国大众对宣传的渴望;宣传起源的时代背景;早期公关人员的方法;早期对公关人员的批评;美国记者向公共关系的转向。这种敌意态度的形成源自公共关系人员对美国记者的利用和操纵,这一对敌意关系维持近百年的原因在于免费的公共关系宣传影响了媒体的广告收入。同时还揭示了美国记者敌视公共关系的五个自相矛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舆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基本权力之一,同时,构建和谐舆论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构建“公共领域”,从而引导舆论。食品安全事件中,和谐舆论的构建需要媒体、政府、商家与公众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红乐 《国际公关》2014,(2):46-47
正他说,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都要让内心保持一种状态,内心原子核一样的能量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这样的人才是强大的从"战略公关+事件营销"到"注意力+",从媒体经营管理者到公关从业者,从传统媒体时代到后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公关顾问机构董事长兼CEO马苏格先生始终在为自身和公司做加法。面对《国际公关》记者,他表示,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加号的意义,随着新媒体日益发展壮大,未来所有行业都将被"后互联网时代"颠覆,公关人将拥抱移动  相似文献   

18.
有着新闻专业教育背景及记者从业经历的我,于今年选择了在公关公司从事媒介的工作。虽然我在公关职场从业只有3个月时间,但在从媒体到公关的职业转型过程中感受颇深,在此道出,与业界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9.
韩笑 《国际公关》2011,(1):81-81
建立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媒体传播评估方法及体系,对企业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现新媒体传播时代的总体价值,那么图所示的"公关价值魔方"可以说明问题:从三维立体的角度,该图中X横轴说明衡量媒体传播效果的三个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论舆论监督的政治意义及其深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理论平台的搭建,新闻学科领域中舆论监督方面的研究,也面临着创新,即期待着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研究领域的扩展,以及对既往成果的新诠释和学科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喻国明教授以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之具体例证,说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侧面;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监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而且此种监督由于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体现为某一级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特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既是突出的问题又义不容辞;童兵教授则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而坚持舆论监督则体现为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是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关键;与上述观点相联系,潘忠党教授则从传媒本质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及舆论监督的价值,认为媒体在带来政治和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产生出商业媒体的反民主倾向,而对传媒本质“社会能见度”的界定则可以适当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