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心才人《金云翘传》主架王翠翘故事及其形像,杨晓莲女士文章《论<金云翘传>的传承及主题思想》,说是缘于徐学谟《王翘儿传》,同其他有关王翠翘的作品关涉不多。但是,有研究家指称青心才人小说系“本于”《三刻拍案惊奇》(《型世言》、《幻影》)第七回。 笔者同意杨文观点,并认为《金云翘传》与《型世言》第七回无承传关系。后者许多徐海情事采自徐学谟同时人、亦即王翠翘、徐海同时人茅坤所撰《纪剿徐海本末》;茅坤为胡宗  相似文献   

2.
《金云翘传》作为越南民族的文学经典,是诗人阮攸对中国青心才人所著同名章回小说的移植和改创。在《金云翘传》中,凝结了作家主体精神对越南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命运的思考与探求,整个叙事是民族叙事与女性话语的有机融合。翠翘形象是越南民族母道信仰和女神原型的再现,蕴藉着牺牲与救赎的深度模式。《金云翘传》的经典化及其在民间社会广为传播,使得这一作品已经内化为越南民族的审美意识,彰显出越南文学民族化的独特轨迹。  相似文献   

3.
博尔赫斯早期小说《女海盗金寡妇》是一部由中国题材改写而成的小说,它在题材处理、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均与中国青心才人版《金云翘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小说既体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同时又是博尔赫斯式西方改编的典型代表,可以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加以分析.在这两部小说之外,越南诗人阮攸据《金云翘传》改编的同题"六八体诗句",则完全是东方文化视角下的改编,与博尔赫斯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越南大文豪阮攸的名作《金云翘传》脱胎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而又高于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这与其坎坷的人生际遇和人道主义、同情被压迫人民、特别是被压迫妇女有关。  相似文献   

5.
"淫诗"说作为朱熹《诗经》解释学的新成就是发展着的思想观点,因为他就"淫诗"作者的定位上存在着前后的不一致;又是自相矛盾的观点,因为"淫诗"所包含的诗篇只涉及变《风》而未及于"二南"正风和《雅》诗中符合"淫诗"标准的篇章。若仅以《诗集传》时的"淫诗"观为标准,《卫风》中有"淫诗"十篇,整个变《风》中有"淫诗"四十篇,《召南》中的《野有死麕》,《小雅》中的《菁菁者莪》和《隰桑》也理当是"淫诗"。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青楼小说从唐传奇开始,就奠定了"才子佳人"遇合的高雅浪漫模式,而此类小说到清末狭邪之作中却一变而为描写妓院现实与审美趣味世俗化。清初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独特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虽以诗和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和繁荣也作出了独特而多样的贡献.他既是传记文学作家,也是中国现代传记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郁达夫的传记文学创作不拘一格,种类繁多,很难用中国古代传记体式──史传、杂传、散传、专传和纪传体小说──来规范和分类.从其创作实际看,主要有自传、文人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和纪传体小说等五种类型,其间都有优秀作品传世.郁达夫对现代传记理论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写有《所谓自传也考》、《传记文学》、《什么是传记文学?》、《日记文学》和《再谈日记》等文章,对现代传…  相似文献   

8.
明清小说中的妒妇形象并非都属于简单的“妒悍”类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传》中的宦氏与后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笔者试从王熙凤和宦氏与以往妒妇的差异、嫉妒手段的差异、悲剧结局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比较,考察出妒妇形象已经由传统概念中的“悍妒型”向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型”流变。由此不仅可以追寻小说史中妒妇形象动态发展的进程,也可以探知妒妇形象转变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晗传》与《史记》的实录精神方竟成苏双碧、王宏志所著的《吴晗传》,是我国新时期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它以翔实的史料、鲜明的爱憎客观地反映了著名明史专家、原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从学生时代到他被迫害致死的历史,其中许多突出事件和入木三分的描写,具有深刻和深远...  相似文献   

10.
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相似文献   

11.
黄霖 《社区》2009,(20):8-8
《金瓶梅》从明代刚在社会上流传起。就被人认定是一部“黄色小说”,有的人到今天尚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有一些“说淫话”的地方,赤裸裸地描写了性行为。但同时应该看到,在《金瓶梅》中多数的性描写是与暴露现实、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推进情节大有关系的。不妨就“五四”以后的一些代表人物的说法.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充分肯定《金瓶梅》的认识价值与美学价值。特别是在当代反腐败中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毛奇龄极力反对朱熹的"淫诗"说,在其《西河合集》、《经问》、《国风省篇》、《白鹭洲主客说诗》等著作中对"淫诗"及其相关的学说进行了反驳,勾勒了《诗经》被误解或曲解的大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如何解读《诗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所见西域里数集中于《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晋书·四夷传》、《梁书·诸夷传》、《魏书·西域传》和《周书·异域传》。这些里数不仅是判定西域诸国方位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索当时道路走向的第一手资料,因而历来受到西域史研究者的重视①。兹拟以前人有关成果为基础,对这些里数记录作一全盘的考察。一、《史记·大宛列传》1.“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这一里数见诸张骛首次西使归国后向武帝所作报告,而张春往赴大宛乃自漠北匈奴单于庭附近出发,取道巴尔喀…  相似文献   

14.
论宋濂对传记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陈兰村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曾被“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其文学上之成就,当推传记文创作最为突出。《四部备要》本《宋文宪公全集》收入以“传”为题的作品有60多篇,还有以“记”或“录”为题的人物传...  相似文献   

15.
儒学之士、文艺之士和方位之士,构成了唐代文化知识阶层的三大类别.旧新《唐书》里各有《儒学传》、《文苑(艺)传》和《方伎(技)传》,分别地记载他们活动的事迹。明代闻人诠在重刻们日唐书》序中说:“《儒学》、《文苑》,表以著达;《方伎》、《隐逸》,兼以察微。”历来“著达”者引人瞩目,而“察微”者则往往被人忽略。其实,不细读《方伎传》,就难以总结唐代科学文化的某些历史特点。对它加以应有的重视,将有助于唐代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墓门》新义 墓门 《传》“墓道之门。……幽间希行,用生此棘薪。”《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注:“[晋大夫]解居父聘吴,过陈之墓门。见妇人负其子,欲与淫泆,肆其情欲,妇人则引诗刺之曰‘墓门有棘,有鹗萃止。’故曰‘繁鸟萃棘’也。言墓门有棘,虽无人,棘上犹有鹗,汝独不愧也。”《列女传·陈辩女传》略同。按墓门幽闭之地,故解居父过墓门见妇人,欲入与之行淫。《天问》又云“何环穿社,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一书与"史传"文学的关系颇为密切.其成书过程兼具集体移时撰作、书面材料与口传材料相结合等特点,与早期"史传"作品的生成过程相似.《论语》在西汉时期曾被看作"传",这与书中所含的通论、杂说和故事性内容有关.其名称中的"语",是一种以记言为主,亦兼记事的著作体裁,与"史传"文体要素有不少相通之处.《论语》的"史传"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言事相兼的叙述体制、对人物"德行"的彰显等方面.《论语》的史传文学价值主要在于较为完整、全面和准确地记述了孔子的学思历程、思想性格和精神气象.  相似文献   

18.
陈栎是元代最有名的《尚书》学者,他中年时期的《尚书》学著作《书解折衷》存在“援朱砭蔡”的倾向,即以纠蔡沈《书集传》穿凿附会之失为宗旨。而当朝廷开科,规定“经义”一项以蔡沈《书集传》为主,这种情况使得陈栎的《尚书》学研究相应地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为科举专门编纂了《书集传纂疏》一书,其目的是对《书集传,》进行羽翼、补充和发挥,从而能更进一步地把理学原则特别是《四书》修养论思想灌注到《尚书》学研究中去,以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唐诗人李远,新旧《唐书》无传,其事迹载于元辛文房《后才子传》卷七。录其履历如下:远字求古,大和五年杜涉持进士及第.蜀人也….早历下邑,调名卓然.宣宗时,宰相令狐进泰,拟运杭州刺史….至,果有治声….后历忠、建、江三州刺史,必终御史中丞.《全唐诗》卷五一九所系小传记载甚略,即概括《唐才子传》而成:李远,字求(一件承)古.蜀人,第六和进士.历忠、建、江三州刺史,终御史中丞.集一卷,谓其字一作承古,误.《全唐文》卷七六五所系小传则更略:会昌九年官尚书司门负外郎.今人梁超然有《(庸才子传·李远传)笺证}…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以下4个内容: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白居易的初恋悲剧和论述了该悲剧是白居易写成《长恨歌》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2.肯定了《长恨歌》是写李杨爱情,并肯定了李杨在史实上存在深厚感情;3.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和杨国忠“终成其乱”,与李杨相爱无直接关系;4.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长恨歌》是持相反立场。历来以《长恨歌传》作为研究《长恨歌》的主要依据,必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