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 《东岳论丛》2012,(2):11-17
"主流电影"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流电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的出现,更重要的是电影观念和体系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流电影观念的分析,揭示工业体系下传播行为的有效性是不同视角的主流电影观对话的基础,并且提出判断主流电影的四个标准。引入"主流电影"的概念,建构"中国主流电影",其意义和作用在于,中国现有的"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生产、创作和传播都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需在上述三种电影形态之上,整合各方力量,调和观念、立场的分歧,以此形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合力; 同时,与国际电影观念接轨,借鉴世界电影工业发展经验,打造中华文化的电影表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王坤 《理论界》2005,(2):143-144
生活是电影生成、发展的基础,现实生活的转型决定了电影的转型。当下中国,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使大众电影通过对人物、主题、叙事话语及影像等传统模式的解构及象征手法的处理运用表现出了后现代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3.
琼瑶为台湾甚至是整个东南亚的言情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类型———"琼瑶电影",洋洋42部电影,几乎每部都是叫好又叫座,每部电影一出来都引来观者如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琼瑶电影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本文试从女性观众和男性观众这两个大类来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整体疲软和局部亢奋的状态 ,混杂于艺术与商业角逐背景中的电影文化显露出某种无主见的状态。但艺术表现依旧有动人因素 ,包括人性关怀显露、情感表现加强、现实主义本质精神回归的艺术精神 ,和偏重平民的姿态、英雄主义复归、怀旧感伤趋向显著等文化现状都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王玉明 《东岳论丛》2011,32(3):111-115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生产数量、票房收入和综合效益都大幅上升,院线建设和电影市场空间拓展也成绩斐然。但是在这些迅速膨胀的数字背后,还隐藏着产品差异度小、市场能力两极分化、电影院线同质化严重等缺陷,这些缺陷将制约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树立观众本位意识,对电影市场进行有效细分,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影艺术走向世界的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电影从 80年代开始加快了走向世界的进程 ,已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但是中国电影真正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对话 ,还需要一个艰难跋涉的过程。因此 ,寻求一定的文化策略 ,对加快它的进程是非常有益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着力表现人类普遍认同的观念 ;二、以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与世界电影“对话” ;三、运用通用的电影意象符号 ,追求观赏性 ;四、构建群体自觉的背景 ,培育理解世界电影语言的受众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239-243
长期以来,电影中的表演往往被作为艺术审美活动来单独看待。近些年,随着电影研究多元化的发展,对于电影表演的研究也逐渐纳入文化研究中来,表演的研究也从审美研究跨入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社会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符号学、现象学等学科的运用,让表演这一电影银幕最直接的呈现结果产生出更多的文化价值。以人类表演学这一概念去审视中国早期的电影活动,可以发现早期电影审美表演作为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文化现象,更好地去理解银幕上的审美表演。  相似文献   

8.
电影批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异,票房数字代替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成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热衷短暂的轰动,失去时间的重量,媒体的介入炒作颠覆了学理性推介.电影批评自身也发生了变异,传统的电影批评发言的主阵地是各类影视专业出版物,其影响的人群当然也只能局限在阅读者中.要寻求电影批评的突破,一是面临传统的文化美学批评的适用性问题,二是电影批评的疆域需要明确,第三即重视电影批评的品性问题,批评应站在更高的层面和从更深入的角度对电影作出令人信服的深度阐释,批评所应该承担的引导性、历史性.  相似文献   

9.
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面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在历史语境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坚持"自我/主体"意识,保持与世界的对话呢?坚持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扬弃,既是民族电影艺术繁荣的必然路径,又是其生产策略的客观要求;成功的电影文本建立在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互动的基础之上,而对人性的关注又是所有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之所在。因此,民族电影艺术要善于从传统中继承和批判,以变动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表现题材,关注人性,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实现电影创作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审美文化呈现出商品化、感性化、全球化、图像化的新特征。诞生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电影,凭着它与生俱来的商业娱乐性、再现现实的逼真性,成为当代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一方面它受到当代审美文化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它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是和现实主义一起贯穿始终,而在电影创作中,浪漫主义精神只是作为现实主义的陪衬角色出现,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但始终不能达到和现实主义精神相提并论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电影中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目前电影创作中浪漫主义缺失的原因,并说明当前中国电影需要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2.
媒介本质论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媒介本质地连接在一起,认为创作、欣赏与评价等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媒介的特性来进行;经典电影研究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以上命题。以卡诺尔为代表的后来者,主张在电影研究中“忘掉媒介”,认为媒介只是工具,它不能限制艺术。但也有研究者并未放弃对艺术媒介的理论维护,例如高特,他将媒介的理论价值用三个媒介特殊论命题系统地呈现了出来,我们在认识、解释、评价和创造艺术品时,应立足于其特殊的媒介特性。而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大众媒介的理论视野来理解电影与媒介,认识到电影作为大众艺术代表的地位,则能够合理地融汇卡诺尔与高特之间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3.
刘琼 《学术探索》2013,(11):99-102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要遵循以“性灵为主体”,“以儿童精神生命成长为叙事原则”的影像阐释与叙事美学原则。以朴真唯美、充满童真童趣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改编的艺术价值追求和贴近童心回归自然的创作理念。在叙事中要以儿童意识为本位,以儿童的审美需要为旨归,以此实现视觉镜像与文字传达的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重庆抗战时期的电影艺术,自觉地肩负起服务于抗战的历史使命,通俗化、大众化成为其首要追求,记录片创作的兴盛和故事片纪实美学风格的凸现,是其另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商业电影既是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因而其生产与经营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必须适应商品生产规律。我国早期商业电影从初创,到成长、成熟与发展,既伴随着艺术上的探索与追求,又浸透着相应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的影响与制约。因此,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发展史,也是传统营销观念的演变史。传统营销观念的长处与局限,时时影响着商业电影浪潮的兴盛与衰退。因此,传统营销观念只有发展为最先进的现代营销观念,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重,商业电影的发展才有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7,(12):35-42
纵观美国反战电影的百年历史,它先后经历了由外而内、由暴露而反思、由民族而人类、由现实而哲理的发展历程。美国所经历的世界性大战,有光荣,也有错误,这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其国家精神与民间反战运动,也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美国反战电影在历史发展与积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电影的反思精神与大国意识是相伴而生的。大国心态给美国反战电影带来了一种优越感,也带来了一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以80年代为分界线。80年代以前的电影脱离不了固定化的拍摄模式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80年代后的中国电影便逐渐走上了商业化和多元化的道路。面向不同受众的不同审美要求的各种题材、各种拍摄手法应运而生。而在这一切开始之初的起源,却是一部名为《庐山恋》的电影。  相似文献   

18.
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同为综合艺术 ,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审美特征 ,但戏剧艺术是古老的传统艺术 ,历史悠久 ,电影艺术则是最年轻的艺术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它们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律、美学特点和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尹晓丽 《理论界》2006,(5):134-135
在全球化语境中,当代中国电影民族性重新得到审视。后殖民批评引发的争鸣以及华语电影理论的兴起,可以看成中国电影理论家寻求电影精神的文化血脉,在好莱坞化的世界电影图景中追求中国电影民族品格的理论性突围。  相似文献   

20.
郑正秋以丰富的儿童电影活动,为中国儿童电影做出了筚路蓝缕的历史贡献.其儿童电影创作,与明星影片公司的“童星策略”、郑正秋对儿童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现代进步的儿童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郑正秋在他独特的儿童电影世界里,歌咏“亲子之爱”,塑造理想儿童形象,表达现代进步的儿童教育观念,并且展示童真童趣,这一切构成了他对儿童/童年的文化想象.研讨郑正秋作为中国早期儿童电影拓荒者的历史功绩,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郑正秋的电影活动与创作观念,同时有助于恢复中国早期儿童电影丰富而又复杂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早期儿童电影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