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实践性、可塑性和评估的活动性。文章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产生、内容和性质,分析了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理论模型产生的背景:一是传统智力理论受到挑战;二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必然;三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能力的新要求。并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1.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研究智力符合现代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2.多元智力理论主张智力是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并且对智力的内部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大丰富了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必须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对智力进行总体把握,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多数研究者把重视学业智力的理论称为传统智力观,把多元智力、三元智力、情绪智力、成功智力及综合智力理论称为现代智力观。在这几种现代智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统一协调性又有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生的原因、对教育的影响和测量的工具等方面。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各种现代智力理论对智力的本质和机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智力理论是智力评价的基础,智力评价又在教育、训练、干预中起着强有力的杠杆作用.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为儿童的教育干预提出了新的方向,特别是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有着重要的影响.回顾智力多元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儿童教育干预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这些理论对特殊儿童教育干预的启示,从而为现代特殊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多元智力理论构建的背景、多元智力理论的构成要素、多元智力理论构建的依据和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等方面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的理论 ,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幼儿教育评价具有很大的启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可以设计多维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多元智力理论超越了传统以语言——数理逻辑能力为中心的智力观念,它的发展对传统学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从多元智力角度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力理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多元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得多元智能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而“为理解而教”的学校智力质量指标的提出,才真正揭示了多元智能教学的实质所在。在多元智能的视域下,把握“理解”的内涵,必将推动多元智能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改善《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出发,借助“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不仅利用学生的多元智力进行教学,并且要尝试着利用教师自己的多元智力来教。通过学习“多元智力理论”的精髓,师生共同求得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介绍有关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自我认知能力、自然学家的智力。并以该理论为依据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分析多元智力理论对发展幼儿智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译论存在着有关“信顺说”的两大论争——鲁迅和瞿秋白以及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的论争。论争围绕翻译的标准问题展开,但是论争背后却隐藏着多种动因。阐述了这两大论争的进程、主要论争焦点以及论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并探究了论争背后的主要根源。认为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评判以往的翻译论争,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学者个人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全面看待学者之间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前后纷繁的论战中,科玄论战以其影响之广、延续时间之长而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中西学战的角度外,论战的编纂层面以及由此而带出的论战文献版本与修辞特点也同样值得关注。一部文集的编目设计、页码安排以及出版过程即或是一种可供解读的文本,编者何以如是这般地进行编纂,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与立场的表达。科玄论战文原本刊载于报刊,民国报界复杂的派系纠葛、出版家社会效应与商业利益的权衡以及学人对所办刊物的鼓吹都不自觉地对论战施加了影响。本为报刊文章的科玄论战文编纂成册后仍保留了报刊文章的若干特点,论战中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正是由这一载体的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和转型的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潮激荡之际,思想文化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就影响而言,三者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潮可谓高歌猛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其中,唯物史观的影响又是最为显著的,唯物史观作为主要思潮,直接参与和影响了当时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六次大规模论战。论战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温和的学理上的论争,更有针锋相对的激烈的路线立场论战。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唯物还是唯心、经济决定论还是多元论、阶级斗争、群众的历史作用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展开。经过论战,唯物史观进一步彰显了其学理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生命力,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和行动指南,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而且更体现在冯友兰、陶希圣这样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可以说,在学理上唯物史观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很多以白描见长的情节蕴涵极为丰富,读者在阅读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不论见仁见智,都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便自然引发了几乎是永远不能停止的争论,这足以表明作者艺术腕力之高,作品美艺术魅力之大。同时,这种现象也促使人们对作品不断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三国演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婚姻法修订过程中,夫妻间忠实义务议题备受关注,争议颇多,也曾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而暂告段落,但司法实践中对夫妻忠实义务的保护不力,又一次将该议题推到前台。从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性质、保护现状以及完善途径等角度综合分析,夫妻要求对方忠实是一种带有人格权性质的身份权,属于请求权范畴,具有对世效力。当前司法实践对其保护相当单薄,应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决策理论中的理性主义与渐进主义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都是决策理论中的主要的根源性模式。对这两种模式的可行性和应用性的批评、争议和讨论 ,引发了多种决策模式的出现 ,同时也使前者得到不断改进 ,促进了决策理论的发展。考察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适用性 ,考量其利弊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决策模式的认识 ,并使之能在适当的应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而改善我们的决策方式和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边际革命,以及由此而兴起的边际主义经济学对以后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这场边际革命为什么会产生,以及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经济学界至今还有不少疑问。弄清这些疑问,对于深入、全面、客观地理解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探寻理论经济学演变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从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先驱入手,对边际革命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即认为边际革命是多学科交叉共振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高度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话语在20世纪的思想家中引人注目,它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引起了人们的诸多争论。这种争论表明,划定两者之间的界限非常重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阐扬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点、以社会关系为视域的社会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深刻把握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观,运用逻辑分析和史实论证方法,对常规科学中的争论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尽管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致力于解谜,但常规科学阶段也存在着科学争论。常规科学的争论发生在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也会在不同范式之间展开。常规科学时期科学争论与前范式、危机阶段种学争论的作用不同,它只能对科学范式产生煅打和锤炼的效果,而不能直接引发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的立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间若干自草案公布之初就存在争议而在正式立法中未得到呼应的些许问题、存疑、争鸣无疑还将继续,如选择性冲突规则运用是否妥当、涉外协议离婚法律适用规定有无必要、"没有共同国籍"情形下法律适用是否遗漏,等等。着眼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在逻辑、国际社会最新立法经验和中国涉外婚姻家庭法律适用实践,应就以上问题做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