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共同富裕,是值得深思的理论探索问题,只有从理论层面梳理清楚共同富裕内涵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在实践层面推进。故而要想共同富裕之路走的畅通,行的稳健,则必须要坚持其内在逻辑的“五个统一”,即坚持政府统领和市场自主相统一;坚持理论探寻和实践深化相统一;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引导相统一;坚持重点示范和全面推广相统一;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只要处理好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这五对辩证关系,全党同向,全民同心,就一定能够实现与我国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喜悦感、幸福感的共同富裕之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建党百年来,共同富裕历经萌芽求索、曲折探索、初步发展、全面推进四个时期,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明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自成体系,目标上达成了全体富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内容上涵括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过程上涉及了共建富裕与共享富裕相统一,空间上统揽了局部富裕与整体富裕相统一,形态上设计了普遍富裕和差别富裕相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论点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是在中华优秀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科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别涵育、淬炼、滋养了(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新征程上,需要在始终秉承好百年求索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科学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高质量经济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共同富裕的"物质蛋糕",以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共同富裕的"精神蛋糕",以高质量平衡机制建设共尝同品齐享共同富裕的"蛋糕味道"。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力争"物质蛋糕"不掉档,"抓住"创新发展引擎促进"物质蛋糕"不减速,"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物质蛋糕"不变味。推进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以优秀文化创新提升"精神蛋糕"的品质感,以科技文明建设提升"精神蛋糕"的时代感,以教育共享改革提升"精神蛋糕"的认同感。建成高质量的平衡机制,需要以"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全体人民共尝"蛋糕滋味",以"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全体人民同品"蛋糕美味",以"持久"的健康护航机制助力全体人民齐享"蛋糕余味"。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更加突出的发展主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深化对促进共同富裕规律的认识,共同富裕思想不断发展,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和渐进富裕的统一。从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与差别富裕相统一的全民富裕;从目标而言,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全面富裕;从要求而言,共同富裕是权利共享和义务共担相统一的共建富裕;从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动态过程与发展目标相统一的渐进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广大人民群众庄严承诺的初心与使命,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共同富裕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融合,统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聚焦“共同”与“全民”,着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紧扣发展主线,在动态发展中循序渐进地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对历史主体的价值追求和历史客体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近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富裕必须以包括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际前提,通过先富后富战略、“三步走”战略得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体现了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思想,提出“劳动分工充分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命题。主要贡献:(1)完善自给自足最优产出的理论基准模型,阐明超越温饱迈向富裕必须走分工发展之路;(2)构建基于分工发展的共同富裕程度演化模型,阐明劳动分工充分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阐明分工充分发展对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领导人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造独立生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温饱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小康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富裕生活。作为一项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民生实践,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根基由传统文化延续及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所奠定,行动指南由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人的需要理论所提供,奋斗方向由人民实际生活需要和国情社情民情基础所决定。从实践目标、实践主体、实践步调、实践方略、实践手段等维度分析,坚持解决基本需求与满足全面需要相统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规划长远目标与推进阶段任务相统一、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统一、坚持整体协调推进与重点精准突破相统一,构成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赋能增效,但也面临着数字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阶层固化与数字鸿沟态势初显、数字经济领域的社会保障有待完善、良好的网络文明生态有待构建等现实挑战。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完善数字经济赋能的制度机制、加强数字经济赋能的政策引领、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拓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向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保障作为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建立健全高质量、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取向的最集中表现。与会学者分别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的意涵评判与支撑体系、筑牢共同富裕底线、共同富裕的历史诠释、深化社保改革与推进共同富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社会保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关系等方面围绕“社会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全体人民共建共享、适度差距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具有鲜明的全局性和阶段性特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的历史逻辑,更面临深刻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难题。当前,应着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畅通向上流动通道,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民生保障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包括全民富裕、全面富裕、渐进富裕、高度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在规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特征和精神动力。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不协调的挑战。为了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从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提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容质量、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方式、健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享机制五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论述进行梳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传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与新时代现实条件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业已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地位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重要使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方位共同富裕,靠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且富有创造性,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但也要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启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工作逻辑充分。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上,中华民族自古孜孜以求共同富裕,梦想寻求不仅贯穿民族发展全过程,而且生成为民族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激励民族奋进不息。学理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以客观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与规律走势的科学结论,明晰中华民族寻求的共同富裕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是有着正当性、合理性的人类本真追求,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阶段可兹实施的现实性。实践逻辑上,社会主义新中国至今所取得的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社会富起来成就,不仅实证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认知的正确性、为新时代中国跨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基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即将实现世代梦想的美好未来以及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昭示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因此,何谓"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现实情况,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消灭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将共同富裕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难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理论界围绕共同富裕,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梳理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和中观层面,从微观的层面探讨共同富裕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尚显缺乏;从实证的视角,对实现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开展量化研究、对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开展具体剖析等,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着力点,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伟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基础,从历史维度和价值维度回溯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源流与价值取向,形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纵览党的百年历史,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持续加深了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具有深...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新期待,农村振兴与农民富裕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对新时代农民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等为生成因素,详细解读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践路径,为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内质意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厘清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启发和指导实践政策的制定。研究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合规律性设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质是社会财富共享,出发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生产力不断提高,保障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遵循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提出共同富裕理念,基于现实国情辩证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特质,在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更加突出共享的特征;中国实践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和适度差距的统一,是共创财富和共享财富的统一,是远景展望和分步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生产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维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以人为本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维度,树立正确的人民权利观、人民利益观,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线。坚持在创新中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特性,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探索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劳动价值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共同富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劳动价值观培育能够为共同富裕何以可能提供理论指引、何以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何以推进提供方向引领。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观培育,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基本内容,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依托,以人的发展与共同富裕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明确重要地位、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培育活力、强化物质保障四个层面着手,在价值凸显与问题呈现中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劳动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