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2.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4.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公共休闲文化空间正在成为基层文化复兴与发展的重要场域。以三边民俗文化园为例,通过考察分析文化空间的特色设置、建构逻辑与文化拾遗,发现民俗文化空间蕴藏推动乡村发展、提升民众自信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丰富文化资源。但文化空间的民俗传统脱离昔日的原生态语境,在行政作为与旅游观光目的下被静态复制或用于寄托乡愁。这种文化空间建构方式在为振兴乡村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地方民俗发展的问题与局限。只有充分关注乡村文化发展语境、乡村民俗本来样态、乡村民众心理微变和乡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互动,才能有效推动地方民俗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的选择是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价值思维判断。最初的一些民俗文化选择缘起于人类的本能选择,是由原始基本生活需求推动,从自然走向文化的选择。作为民俗文化核心观念的群体功利观念影响着民俗文化的选择。“仿效”具有文化选择的意义。前民俗行为经群体选择而成为民俗行为。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的群体选择由众多成员的选择逐渐集合而成。移风易俗要从俗民个体的自由选择开始,让更多的人具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文化觉悟,让众多理智的个体选择集合成我们时代群体的民俗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当代岭南社会 ,其经济的发展 ,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 ,现实、开放、包容、灵活的商业文化特征 ,较少的历史文化重负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条件促成了岭南尤其珠三角区域民俗文化显著的现代变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出岭南民俗现代变异的四个特征 :传统民俗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作为民俗主体的人的需求与功能获得突显 ;传统民间信仰空前繁荣 ;民俗社会的国家在场 ,并从岭南文化品格、当前社会特点、民众群体人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文化解析。  相似文献   

8.
在穆斯林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民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民族气息相当浓厚,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态势。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审视,穆斯林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传播,大多是以穆斯林内在相通的文化特质和情感基因为根基的。纵观中国与中亚穆斯林民俗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穆斯林民俗文化内隐着确定的文化价值主题,各种穆斯林民俗文化交流都承载着“多元共生”的朴素文化思想,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中国与中亚民俗文化深度交流的和谐舞台,从而达到营造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构建“为己”和“为他”的跨文化交流双向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春官说春”是我国陇东乡村一种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是农民在地化的文化实践。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试图回答以“春官说春”为代表的民俗活动蕴藏着的乡村文化治理逻辑。本文认为,“春官说春”是农民基于自身生产生活与文化娱乐的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文化表达。当下,它不断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一方面推动了乡村集体娱乐的复归;另一方面,依托这一民俗文化,政府、村社、农民、社会团体等多重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实践,不仅传达了国家话语,也有效地连接了国家与农民,进而使乡村文化治理发挥出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 ,都传达着特定的民族的、民俗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符号无论是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融入商品之中 ,即会产生“超值”现象。发掘、生产、销售这种“民俗文化符号” ,是第三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民俗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鱼形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情感符号之一,应用广泛。就历史和文化而言,它是一种特殊的圈式,负载着某种民俗情感和多维度的人文内涵。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无论是有形的鱼图,还是无形的鱼俗,影响看中国人的思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与审美情趣。本文重点对传统“鱼”形的造型演变及审美意蕴进行分析,并阐释了“鱼”形造型特征、人文内涵、寓意的演变,揭示了传统“鱼”形在当代艺术中所产生的·‘新意”。  相似文献   

12.
徽州民俗现象是徽州社会的原生文化形态,徽州方言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徽州方言词语与民俗并不同步,它并不伴随着民俗的消失而消失,这些遗留的方言词语是研究徽州民俗新的突破口。而徽州方言的形成深受特定地区民俗文化影响,二者的关系凸显了徽州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立足民俗文化与徽州方言语汇,在具体的徽州民俗现象中探究徽州方言词汇与徽州民俗内部关系,寻找形成徽州方言语汇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继承徽州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民俗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化”是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应用”的有效动力机制。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乡野民歌到地方旅游名片的完美过渡,是民俗主义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对民歌旅游等民俗旅游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隐藏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传达着特定的民族的、民俗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符号无论是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融入商品之中,即会产生“超值”现象。发掘、生产、销售这种“民俗文化符号”,是第三第三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民俗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陕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造就了陕北民俗文化,其中民俗体育活动更是陕北黄土民俗文化血缘因子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对陕北民俗体育的社会特征及功能价值的研究,挖掘其在全民健身,社会文化发展,经济旅游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变迁一直是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对族群的发展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文化的互渗、整合和重构。我们以重庆市秀山县民族村为例,在现代化背景下,族群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观念民俗、游艺民俗等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通过理性的考察,我们认为,根据社区的具体特点和民俗文化本身的特质,对之善加保护,应是重庆少数民族社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村落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是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只是外在形式的物化改造和形象改观,更应该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聚落共同体的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作为记录民俗资料的科学活动,能够突破传统志书的局限性,充实民族问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彰显民俗的地位和功能,发挥着文化记录、传播和交流的功能,有助于重构村落共同体,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主体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书写应该包括田野工作、描述和分析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其中,地方课程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回族民俗文化既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又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独具民族特征的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视野。思考和构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区域和地方课程方案,不仅有利于回族民俗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也有利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教育形式。这一课程精选回族的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四个专题的内容,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历、感悟、体验、反思的过程中发展探究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发展热爱本土,建设本土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和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逐渐被大家所关注,而影视作为最直观最便捷地展现文化的窗口之一,必将作为传播民俗文化的一种手段,因而民俗旅游影视化将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这点从不断涌现出的民俗影视基地、民俗影视作品中可见一斑。在民俗旅游影视化的过程中,文化本真性的保留极为重要。从客观主义本真性和存在主义本真性的角度,分析在民俗旅游影视化的过程中,只有保留住民俗文化的存在主义本真性,才能使民俗文化焕发生机,传承万世。  相似文献   

20.
在民间文艺普遍萎靡的背景下,东北民间文艺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大众广泛的审美认同。但当这种认同与消费时代的商业逻辑互为缠绕的时候,不断被表述的“民间”与原初意义上的“民间”已经背离,消费文化对其文化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削蚀,在各种晚会和娱乐场所演绎的东北二人转,因为其同一性、复制性而具有了消费文化的趋同化特征。这种变异了的二人转并不是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而是对其艺术精神的切割与断裂;出现在旅游景观中的萨满文化表演,一方面满足了生活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人们对东北文化的想像,另一方面又惊动了民俗的自然性与原初性,使游客只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外壳,而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内核却被搁置。在消费文化语境下,东北民间文艺由于承载了太多的利益诉求而不断沦为商业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