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球传播下的文化趋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传播的视角来分析其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媒介资本的集中、传播新技术的聚合和传播 的全球化形成了新的图像空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概念。文化是个相互影响的体系。在 全球化时代,本土文化的意义在于其特质,它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 系必然导致本土文化的变迁。全球传播增加了接触到其它文化价值观的机会,在理解和选择 的基础上形成对普遍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精英群体,其文化价值观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和发展趋势.当前,有关我国大学生群体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详实的调查资料基础上,通过东、西部两地大学生在现代化、传统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九个方面的认知及态度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人们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网络资讯传播的信息时代,给人们的最大冲击之一是流行文化扑面而来,其重在"当下"、"消费"的价值观念全面改变着人们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集中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流行文化,确立文化自信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网络 ,对我们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对支配政治行为的政治文化也产生巨大影响。它打破了信息控制 ,改变了人们的政治认识 ,使传统的政治情感淡化、民族国家意识淡化 ,网络改变了人们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出现了“东北热”。今天,东北风格的文艺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东北文艺现象也引起了更多关注。东北艺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对弘扬东北文化的自觉追求使源自于东北地域民间文化的东北文艺现象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与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紧密包容的主流性文化和文艺,改变了中国当下主流文化的品质和格局,对中国文化和文艺的发展历史都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和约束。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使得人们面临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社会发展也因此缺少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事实上,“和谐”就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对“和谐”内涵的反思和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对文化价值观进行释义的基础上,反思了文化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基本取向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价值选择理性和谐。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文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途径源于人文科学的批判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它抛弃了“文本的权力”,抛弃了从属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服从于资本或国家控制的媒介权力的观念,专注于对受众从媒介文本获取意义及受众媒介使用经验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定性的和民族志学的。文化途径与传统主流途径的互补与互动,是今后传播学及受众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技术变革,每种新技术对媒介发展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手机报、数字期刊、电子书等诸多新媒介形式代表着印刷媒介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报纸、期刊、图书的固有形态,同时也重新塑造并改变了人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和文化传递模式.在研究新媒介对人们的诸多影响时,可发现它与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述的社会文化模式之转变有着惊人的吻合.印刷媒介数字化的发展,使这一代人所经历的不同于前一代,这正体现了后喻文化的"反向社会化"过程.后喻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递模式,在于推动世界变革的力量总是取决于具有颠覆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人.文化传递模式的变迁又进而影响着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全新的“媒介文化”,建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思维方式,并且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普遍的受众.“媒介文化”语境中的媒体编辑首先必须构建全新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同时必须重视实现编辑自身的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资源和理论依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根基,必须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必须借鉴传统社会培育价值观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铁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分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是地铁文化的源头,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延伸和提升;地铁文化会影响城市的布局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建设邮政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邮政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道支流,自然也不能抛弃中国数千年积累而成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构的双向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建构产生双向影响.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从创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对接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两者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创业导向的精神文化、塑造创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健全支持创业的制度文化、创新学以致用的课程文化、强化实践演练的行为文化等措施,以实现创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澳大利亚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探讨欧洲文化对澳大利亚文化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土著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包括混合型文化对其文学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臣民文化到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农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条件下 ,弥漫传统中国的必然是个体消融于整体的封建臣民文化。而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发达的公民社会条件下 ,只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展望 2 1世纪 ,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的构建必将成为时代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网络时代不但要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应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创造属于中华文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诞生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公共文化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方向。其逻辑性和可能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在民族性、整体性、群体性和全社会共享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其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文化挑战。在公共文化视域下,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使之扎根人民、服务时代、走向世界,将有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党对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东北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东北文化因其娱乐性、包容性和亲和力,在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上拥有较大的市场,并为经济上陷入困难的东北地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因一些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以及粗鄙、低俗、肤浅的文化内容,也使东北文化饱受诟病,破坏了东北的地域形象。未来东北文化的发展,一是要继续扩大原有的优势,令东北文化“红”上加红,稳步实现量的扩张;二是要逐渐消除负面内容,进一步提升东北文化的档次和品质,做到雅俗相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