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台资本主义是以数字平台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沿袭了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的本质。从劳动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言,平台资本通过对劳动方式的“数字化颠覆”、对劳动时间的“无规制量化”、对劳动空间的“全景式监控”、对劳动主体的“多层次剥削”、对劳动价值的“否定性重构”,引发了深刻的劳动新异化。劳动新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在平台资本主义时期的延展,其实质不过是数字平台技术在平台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的应用效应,对其研究依然遵循资本批判和工具理性批判的逻辑。从根源上来说,实现从“平台资本奴役”到“数字劳动解放”是对平台资本主义中劳动新异化的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2.
数字平台资本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资本形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数字平台资本进行正确把握与规范,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理论为分析数字平台资本的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数字平台资本既是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又作为生产要素存在于经济运行中。在运用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理论对数字平台资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当下数字平台资本具有的下沉渗透特性、无序扩张特性和技术崇拜特性。对数字平台资本的运行进行规范,要不断探索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机制,健全完善要素参与分配制度;以法的制导规范数字平台资本行为,促进数字平台资本有序发展;推动数字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消解数字平台资本技术崇拜。  相似文献   

3.
由数据资本扩张引发的数据垄断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亟需相应的解决方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结合数据垄断现实,可探析平台经济中产生数据垄断的根源与途径。根源上,平台经济的内在特性促使用户与数据不断向头部平台集中进而形成垄断,但这一现实表象背后是资本逻辑下的数据竞争,根源于数据资本的逐利与扩张本性。途径上,数据垄断的形成条件表现为资本主导下的用户控制、算法控制与跨领域控制,基于控制权的获取使得数据资本通过积聚和集中达到其垄断与扩张目的。因此,需给出有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和治理之法,以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有序扩张,这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以J网络文学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分析范式,揭示出网络文学平台签约作者的数据劳动实践。研究发现,平台作为技术中介与制度中介,塑造了网络文学领域参与者的表现,策划了签约作者创作作品的可见性,这种可见性由可计量的数据指标构成,对劳动主体进行着隐蔽规制。此外,读者在消费赋权下拥有了参与文化产品生产的主动权,形塑了作者的劳动策略,需要作者投入感情以维系与读者的亲密关系。因此,签约作者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看似具有高度自主性,实则受到了网络文学平台和读者的双重规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情感劳动与物质性的视角,探讨了写作平台既赋权写手又通过操纵情感对写手进行剥削的现实状态,在使用敏感词过滤系统对平台的示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情感劳动的物质性想象。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首先,网络小说写手的劳动所生产的诸如热爱、成就感等情感,是劳动者用以自我实现的主体性实践。其次,写手的情感被资本/写作平台操纵并形塑了写手的劳动与生活,使得写手的主体性情感变成了生产性的。最后,写手身处于数字技术中,与技术平台共在地进行写作,写手、国家政策、平台、读者,各个行动者交织在持续进行的劳动中,构成了一段持续生成的关系。本研究揭示了非物质劳动与情感劳动的断裂,破除了物质/非物质的二元对立,扩展了情感劳动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
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劳动已经升级迭代,成为一种崭新的劳动方式。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生产性消费和生产性劳动生成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石油”,平台型企业的本质乃是“数字帝国”,这些数据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促成了“数字帝国”的诞生。从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分来看,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劳动作为一种生产性劳动,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家务劳动”或非物质劳动,而是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深度交织,这是平台经济快速兴起的重要原因。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来看,大部分普通互联网用户原本都只是“局部消费者”和“局部工人”,但在“总体工人”的参照视域下,互联网用户经过平台的中介都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环节,他们参与了价值创造但却没有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其主题元素、设计环节和题材背景、线下交互等形成了特殊的大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性价值,具有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和大众传媒时代开展大众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其教育示范与情感体验功能为游戏育德提供了可能。通过开展网络游戏德育实践应积极发掘网络游戏的价值主题,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以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正面德育作用,并通过组建队伍引导网络游戏者参与德育实践,为各方主体参与网络游戏育德搭建平台并提供服务,实现网络游戏育德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共享有机整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当前非物质文化保护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平台的必要性;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两个角度出发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架构,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用户管理、数据管理、资源展示、数据采集与处理、项目评审等功能,解决资源保护与共享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缺乏产业基础的一些农村区域,依托电子商务,也从无到有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以江苏沙集“淘宝村”作为案例,分析电商背景下农村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运用降低了其进入市场壁垒;基于农村熟人社会所构建的社会网络使得电商技术在农村传播更加便利,技能在村民中相互学习。借助电商平台和熟人社会的特性,大多农民首先选择进入低壁垒和低风险的销售环节,在该环节实现资本和技术的累积之后逐步向生产环节和制造企业集聚。随着其规模的扩张,产业链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进一步促进了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网络经济背景下,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速,网络主播应运而生。然而,我国在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间劳动关系上存在立法局限,以致实践中对其认定出现司法分歧,学界对此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争议焦点在于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劳动关系如何认定。事实上,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间能够析出从属性特征,但从属性较弱。研究结论:应当重新界定适合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在平衡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降低传统劳动关系从属性认定标准,实行分层保护;拓展劳动关系从属性认定中部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适应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平台基于算法技术优势、数据与用户交互基础和资本优势对算法相对人生成具有控制性的新型社会权力,造就平台算法权力。随着算法权力的不断扩张,平台利用算法实施数据滥用、恶意封禁、算法歧视、侵蚀公共权力等现象频发,侵害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相对人、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针对此,在进行法律规制时应将算法承载着的平台的“代理者”角色作为认知基础,重点围绕作为算法权力滥用主体的平台以及平台的滥用行为来进行。具体而言,应赋予个人以新型权利的方式来对抗和制约算法权力,构建平台“守门人”约束制度以强化对“守门人”的权力监督,加强对平台的反垄断监管与执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领域就业人口的逐渐增多,劳资矛盾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劳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核心,通过分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构建起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劳资关系形成的基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与劳资矛盾、资本对劳动的权力、资本积累收入差距、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世界市场与国际劳资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案例的研究方法,从纵向的视角分析了滴滴出行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对司机的劳动控制.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对基于平台的劳动者的控制经历了积极寻求合作、强合作弱控制和强控制弱合作阶段.平台经济下的劳动控制是资本、技术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控制.随着平台对业务掌控的不断增强,劳动者在争取劳动利益上的话语权不断减弱.文章揭示了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逆向劳动控制发展过程,为互联网企业的劳动关系规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进入到平台经济时代后,平台上的数据成为了企业市场进入的关键要素。互联网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必要设施原则,我国限于对数据权属界定的缺失,暂时无法完全适用反垄断规制。即使国外在规制平台企业行为之时,也并非完全适用必要设施原则,将其法律移植到中国要区分适用情况。与外企不同,我国平台企业作为商业组织,追求盈利之外肩负重大社会责任,要在区分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前提下,对必要设施原则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以期在尊重平台劳动和鼓励技术创新之间寻找到利益平衡点,建构起维护数据市场自由竞争的良好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数字资本主义在带来一系列繁荣景象,同时也加剧劳资之间的权利失衡。基于劳动过程理论,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劳资关系进行分析。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资本情绪控制与工人情绪抵抗、数字技术加速劳资关系中不稳定与被剥削的工作、劳动过程中数字资本全天监控数字劳动者。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与压迫,而是变得更加隐蔽。因此,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分析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劳资关系,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劳动过程、再生产和利益等五个方面,揭示数字资本主义控制下劳动过程中劳资关系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数字拜物教是资本簇拥下的全新拜物形式,它不仅是人们对数据的主观崇拜,更是一种数字资本逻辑下的隐形社会控制形态。数字拜物教实现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由内而外的剥削和奴化,且集中体现在数字劳动异化问题上。数字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数字时代的最新表现,其内在生成于资本逻辑的运作、数字平台的搭建以及数字社会的全方位监控。数字劳动异化不仅加剧了数字资本的压榨程度,还造成了数字社会的畸形发展。文章从数字技术价值取向、数字平台发展模式和主体劳动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数字劳动异化的扬弃,以期为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不但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其研究思路对分析数字平台企业租金的性质也极具启发。在明确数字平台企业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将其所获得的收益区分为平均利润、级差租金与垄断租金。其中,平均利润是指平台企业根据自身投入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所获得的收益;级差租金是指数字平台企业从用户企业使用平台的产品或服务后所形成的超额利润中转化而来的租金;垄断租金是指平台企业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垄断加价获得的租金。由于不同类型的收益和租金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数字平台企业的运行不能一味遵循资本增殖与积累的逻辑,政府需要兼顾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将允许数字平台企业获取平均利润、适当调节级差租金、严格限制垄断租金作为规制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对平台的劳动关系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界定平台与平台劳动者的关系?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如何承担平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责任?文章梳理了平台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系统分析了平台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权、组织保护权、职业健康权和公平报酬权等方面的缺失;讨论了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以上权益,以及平台对不同类型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文章以典型的平台公司为案例,证明了互联网平台广泛存在着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且相当部分平台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后,文章提出了对我国互联网平台多元劳动关系的分类治理思路和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对于开展项目式学习至关重要。文中主要将项目式学习与集课程管理、学习、协作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Sakai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提出了基于Sakai平台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构建了Sakai平台下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过程,并对其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数字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渗透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各个维度,突出表现为“数据崇拜”“无形剥削”“虚拟交往”“赤裸生活”的普遍现实,成为“人受抽象统治”的当代形态。数字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全面联姻则是造成数字异化的根源。具体言之,数据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导致新意识形态幻象,产消合一生产方式模糊劳动与休闲的界限,数字平台的私有属性与逐利性质诱发交往异化,资本增殖逻辑对人类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殖民。扬弃数字异化,其根本途径在于坚持唯物史观,消灭数字技术占有和运用的资本逻辑。一是建构数据资源共享环境以规训数据资本;二是重构数字生产关系以释放新生产力;三是构建数字共同体以抵抗虚拟交往异化;四是运用人民逻辑更替数字技术的资本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