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广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伊尼斯的传播理论提出了媒介影响文明的两重范畴:时间-空间偏向和口头-书面偏向。他认为,建立在传播基础上的比较政治视野比那些仅仅考虑生产或宗教关系的研究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社会的兴衰。历史被占支配地位的媒介划分成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些媒介把信息记载和转化为一定的知识体系,而一定的知识体系又与既定政治社会的权力结构相匹配。媒介和社会的互动造成了传播的偏向,传播的偏向强烈地影响了该社会的文化定向。透过传播的偏向,我们不仅可以辨识文明的特性,还可以预断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都将媒介历史分为口语、文字印刷和电力三个时期。伊尼斯认为,媒介从中完成时间到空间的偏向,帝国由稳定到扩张动荡而面临文明危机。麦克卢汉强调,人的感官系统由此从完整联觉走向延伸割裂,在“地球村”中重回声觉空间。二人的媒介历史分期观都秉持技术决定论,叛离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传统,具有结构主义、动态发展和人文色彩,对媒介发展设定模型使其相对忽视媒介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二人的理论相异点及原因表现在研究内容、考察视角、学术方法、理论风格、思想倾向五个方面。在学术影响上,共同唤醒对媒介本身的关注,为全球化进程输出早期理论,伊尼斯奠定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基石,麦克卢汉开启后现代分析思潮大幕。 相似文献
3.
姚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6)
审美趣味是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审美趣味的讨论,有社会现实意义和理论建设意义.应对审美趣味做完整的理解.正确对待审美趣味的复杂状态,有五条原则:尊重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分辨审美趣味的层次性,尊重审美趣味的个体性,重视审美趣味的社会性,区别文学趣味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4.
李明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0-93
伊尼斯的传播研究与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一脉相承,特别是受到凡勃伦及其创立的制度经济学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方法论的启发;加深对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提供了一些重要概念和命题。伊尼斯恰恰是在这些方面为媒介环境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虚拟现实和网络三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古建构筑物进行数字化保存、原貌再现和向大众传播,并与之互动是大势所趋.文章考察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布达拉宫,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字仿真和网络传播研究;论述了数字媒介下的布达拉宫的技术再现和审美感知,以及它的工程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旨在为布达拉宫的数字再现、网上传播、受众欣赏和保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何道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5):93-99
传播学的加拿大学派有两位巨匠。一是麦克卢汉,一是伊尼斯。麦克卢汉曾谦称自己是伊尼斯的“注脚”。他们开创的“媒介决定论”,业已证明具有相当的前瞻性。麦克卢汉以其媒介“延伸论”、“迅息论”和“冷热论”著称。伊尼斯以其“偏向论”和“帝国论”闻名。本文介绍两位巨人的贡献,比较两人治学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杜道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12-16
金元两代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审美趣味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这一时期写意表情艺术勃兴,在美学上强调主体意识,伸张个性精神;二是追求变异美,对和谐美的传统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9.
五代绘画在功能观上经历了由政教功能向抒情功能的转变。山水画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花鸟画既注重细腻的官能感受又注重主体精神意趣的表现,这都与之后在文学领域出现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不谋而合,体现了艺术先于文学的对时代审美趣味变化的敏锐感受。 相似文献
10.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6
文章在对媒介环境学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了该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本身之社会历史影响的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 相似文献
11.
刘士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3):80-84
在以精神生产为主导性生产方式的消费文明中,由于趣味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和人自身再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本体论问题,因此它不可能被冷漠地置之度外;生活中单个人的“吃萝卜”还是“吃白菜”是无可厚非的,但那个在深层决定着人们“如何吃”的语法结构本身无疑是需要辩论的;如果说在古典美学中审美趣味的本体内涵主要是一种由想象力带来的心灵解放作用,那么在后现代的精神再生产中,由于它特别地利用了“反对象化”与“反主体化”这种纯粹欲望与审美趣味表层结构上的相似性,彻底解构了审美趣味固有的带有解放性质的本体论内涵,并最终直接威胁到人自身精神再生产的现实可能性,因而对它的剖析与批判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立群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117-121
审美趣味是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历史产物,“共通感”作为趣味判断的基础必定也是先验与历史的统一,且审美趣味的繁荣与衰败决定于民族和时代的内在需要。要想创造审美趣味的时代,必须首先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普遍的自由精神,教育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内在动力,其本质是将秩序渗透进人们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和谐的力量。时尚作为当今社会的审美趣味特征,其模仿的本质与审美趣味“自己思维”的原则所具有的主体独立人格是相悖的。时尚所带来的人的思维的整齐划一,弱化了人的批判意识,这决定着艺术的使命是去唤醒人们内心自我尊重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3.
黄仲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3):111-118
审美趣味在个体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别显现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交互式建构的关系,个体的趣味努力突破个体精神的牢笼,趋向社会性,使趣味成为审美交流的方式;趣味社会性所包含的共同范式和普遍标准,又会深刻影响个体趣味的成长和演变。趣味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批判和权力博弈,逐渐沉淀为相对固定的、可供传承的文化趣味。文化趣味综合了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打破审美壁垒,建构既符合审美规律、又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审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张永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素描训练中应增加审美趣味的培养,尽量做到学生内心审美与外界客体的吻合,从而使之在绘画里形成一种纯正的趣味,这里包括“个性”和“风格”。入画对象和不入画对象或眼高程度,可以通过图绘视觉印象产生审美情感,其中包括“几何”、“线条”、“韵律”、“色彩”等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法则,们又不能用固定尺度来衡量审美的发展和衰落。因此,提倡学习绘画的人要以艺术作品的广泛交流来达到心理沟通,把个体的我移入作品中使其产生审美趣味,以便在素描训练中相互结合。应让学生做到“立意造像,以象尽意,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5.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繁体字的回潮是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动的一种逆动,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时期大众审美观念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一些人的审美趣味发生偏移。汉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使用价值,社会大众用字也不同于书法艺术。应该加强全民审美教育,为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马建高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54-59
梁启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趣味”的本质、特征以及在人生中的意义,认为“趣味”是文学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本质特征;梁启超立足于感性生活来理解“趣味”,带有明显的经验痕迹,强调情感、环境对于“趣味”的重要性,在目的与“趣味”的关系上,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艺术宗教化与人生艺术化的脉络渗透其中,这一话语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审美主义创建。 相似文献
17.
马国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审美趣味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评判机能。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趣味进入美学领域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评判活动,它具有直觉性。落实到个体上有其个性差异。麦现在阶级、民族中,具有共同性 时代性 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18.
程勇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21-23
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之间审美趣味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思想基础看,都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自由主义的融合;二是从审美立场看,都信奉审美本位主义,反对文学的社会功利化;三是就艺术理念而言,都反对极端的写实主义及极端的理想主义,而崇奉陶渊明式的田园写作。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之间审美趣味的同一性,意味着美学的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实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9.
杨慧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5-129
消费文化是在现代消费社会兴起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它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是消费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消费的文化化和文化的消费化双层涵义。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各种审美对象相对稳定的主观情趣、兴味、爱好、态度和鉴赏力,在当今社会不断扩延的消费文化体系中,由于消费因素的介入,使人们的审美趣味具有功利性的特征,并呈现出多元化、时尚化和感性化等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徐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3):102-106
通过对当代都市面貌、电影、电视等的研究,探讨了视觉文化语境中当代文化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习惯所发生的巨大转变。指出视觉文化中的文化接受对象主要是以观众的形式存在的,可见,当代小说的潜在读者实际上存在于这些视觉观众之中,因而小说如若试图继续保持其一定的影响力,则必须从视觉观众的群体中争取自己的读者。同时,观众们日益习惯于追求戏剧化、震惊、奇观化效果以及对自身窥视欲的满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