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作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保持着密切关联。随着数字技术融入影视生产,影视艺术在生产工艺、表现空间、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同时也面临本体认知、创作倾向、发展方向等诸多困惑。在数字技术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在影像表达、人文关怀和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予以影视艺术发展更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3—2014年重庆市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在数字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电影和戏剧戏曲创作、学科点和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成果,重庆市的戏剧与影视学发展在电影、数字艺术及动画艺术、新媒介及电视艺术方面实现跨学科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并在影视实验美学向数字、仿真、交互交融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弱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不仅为影视创作的创意、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使经典影视作品高清修复成为现实,呈现出对人的替代由技术范畴向脑力范畴过渡、人工智能语言缺乏多元思维和情感、人工智能审美难以媲美人的审美及可能存在失控风险的特点.但二者融合后,作品同质化与类型化严重、版权难以界定、演员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悄然而至.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影视创作应坚持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增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演员艺术情感的塑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从诞生伊始起就与人类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艺术门类,影视艺术的每一次提升、发展、演变都是一次技术与艺术的综合革命。作为影视艺术的最核心岗位影视编导应当是整个影视创作的主导者及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影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水平对于提升我国影视事业水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项目化教学模式这一较为抽象的教学指导理论具化到专业,系统阐述了针对影视编导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其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于影视编导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艺术的媒介。了解文学和电影(视)语言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影视和文学创作有裨益,尤其是对影视艺术的创作意义更加重要。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粗略地将两者的关系厘清,从而给影视写作和创作人员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手机所具备的便携、移动、隐蔽、高效等技术特征为手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种种技术限制的可能,具有独特的创作优势,同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空间,在内容、形式与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美学特征。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的技术优势,开发其艺术潜能,将手机纪录片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7.
论影视改编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为影视传媒提供了文学剧本,影视传播所带来的巨大收益直接影响当代小说的创作。作家的创作观念和作品的主题由此发生了变化,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对白、结构技法等都因影视的影响而出现或多或少的影视化因素,这给当代小说创作带来了艺术上的创新,但同时,文学的阅读想象空间逐步消失,文学的传统魅力逐渐减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作家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二者之间既彼此渗透互相联系,又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讨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既能对影视艺术与文学进行比较,认识其优劣长短,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征,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创作规律,又希望文学作品的改编者能处理好两种艺术形式的转换,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动画是影视的一种,具有影视的一般特征,动画具有独立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独有特征,虚拟性.动画艺术的虚拟性表现为虚拟性的影视效果,虚拟性的创作手段和虚拟性的美学解读.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是一种被普遍公认的影视艺术形式,成为了每一个有志于影像创作爱好者谋求进步的桥梁与阶梯,而DV摄像机的问世则为这个沉闷保守的影像世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它可以被看做是拍摄故事短片的技术与思想准备,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DV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多层次的创作空间,纪录片的创作在新技术层面的推动下有了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大众媒介手段,依托网络技术革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活动,具有全新的传媒特点。本文分析了从Webl.0到Web3.0互联网技术的广告创意表现,论述了依托技术创新导致的广告传媒的变化,提出了新媒体技术下如何有效的实施品牌广告创意表现,对于广告创意研究和创意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沙画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动画、绘画、现代科技、美学、心理学以及影视等。动态性是沙画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合理构图和多变的转场,对创作主题的审美客体和审美情感进行传达。首先阐述了沙画艺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沙画艺术的美学意象,最后探讨沙画艺术的造型观,并提出了对中国沙画艺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隐喻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具有情感性、整体性、象征性和启发性的特征。艺术通过隐喻使情感得以外化或物化,隐喻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象征性构成了艺术元素之间的联系,填补了意象之间的空缺,启发性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根本所指,它增强了隐喻艺术思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加快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尖端科技产品融合的新兴产业,包括影视、出版、音乐、艺术、时尚设计、软件游戏、广告、建筑设计等13个行业。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提高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过手机数码基因化的影视艺术——手机影视,不仅仅是为影视艺术增添了一条传播途径,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较之传统影视,手机影视无论是本体特性还是其它显在特征都有了质的变化,它已然超越了传统影视艺术的生存模式而呈现出一种全新艺术形态。其叙事特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能指大于所指、对视觉进行修辞、碎化主题中心、强化消费以及虚实空间不断转换等新的叙事特点,都对传统影视艺术的叙事方式进行了延宕,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成为推动艺术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艺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组建临时性网络,打破传统经济中的行业界限,形成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鼓励自己的顾客在线参与艺术活动,并通过网络和包括管理者、研究者等在内的其他角色互动,促进了艺术角色流动化。互联网在代码的意义上将艺术工具、艺术材料和艺术作品统一起来,通过鼓励创造性信息共享消除了艺术素材、艺术题材与艺术模板的差异,通过信息化缩小了艺术原作、艺术传作、艺术仿作的不同,从而促进了艺术作品开放化。互联网依靠链接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将服务扩大到全球,通过虚拟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与各种伙伴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促进了艺术经营集约化。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兴起的一种新的产业业态,其空间布局规律具有产业集群化趋势、对创意资源的根植性和新经济空间特征等鲜明特点。按照比较优势和集群化发展原则,江西省创意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的重点是着力打造以井冈山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创意产业群、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艺术创意产业群、以南昌为基地的高新技术创意产业群和以傩文化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创意产业群。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且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本文除回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电影技术革命(如声音技术、电视技术)引发的电影美学革命外,着重阐述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正在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电影艺术的本体性变革,并指出由之而可能导致的电影艺术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的播出引发了广大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并成为当年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故宫》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创作团队阵容强大;叙事手法、创作技巧、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创新独特,为历史纪录片开辟了一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电影工业理念下的邵氏黄梅调电影,尝试了走现代性格的戏曲电影之途,为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转换作了有益的实验。邵氏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特征首先反映在银幕结构上是以主唱段分割的唱段式结构;第二是它的通俗流传,因为其黄梅曲调好听易唱;第三是它的写实风格,体现在写实时空与写实动作造型两方面。虽然邵氏黄梅调电影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戏曲”,但邵氏黄梅调电影自身的艺术“空间”,却给了我们“创新”的可能,它都显示了人们对艺术概念的重新思考——一种建筑在电影基础上的,以大众的市场思考为主的“以戏就影”的黄梅调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