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委婉语属于替代性话语,是替代与被替代成分之间的外延内涵的传承;其运作过程中,心智的意向性作为先导,决定主体的意向态度和意向内容。委婉语所表达的物理事件随附着既自主又依存的心理属性,而心理属性所引发的对物理事件的感受和认识经过心智的调节后生成为一种具有新颖特质的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心智哲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如意向性、属性二元论、心物随附性以及涌现等在新词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新词生成机制的异同。在整体用心智表征客观世界以及用语言表征心智活动的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在意向性的调节和作用下有共通之处。但不同的文化、语言背景知识又使英汉新词的生成过程存在差异。英汉新词的心智哲学对比分析能够使人们对心智活动在新词生成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以期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以及外语学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一般来说,代表、捐献都是正常的物理事件,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很多语言使用者在这类词的前面加个“被”字形成新型句式来描述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基于对“心智哲学”中“属性二元论”的理解,试图对特殊“被”字结构的心智运作规律进行分析。并在心理“随附性”的基础上,探寻新型“被”字结构体现的深层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塞尔等的研究表明:意向性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人类心智对客观世界的"指向"或"关于";塞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产生依赖于意向性,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向性具有社会属性,集体意向性是意向性社会性的体现。徐盛桓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进一步证实语言和意向性的紧密联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例证分析,我们发现,集体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与语言表征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概念.现实表征不等同于客观世界,而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客观现实;现实表征与语言表征的联系是间接的,心理表征是联系现实表征和语言表征的中介;语言表征是心理表征的符号实现,但它还受特定语用和文化习惯的制约,所以同一心理表征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征.同时,这三个概念依次具有逻辑上的依存性心理表征以现实表征为基础,语言表征又以心理表征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夸张话语及其所指涉的对象是什么?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究竟跟什么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心智哲学和符号学的有关理论中找到。将符号学中的"符号表征三元观"和心智哲学中的感受质相结合,构建出由感受质、夸张话语和感受意共同构成的"感受质"三角,形成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指出感受质是解释项,主要解释"像什么"的问题;夸张话语是表征项,其夸大或缩小的只是事物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是事物的心理属性,而事物的物理属性却保持不变;夸张话语所指涉的对象是感受意,主要表达了感知主体的心理感受。在感受质的作用下,夸张话语及其指涉的感受意才得以联通,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跟感受质和感受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心智哲学是研究身心关系的哲学,从身心关系来看,其基于心智是语言的基本性质.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可以运用于语言研究,在"从语言研究出发,通过心智哲学理论的分析,最后回到语言中去"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以语言的三项假设为中心内容的研究.这一研究涉及心智哲学的热门理论:意向性、属性二元论、心物随附性和心理涌现属性等.  相似文献   

10.
言语感知过程中各层次语言单位都会对心理词汇的提取发生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单个层面独自反应,而是多个层面的综合反应.文章就心理词汇提取模型的基础加以分析,运用有关神经传导信息的方式和大脑组织结构的研究结果,探讨和发掘有利于言语感知过程中心理词汇提取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此项研究探讨了风险感知与收益感知互动作用对核能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风险-收益感知对核电接受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低风险-高收益感知的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最高,其次是高风险-高收益感知和低风险-低收益感知的公众,而高风险-低收益感知的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最低。对于影响风险-收益感知的因素,公众参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对专家和政府的信任。信任和公众参与是通过风险-收益感知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公众的核电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指出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意识哲学,其哲学思想是"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根本的基础性概念、出发点概念,也可以说,现象学始于"意向性",胡塞尔的感知理论研究通过现象学的意向分析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并从事物感知(外感知)、自身感知(内感知)、陌生感知(对他我的感知)对意识的共现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先辨析内向感知与外向感知的含义与特点,再论证脑有感知能力并且是感知的主体,由此提出心理现象为脑的内向感知之内容的观点。而后结合意向性分析得出客观事物为脑的外向感知之意向对象的结论。这是一个看待心身关系的优越视角,可化解相关的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知觉、对人际环境的知觉和对角色的知觉理论。剖析了自我知觉错误倾向与危害,以及影响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知觉准确性的因素。探讨了记者人际关系的知觉偏见和对角色对象的知觉错误对观众的误导及不良影响,从而提醒新闻记者要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知觉的规律,正确判断各类人和事,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费尔巴哈正式开启了形而上学批判之路,这集中从他的感性观中表现出来。费尔巴哈直接确认了感性世界的真实性和真理性,并主张从“人”出发看待整个世界的对象性本质。这不仅戳穿了“超感性世界”观的虚假性,而且将对它的批判引向深入。而费尔巴哈批判形而上学的一个突出之点,就在于他由此提出的哲学观理念。  相似文献   

16.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特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觉方式存在的。这主要是通过与普通知觉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延续了现象学前辈克服主客二元对立的目标。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二者不可分离。审美知觉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觉,具有鲜明的主客体统一性,从而有别于普通知觉。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散文和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有着某种心灵契合,主要表现在她的散文追求日常生活的诗意栖息与佛教推崇的平常心即道心相契合;注重写眼前之景与心中的感动,与禅宗的顿悟相契合;解甲归田式的自由抒写与禅定式的艺术思维相契合,因而使她的散文透出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对感知行为的分析是其意向性理论的范例和基本层次。以对象的被给予方式为基准,胡塞尔把感知区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超越感知与内在感知。但无论是超越感知还是内在感知,它们都由于自身所包含的超越与内在的"间隙"而难以为确定性的知识提供根据。现象学的意向性构造理论即使在感知这样基本的层次上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提出要对中国新诗进行民族化建构。所谓“民族化”,意指对古典文学传统进行现代的转化。闻一多根据中国律诗和西方格律诗的内在契合,进行格律重建,创建了新格律诗理论。本文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个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对新诗格律的民族化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过去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基本的视知觉过程,作为供允性的文化因素对非社会性知觉与社会性知觉都能够产生调节和影响。在非社会性知觉领域,对焦点刺激及其背景的识别与处理上表现出了文化差异性。在情绪识别、社会地位知觉、社会群体评价以及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等社会性知觉领域,文化不仅影响社会性知觉的结果,同时还调节其神经机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