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事实上是人类环境行为的一个不良客观结果.环境与社会是通过人及其行为的中介才具有了某种关系.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选择保护性的环境行为,也可以选择破坏性的环境行为.环境问题体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它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问题作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视角,遵循了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也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哲学界关于主体性的著述颇多,这对于深入研究主体问题很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此种研究尚有空泛、抽象之弊。我以为,要使此种研究深入问题的底层,就须对主体意识、主体活动、主体存在方式及存在世界等问题作展开研究;而主体意识的研究又须首当其冲,因为主体之所以为主体,首先在于有主体意识,再则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也是当今中国哲人的首要任务。本文只就主体意识的内容作一简要阐释,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人的主体意识是什么?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亦就是要…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8,(1):136-142
阐释行为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理性认知,当这种理性与社会领域的公共性交融而集凝成人的公共理性时,在本质上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物质世界进行理性认识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上它是作为基本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体认、忧患与建构的自觉意识。只有在公共理性这个场域,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正确判断和理解,阐释才能获取合法性的身份。在人类的阐释行为中,公共理性的目的:一是满足阐释主体的理性认知要求,让其成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所共享和公用;二是促进阐释客体达成意义的确定性,限制人们依据自由法则进行的形而上学式的阐释。由于在阐释行为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读,阐释的公共理性因而具有范式价值和意义。在获取事实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认知、理解和确证混杂的、异质的、重合的乃至矛盾的文本意义复合体,为促使人们的阐释行为形成真理性的理性认知奠定范式基础。在确证知识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反对虚无主义阐释,建构一种人际间的阐释理解关系,以自身的公共性发现文本的共性,进而形成关于文本公共性的理解和共识的范式路径。  相似文献   

4.
所谓身心问题,即人的物质躯体(特别是人脑)与其心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是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前沿。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对意识的本质作出说明,从而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对人工智能研究有参考价值,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意识本质问题,是四大宇宙之谜之一.几千年来,多少学者都曾对它进行过执着探索。本文提出一个回答身心问题的尝试性方案。核心思想认为,所谓意识,是在一定的主体活动中,对象关系、社会关系通过神经模式在人脑中整合成的关系系统。这一方案将有希望汇集以往诸种意识观的合理因素,反映当代科学的研究状况,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相似文献   

5.
传统认识论是一种自然主义认识论,其特点是在主客体两极对立的模式中进行思维,忽视人的能动性。本文从自由:意识之本质分析入手,通过对人之超越性的探讨,确认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是自由的、自主的,是属人世界的管理者和创造者。同时,文章认为符号是人之自由实现的工具,语言、神话、宗教等文化现象可以纳入认识论的范围,扩大的认识论可包括文化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自然认识论,由此再构建一个统一的认识论,消除了传统认识论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思维模式,使人拥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主体如何处理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一个最根本的普遍性的实践问题,因而不能简单地把人的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或主观能动性,而应当科学地理解为主体通过实践对象化活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的真善美的统一的能力。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到人的主体性的深层结构——人的主体性意识,重点探讨了人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与人的主体性意识发生、发展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的界限.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虽然突现了人的有限性,但并不是对人的贬低,相反,留下了自在物恰恰给人留下了希望.因为自在物作为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存在.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提示我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世界还有其他可能性.对自在之物的觉悟、思想会使我们具有能从眼下生活与眼下世界摆脱出来的超越性眼光,从而展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性行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性行为刍议杨玉洁目的是人们欲望的具体化。目的对于它的主体来说有两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诱惑性和未来性。人们的行为从总体上看总是在一定的目的下进行的,目的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指向和制约作用。从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用目的原则解释世界以来,西方哲学史上有不少...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的主体性韩淑华目前哲学界对主体众说纷坛。我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范畴。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同客体的关系中来展示自己,是某种行为的主要发出者。所以,主体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个体或...  相似文献   

10.
对“守法”价值的辩证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证的角度,可以得出一个肯定和简明的结论,即任何制定法律的国家都必然要培养主体的守法意识,要求主体的守法行为。然而对守法意识和行为进行价值评价,结论就不会那样简单了。因为价值评价的结论要受到评价主体及尺度以及属于评价对象范畴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创价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守法”的价值作辩证的认识,既是正确认识法的价值,完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社会法的主体的科学的法律意识,指导法律的操作和遵守,从而实现法的价值的需要。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守…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它不单以文学艺术的一种“固体”文本存在,而且深入人的精神内部,形成较为稳定的作用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诗歌意识。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诗歌为语言外化并且进入了社会信息交流的范畴。诗歌文本为人类对诗歌艺术走向共识提供了实在的依据,它无疑是诗歌文化研究最本质的对象。由于诗歌文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虽来自人类的诗歌意识,但并不能充分反映诗歌意识的全部内容,我们必须注意对诗歌意识独特性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诗歌文本。一、诗歌意识的文化意义诗歌意识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超越性是以它的现实性为基础的,中国现代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反映了现实,而在于对现实的功利性态度局限了它对现实的深入表现.一方面,现实功利性文化的制约把现代文学的关注点牢牢地吸附在社会政治实践上,使文学难以在探索范围和深度上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以"正德"实践为目标的超越模式既使作家强调事功而忽视对"真"的探索,也使作家的主体意识受到抑制.这正是现代文学的超越性困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西方近代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缺乏对主体的全面认识。本文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第一个深入系统地探讨人的存在整体性和生动性的文本,其主体思想可以归结为“主体世界”理论。作者从“他人”这一独特角度梳理了黑格尔关于主体生成的观点,表明主体乃是一种主体际的存在,它必生成于世界之中。世界中的主体境况是“主体世界”理论所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它可以归为“异化”概念。本文把“主体世界”置于现代哲学的视野之下,以期超出纯粹哲学史研究的范畴,显示“主体世界”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禾  贾文娟 《社会》2009,29(5):1-20
在路桥建设业,包工头在工程款不到位、无法支付所有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工资发放遵循的是一种“逆差序格局”的逻辑,即包工头会先将工资发给与其“关系”较远的边缘工人,再将工资发给与其“关系”较近的核心工人。“逆差序格局”的产生是因为“关系”虽然有可能降低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但无法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关系”双方的利益时,“关系”中固有的紧张就会加剧,冲突性就会显现。包工头为了降低边缘工人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不确定性,宁可选择核心工人可能流失的行为不确定性。不过,包工头的雇佣权力与人情法则的结合导致了一种能约束核心工人行为不确定性的“关系霸权”。“关系”在降低市场风险上的作用对于包工头和核心工人的效用是不平等的,它使包工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而核心工人则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它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创造本性,其基本依据是以主客体统一为特征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意义上,超前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实践所包含的需要、价值、理性等基本要素密切相关。首先,超前认识与人的需其直接相关,其目标是为了设计和创造自然和社会中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过程、程序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需要;其次,超前认识与人的价值设计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人的价值设计也就是超前认识,它是主体思维对未来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可能运动过程的设计和反映,它遵循人类实践的规律和主体价值利益原则;再次,超前认识与人的理性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人类活动中理性色彩最强的一个部分乃至被看作是主体合理性行动的典范。基于此,超前认识是主体的一种对象性的创造活动,它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的世界.并且不是从人的物质性着眼,而是从人的主观性、意识和文化着眼进行研究.这里是主体认识主体.必须同主体对话,才能认识其主观世界、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价值范畴和意义范畴是认识人的存在的内在属性的必要前提.人不可能在不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情况下去生活和创造,因此,人文科学不仅是对存在的经验表现所作的说明,而是要揭示和论证存在的意义.然而,任何意识活动和文化现象如果离开价值,都是不可理解的.所以由事实过渡到意义,由事物过渡到价值,由反映过渡到理解,便是人文科学形成的前提.事实上任何一项人文科学研究都与价值意义结构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不同组成部分,是人掌握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 第一,真是科学性的代名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科学性是以客观性为前 提和基础的,它强调人类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对人有着独立性、制约性。无论对世界做怎样的划分——自然界、社会,还是属人世界、非人世界等等,社会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属人世界无非是非人世界的“人化”,只有主体在客体给定的时空场域,通过探索、猜测、“对话”,找到物的尺度后,两个世界才能过渡、转化,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马克思语)。没有两个…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丽 《社会工作》2011,(15):27-29
环境与教育是影响人的思想的两大外部条件。环境提供教育信息,影响人的思想道德认知,形成一定的行为导向,制约人们的思想道德实践。同时环境也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相对人的主观世界和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9.
荣辱观的伦理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以善恶为标准对人的行为所作的道德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道德情感体验。从宏观上看,它在道德结构中居于支配地位:它既决定人的行为的基本德性,又是人们制定道德规范的尺度;从微观上看,它对个体道德的形成起价值导向作用,表面看来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褒奖或贬损,实际上是以一定的荣辱观作为社会道德评价尺度之一,是社会以一定的善恶标准引导人们确立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因此,荣辱观是道德评价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总是同一定的思想、意识相联系。固然,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能动的力量。正如列宁所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的思想、意识可以随意决定客观世界的发展进程,而是说它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影响世界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思想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错误的思想会导致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在教育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一切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教育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