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特性,从主体性着手是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关键。由于价值主体无产阶级自身的历史发展性,由于各个民族、国家无产阶级的特殊性,由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需要、素质和能力的历史发展性,因此,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不可能是僵化、固定、单一、不变的,而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具有多维性、多层次性,具有动态发展性。当然,肯定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主体性特征,并不意味着排斥马克思主义价值一元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不存在统一性,不需要或不可能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蕴涵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实践精神,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当代价值。它标志着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论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推进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启发无产阶级自觉意识、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以及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经受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询唤",但是由于其小资产阶级根性,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文学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建构出一种"异己"的阶级主体——无产阶级,然后才能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实现身份确认与主体建构,由此形成了左翼作家的主体性悖论。其具体体现为:左翼作家内在的"小资产阶级根性"与通过外部斗争而获得的"无产阶级意向"之间的悖论。左翼作家在自身的主体建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左翼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模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最初形态,其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所在。因此,当下重审1930年代左翼作家主体建构过程与特征,理清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主体性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主体性重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主体性在古代的强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特征的中国历史呈现,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近代困境是中国呼唤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客观原因,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追寻是中国接纳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精神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主体性回归和振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在中国的实践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伟大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回归、振兴和重建.新时代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重建中华民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深刻揭示了生态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行动指南。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本特点,这四个特点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实践性是基础,人本性是核心,科学性是本质,开放性是风格。  相似文献   

7.
因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功能的内在需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内蕴着对意识形态话语范式实然形态的历史性超越与发展性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遵循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回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探寻促进新时代话语体系发展变革的动因与内生机制,以期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话语的学术性表达,促进理论话语的实践性转向,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观,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不断发展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信仰”包含丰富的实践性主体思想,实现了信仰主体思想的重大转变。它实现了信仰主体的精神存在与物质存在的统一;消解了“自在”与“自为”之间的隔阂;揭示了其间不断产生矛盾、实现统一、再产生矛盾的深层融合发展规律;彰显了信仰主体的自觉性、超越性、自由性和价值性;开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立足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知情意相统一基础之上的主体性蕴意。在当代,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思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是无产阶级政治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能否有利于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政治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无产阶级政治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顺应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内在要求,彰显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蕴涵着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价值目标,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他们之后的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当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其科学内涵包括:人的智能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最终价值的层面上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评价标准的角度讲,它是共产党人衡量任何一种理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和价值尺度。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首 要问题。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 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遇到 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的原则,从 理论、社会制度、政党等的作用和功能中认识其性质;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精 神实质,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的核心就是:高扬起深具公共性的共产主义的价值信念,努力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有鉴于此,立足公共性的马克思思想的特质,关注人类共同性生存路径和类群价值本位,体验并生成人类人文价值信念的自发性、整体性、独特性.公共性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在现时代中的澄明及可能存在的上升方式为:人的趋向性的时代彰显是马克思哲学上升方式的途径;公共性是马克思哲学深蕴的上升方式的价值信念.同时在自性思想的安全性诉求中,把人学价值论安全性介入现实的实践是公共性马克思思想的自性的现实基点和体现本体性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也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前提,深刻依据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它的理论解释路径是:价值的生成离不开主体的需要,没有主体的需要,价值就不会产生;需要是价值的主体性的一种内在规定,也是价值生成的前提;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不仅在理论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价值生成的前提,而且在实践上也将人民群众根本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需要作为其价值生成的前提与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有两种相左的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其二,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而是对世界的价值掌握方式.本文旨在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内涵,揭示其价值性意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在科学性与价值性之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表达,是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其根本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问题,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基本原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构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必须依托其生成的现实基础.在历史中分阶段地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价值观的本体论承诺,也是建构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思想基础;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导致的多元价值观共存,对其进行价值理念的整合与重塑是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平等和公正为代表的价值理念反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也必然成为建构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实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完整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逻辑理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与转化、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反思与总结是其生成逻辑;以战略地位论、价值目标论、根本原则论、内容体系论为整体布局,构建出严密的结构逻辑;推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新答卷、标定新时代青年成长奋斗的新方向是其价值逻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遵循。系统分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髓要义,对于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