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汉习语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恰当处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蕴含,是习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是人们认识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不同的语言在形式上存在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与习惯在语言上的反映,与语言的翻译关系密切.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可以使翻译更接近其等值性。分析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性,也可以深刻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对学习语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的不可译理论强调不同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形式的差异而产生了翻译障碍,从而否定不同语言之间完备翻译的可能性.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中以生活实践为立足点,阐明了其语义外在论观点,从中可窥见其对不同语言间在形式和内容上同时做出完备翻译的不可能性的部分认同,但其出发点却与传统不可译理论大相径庭,结论则是翻译的开放性而非翻译的不可能性.文章试图超越纯粹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语义外在论的视角来讨论不同语言之间翻译的可能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与传统翻译策略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同样语篇的不同译文,可以发现具体语言环境,语篇的参与者不同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语句精炼,语言通俗.不同的译者对于谚语翻译有不同的理解,目的论的指导下的谚语翻译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它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全过程,从文化领域方面考虑翻译谚语时意译优于直译.  相似文献   

7.
可译性限度一直是翻译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指出,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任意的,所指也是任意的,所指的任意性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用以建构概念系统的手段,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外部世界任意划分的结果.这一语言的基本属性就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语言符号的所指的差异,并导致不同语言符号转换的困难,进而成为对翻译的可译性的限制因素.为克服所指差异造成的可译性限度,人们在翻译实践中运用音译、解释等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而全球化导致的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的加深,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所指系统的趋同,从而在客观上将逐渐消解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性艺术.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不一致性、不同民族在文化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与个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和非模式性.在翻译中要注意语言的不对等性和文化差异,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与译文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意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它们中存在的共性,这就造成了翻译中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存中都使用不同的语言指称同一世界,从而发展出共通的心理语言--语言共识性使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扩大不同语言的相互交往就会扩大语言之间的共性,最终保障翻译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更应该是两种不同民族之间思想内容的对等交流.中西方国家的人们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国使用的是汉语,而西方国家大部分讲的是英语.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悠久的历史.由于中西方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不同,导致了人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此,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对等转换,对促进中西方国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词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语言意义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本族语言中,还表现在翻译方面.词语意义的不等值是翻译不确定性的表现之一.由于语言系统差异和文化差异,不同语言的词语在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文化语义、风格意义、音系意义等方面会表现出完全等值、不完全等值和不等值.翻译的等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3.
零翻译较为理想地处理了不可译性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翻译观.各种"零翻译"现象具有不同层面的美学价值,文章分别对外宣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层面的"零翻译"进行研究,分析其各自体现的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美学,具有创新意义,旨在对翻译美学和外宣翻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个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从而将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带到自己的文化当中.生态翻译学对于不同文本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翻译手段、源语言文化和译者语言文化彼此之间的定位以及翻译人员通过分析译本存在的具体生态环境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等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着对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范式概念、“生态理性”、“译有所为”和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理论的实用性简作梳理与例示.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译文背后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斗争,翻译中所使用的杂合策略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弱势文化和促进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葛浩文英译《酒国》作为杂合译本的典型,使用了多样化的翻译手法.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审视杂合翻译策略在译本中的应用,揭示其对消解西方文化霸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和文化强国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也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做出动态顺应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观象,是实现跨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翻译活动是否在一特定文化中存在,将决定该文化发展、更新和自我适应的能力.任何具体的活动都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翻译活动也不例外.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观点,对其进行总结,可以揭示翻译理论的基本发展导向,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语言的诠释和重构,语言重构必然导致原文信息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由于不同语言自身特点所致,又与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翻译时代紧密相关.尽管传统翻译理论忽视译者的作用,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管在整部译作中还是单独的人物性格处理上,译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杨宪益、霍克斯、邦斯尔三人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中丫鬟鸳鸯的不同性格进行研究,揭示了译者个体在翻译实践中能动性的发挥对译本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转换活动,其间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法律语言在长期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殊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分析,阐述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模糊性和冗余性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模糊性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因此,翻译亦具有模糊性.翻译的模糊性体现在翻译过程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但由于英汉语言差异,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翻译目的采取多样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