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肖亮  丁大海 《人才瞭望》2016,(4):212-213
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下的推广有了极其广泛的基础.基于此,主要探讨新媒体平台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围绕微信平台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架构.  相似文献   

2.
冯琛 《人才瞭望》2016,(2):45-46
当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人群.然而,他们在生活及心理方面自理能力较差,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程度较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和联系,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科学有效的"家校双向合作"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合作的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还给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各高校应该抓住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革,开辟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道路。文章阐述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环境,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四点问题,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哈工大为例,着重介绍了高校团校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根据哈工大团校“三级教育机制”、校院两级团委开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OOK平台的团课建设体系,提高团课覆盖率,利用新媒体打造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完善学校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融合的立德树人协同体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新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也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就要做到: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守思政工作正确方向;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头脑,构建思想铸魂体系;三是培育思政工作品牌,打造思政工作特色;四是完善思政工作项目,夯实思政工作根基;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的成熟,新型媒体正在蓬勃发展。目前,新媒体凭借着实时性、互动性以及多元性的特征,已经成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相互沟通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适合当今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新媒体模式,最终达到了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过程中,存在缺乏与新媒体融合、文化渗透与舆论引导、教师新媒体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以教学传导、文化滋养、舆论引导为基本原则,在完善新媒体载体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传播、重视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时俱进。同时,还需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学校组织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为主题,分析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性,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创新路径。本文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话语的表达形式,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热点,丰富话语的话题选择,加强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话语的传播渠道,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责使命。艺术院校的思政工作者,兼具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双重身份,肩负着做人的思想工作的使命职责,更要为培养德艺兼备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而努力。美术学院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注重将学生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与艺术实践相融合,与新媒体相融合,现以美术学院"玩"美之旅品牌活动为例,详细阐述新媒体线上线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本文旨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高校新媒体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团属新媒体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在共青团组织带领下的新媒体平台,它整合了新闻发布、信息传递、咨询服务等多种教育举措,在满足高校大学生信息交互需求的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团属新媒体具有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成为了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围绕高校团属新媒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背景、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应用举措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当前时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应当重视新媒体学生健康教育平台的打造,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适应媒体环境的素养建设,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群属于互联网共享平台,是当代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属性与归属需要的共享平台,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满足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及理想需求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打造高水平人才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基与灵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系列挑战,采用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网络社群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要把握好党的领导、内容设置、体系完善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生活圈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对大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硬性,产生的效果有利也有弊,形成了一种“双刃剑”效应。本文主要针对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利与弊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手机新媒体的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在军训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提高思想认识、成立专门机构、建立教育平台以及做好宣传报道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军训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9.
陆庆玲 《人才瞭望》2015,(6):204-205
大学生进入90后时代,大学生增多、时代背景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更好适应90后大学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利用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有利于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融合机制的创新研究。首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指出二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其次,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融合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等。最后,展望融合机制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技术与心理疏导的融合等。本研究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