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从始至终,而交换则是历史的产物。价值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关系赋予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正是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使产品转化成为商品,并因此具有了价值。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的假象和本质王希久在商品经济社会,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内容,物化为商品,物化为货币,物化为商品货币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货币所带有的社会关系性质似乎是商品货币自然物质形态所固有的。现象同本质完全相反。于是,货币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共同特征,首先要弄清商品经济的一般历史性质。商品经济形式,无非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劳动交换或社会产品分配借以实现的一种交往方式。不论在什么生产方式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旦进入流通来实现自身社会分配,就成为商品。商品以其自身价值形式不同层次的发展显示了交换关系成熟完善的历史过程。这种交换关系的发展,每一更高层次上已经完善起来的价值表现或流通形式,并不排斥原来低层次上旧有生产方式所提供的商品,而是使各种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所生产的商品融汇在已经完善起来的流通形式之中,构成一个总的商品流通和商业资本的运动。这种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流通)是在历史上几种生产方式中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属于共有的经济范畴。萌芽形态的商品交换是发生在两个原始共同体之间,而不是共同体内部,这种交换是在两个共同体接触时发生的,是偶然的,没有货币为媒介。严格说来只是产品交换,不是商品交换。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物品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于是,产生了单个个人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大体上是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同时出现的。商品交换浸入原始共同体内部,刺  相似文献   

5.
经济平等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同等的地位,也就是机会均等。这里的行为主体,指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集体;其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机会均等意味着行为主体在获得就业机会、投资机会、受教育机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合作机会等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的基础上,对经济平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证,在其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中有着深邃的表述。我们知道,交换作为商品的形式规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要素:关系的主体即交换者,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出:目前还实行着商品制度。商品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所谓“商品制度”,就是讲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等一类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商品货币关系。商品生产就是产品主要为着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它主要由两个因素形成,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或不同所有者的同时存在。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原始公社末  相似文献   

7.
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主要关注点,礼物交换作为一种交换系统,有助于群体和社区内聚力的形成。与之相对,商品交换则被认为是生发于市场社会的交换形式,易催生个体化和原子化的社会关系。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社会学者关于礼物与商品不同社会关系指向的主要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礼物是一种隐性的商品;与之相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礼物与商品指向的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形式。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重建”礼物关系或许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广告的产生和发展是阶级社会里产业分工的必然产物。中国古代广告与古代社会发展及商业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悠久。它是推销商品不可缺少的工具 ,积极推动了当时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劳动属于服务性劳动,在社会化高技术生产条件下,其劳动成为社会商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抽象劳动的凝结。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提供的使用价值尽管载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本质上反映的都是一种相同的生产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产权及其类型古典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市场制度是人们彼此从事交换活动的制度。通过交换,社会成员得到了各自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也就是说,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而引导社会成员交换的机制,被称作是市场机制(有时更明确地归结为是价格机制),因为它是无形的,所以又叫做‘看不见的手”。这些思想一直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所以,中国一开始进行改革,人们就知道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开始谈论如何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商品交换等问题。但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商品的交换还是劳务的交换,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利,也就是“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原始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这次分工以后,出现了商品交换;随后又出现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9页)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它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在那里,“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20页)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产品是商品,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一切都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类交换生存特征的活动延伸必然是交换活动,交换活动的社会联系必然是社会交换关系,社会交换关系即社会的本质。社会交换关系是交换范围与交换秩序的有机统一。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交换范围的扩大与交换秩序的滞后,表现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历史就是社会交换关系的逻辑发展史,即在选择能力必然发展的直接推动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定下,交换范围日益扩大与交换秩序不断规范、跟进的历史。商品交换是人类交换本质和社会交换关系本质的基本体现,商品交换中的一切龌龊,都不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本身的问题,而是交换秩序滞后的问题。社会科学,实质就是关于社会交换秩序的学说,它通过研究和探讨,不断规范社会交换秩序,适应交换范围的扩大,适应选择能力的发展,化解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商业市场供求均衡的典型形态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进行商品货币交换的情况下,市场供求关系具有直接性的特点。在商品流通介入直接供求关系市场以后,使市场供求关系由直接性转变为间接性的关系。商人首先代表消费者,用购买商品的货币资本代表消费需求,同生产者提供的商品相交换;然后,商人代表生产者同消费者之间形成特殊的供求关系,于是,由生产者手中转到商业部门的商品形成商业代表的供给,同消费者需求相对立。在商业市场关系中,虽然,商业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的第三产业论出发,以马克思的商品理论为依据,揭示体育劳务商品的本质特征。体育劳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体育工作者为了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凭借独特的劳动形式而创造的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产品,其中也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作为商品的体育劳务产品是用来交换的,它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体育劳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在本质特征上表现出非实物性、交换与生产消费的不可分性、使用价值的多样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于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实质上是商品,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是商品交换关系的问题,经济学界经过反复讨论,认识已趋于统一。但对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充分地论述。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劳动的二重性质,对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的商品性质进行一些探讨。马克思曾经预言,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未来社会中,由于个人劳动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出现,人类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将消失。不过马克思又认为:“以集体生产前提,时间规定当然照旧保有其本质意义。”“时间经济以及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仍然是以集体为基础的社会首要的经济规律。”马克思还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但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价值决定仍会在下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中,按劳分配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截然不同的经济范畴,它们体现的经济关系也是截然不同的。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之间等量地交换社会劳动的关系;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体现的是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等量地交换社会必要劳动,即等价交换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关系互相并存,且互相渗透,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但是,理论界常常有人把这两种关系混同起来。在他们看来,既然都是等量地交换社会劳动,因此就可以在这两种关系之间划上等号。于是有人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系统与全球竞争的出现在世界及宇宙的系统中,我们区分出三种广义的复杂性层次:即物理学的、生物学的和社会的。世界经济是世界社会系统的那部分,它主要是通过交换而组织起来的,它涉及到所交换的东西——商品。就是说世界经济涉及到物品交换的交换率、生产、消费以及商品的贮存;涉及到对  相似文献   

18.
商品是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就是以交换和出卖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和商品生产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因为社会分工,人们需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人们需要经过买卖来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体现着不同所有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才开始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从商品生产中产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物权法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现代物权法的发展郭明瑞民法是调整商品关系的基本法。它以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财产关系为主委内容。这些财产关系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个方面,即财产占有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调整这两类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了传统民法的两大支柱制...  相似文献   

20.
一般使用价值作为认识对象 ,存在于各种具体使用价值之中 ;作为思维形式 ,它是人脑对各种具体使用价值的抽象概括。使用价值是社会规定和历史形成的 ,任何使用价值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关系。商品一般使用价值的实质是以要素个别占有和供求相互依存为基础的生产交换关系。商品一般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并非必然“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