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 在我国哲学界,曾有人不承认否定之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经过争鸣,一般哲学著述对这点都予以承认。但现在,又有人对这一规律的“三段式”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表面好象是仅仅怀疑“三段式”,但其实质仍关系到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为这种怀疑是把这一规律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使其成为只有内容而无形式的“四不象”,这样,它就失去在唯物辩证法中应有的地位,从而也就不是  相似文献   

2.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也是目前争论比较集中、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要将这一规律的讨论引向深入,光重复一些旧有的、人所共知的论据是不够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系列的论述,却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个规律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从分析个人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系列。他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并不是重建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提供的成熟的物质的基础上,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来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总体性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否定之否定规律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而且还是辩证法中具有总体性的规律。这条规律内在包含着辩证法的其他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它在整个辩证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确把握这条规律和认识它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其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比较难以理解,人们往往把它和肯定、否定的哲学范畴视为一个东西,认为对有些现实问题不能解释,便怀疑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甚至用对立统一规律来代替它,从而造成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错误。今天,我们提出正确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正确对待当前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仅仅是对立面变化的规律。对立分为潜在对立与实在对立:前者是一方实在一方潜在的对立;后者是双方共同实际存在的对立。实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产生新的对方,然后又必由新对方产生出新自身。潜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向对方变化,然后又必由向对方变化而变向新的自身。否定之否定:对立双方在变化过程中,一方必经同对方斗争,然后又必由同对方的斗争而回复新的自身。互相反对又互相依赖的对立本性,是否定之否定的原因根据。  相似文献   

7.
王满同志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文(《东岳论丛》1990年6期,以下简称《两》文),展读再三,不敢苟同。确实,正如《两》文所言,我国哲学界一般地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但与《两》文截然不同的是,我们认为,这种概括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8.
一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说过:“假使说,有时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符合于‘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黑格尔公式,那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在自然界中全不是稀有的现象。于是恩格斯就引证自然历史方面(麦粒的发展)和社会方面的例子,例如起初是原始共产主义,接着是私有制度,然后是资本主义的劳动社会化;又如起初是原始唯物主义,然后是唯心主义,最后是科学唯物主义等等。谁都明白,恩格斯立论的重心在于断定唯物主义者的任务是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真实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学术界一些论著论述毛泽东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看法所存在的简单化倾向,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的有关论述,认为总体上他不仅没有摈弃这一规律,而且对它作了不少深刻的阐发和生动的运用,指出他有三个方面的独特贡献。文章对用“肯定否定规律”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具体分析,不赞成对这一表述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实践证明了这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并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然而,由于社会意识的历史传承性与现实敏感性,反映在“似是而非”的社会形态上的观念,出现了交叉,甚至混淆界限,以至于潜替概念,造成思想混乱,其根源则是没有把握辩证否定的这个对外开放的哲学观。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今年《理论月刊》第4期发表林缘同志的文章,题目是:《辩证的否定都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吗?》对于其中的一些主要论点,我们有些不同的看法,现在提出来以就教于林缘同志和哲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2.
在论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时,一些哲学著述通常都把“磨碎麦粒”、“踩死昆虫”这类现象,排除在辩证的否定之外,认为这类否定是外在的形而上学的否定。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乃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恩格斯说,“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中,在地质学、数学、历史和哲学中起着作用。”(《反杜林论》138——139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下引此书,仅注页码。)“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地、每时每地都在发生的过程。”(133页)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普遍性,是一个长期争论迄今仍未解决的理论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这一规律的内涵探讨得不够深入,没有作出真正科学的表述有关。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中,往往把否定之否定表述为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道路与趋势的规律。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关于事物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深入考察处于量变过程和质变过程中的事物辩证否定形式的不同特点,对辩证的否定从系统论的角度和邓小平进行辩证否定方式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彻底否定和部分否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若干偏差,认为:肯定、否定具有作为事实概念和作为价值概念两种不同的内涵:不宜把所谓的他物否定、外在否定和自我否定、内在否定相提并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倒退的环节的提法不妥;两度否定三个环节不是数量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若干偏差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若干偏差,认为肯定、否定具有作为事实概念和作为价值概念两种不同的内涵不宜把所谓的他物否定、外在否定和自我否定、内在否定相提并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倒退的环节的提法不妥;两度否定三个环节不是数量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不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条规律本身是否成立、关系到它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唯物辨证法的科学体系.因此,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很有必要的.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否定之否定,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不仅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而且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必然表现为否定之否定.关于对立统一(即矛盾)是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否定之否定规律适合于事物自我完善的运动,是事物自我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不能作为事物发展的最普遍的规律,事物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是通过发展的多样性表现出来的一物对它物的否定。发展是一个从纵向来看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从横向来看则是由点到面的辐射过程。只要是有利于事物向有序化、复杂化方向的运动都是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整体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特征,但直到现在,对它一直缺乏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指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有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可以概括表述为螺旋式上升。正确理解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和终点,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整体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螺旋式上升表现为连续性、循环上升性和开放的周期性这样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互不分离的一个整体;在这三大规律之中,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整体上概括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唯一的运动规律”,另外两个规律是它的某种部分。  相似文献   

20.
否定“地理大发现”之否定张箭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地理大发现这个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流行一种否定“地理大发现”这一提法的观点和说法。认为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或西欧人的提法,是欧洲中心论或酉欧中心论的表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