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文信息》2007,(12):21-24
薄荷片推荐: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三,藏区群众都有展大佛的风俗在大雪缤纷的寒冬,成千上万藏族群众集聚在一起转经、念经、辩经、展佛等各式宗教活动此时也是影友们拍摄藏民族风情及人文的最佳时机其中以阿坝和郎木寺的展佛最为盛况空前相信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历史悠久的节日,也是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节日。春节又是时间持续最久的节日,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有的为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相似文献   

3.
《中文信息》2007,(12):116-119
薄荷片推荐:苗年节是雷山苗族每年常规节中最隆重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在贵州苗岭主峰雷公山下的苗族同胞,至今仍然保留着“以十月为岁首”的周代纪年法,每到阴历十月,五谷丰登之时,苗家山寨一派欢腾、芦笙声、铜鼓声、酒歌声,此起彼伏,苗族新年也便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作为宋代一位伟大的女诗人,在她创作的许多诗词中,保存了众多宋代的节日、饮食、服饰等各种习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况,也为作品增加了丰富色彩和时代感。节日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按照民间的习惯,这一天不仅亲人团聚,而且还举行各种游艺活动,例如夜间燃灯、观灯、放灯和猜灯谜.唐宋时代,灯市有种种“舞百戏”活动,明清还加有戏剧演出等项目,关于元宵节描述,在宋代一些诗人的作品中都曾经出现过,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李清照的笔下又是别一种风采,《永遇乐·  相似文献   

5.
69 木脑纵歌     
《中文信息》2007,(12):108-108
“木脑纵歌”是景颇语的音译,意思是歌舞盛会或大伙跳舞。这是景颇族驱恶扬善、祝颂吉祥如意、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也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陇川、潞西等景颇族生活的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至十七日都要举行景颇族的木脑纵歌。在节日来临之际,景颇族选定一块天然坪场阔地为舞场,在舞场正中央架好木脑标栋,示栋(用木柱搭成的标牌)上有舞形图。  相似文献   

6.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余兴安一、明洪武年问的政制建设与朱元津的主观主义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这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中书省的左丞相胡惟席以谋反罪伏诛,并连及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是为历...  相似文献   

7.
火把节是云南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一度成为全省性的节日。“目前欢度火把节的民族有白、彝、纳西、傈僳、拉、普米、阿昌、哈尼等族,人口占云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火把节也是云南影响最大的节日。作为古俗,历来引起关注,元代李京就曾对此调查研究,元代以后的各种志书多有记载。近代学者名家多有研究,都注意节日的来源问题。对于它的文化含义却始终被忽视。为此,本文把火把节纳入古代汉文化的范围,试对节日的性质和诸项节日活动的文化含义进行探讨。研究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节日的性质,二是节日中的诸项活动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8.
芦笙是苗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乐器、法器、神器.芦笙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领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民族性格、文化面貌、心理素质及伦理道德.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苗族芦笙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厚重的地区之一,以之为个案进行剖析,可以探寻苗族芦笙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有悠久的历史.融水的芦笙节庆反映了芦笙的文化发展,芦笙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功能.它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追求.保护和发展芦笙文化是保护地方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以刘裕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在彭城所进行的饮酒赋诗活动有两次:一次发生在义熙十二年(416)九月到十三年(417)正月之间,另一次发生在义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两次活动的主题并不相同.另外,根据谢庄生平以及《月赋》中的线索,本文认为《月赋》创作于元嘉十八年(441)秋天.  相似文献   

11.
周兴泰 《中州学刊》2023,(7):146-153
唐代是我国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为文人施展才情提供了机会。与诗歌相比,赋这种文体更加适合描摹节日的盛况与热闹场面,更能体现出大唐盛世的恢宏气度与精神风貌。唐代赋家以辞赋特有的形式,渲染铺张节日典礼仪式与节庆活动场面;在此基础上,为了大一统政权巩固的政治需要,他们还大力赞颂王道之治与帝王之德;不仅如此,他们在对热烈的节日活动的细腻描摹中,还展现出驱疫祈愿、赦罪求福的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文信息》2007,(12):120-124
薄荷片推荐:斗牛场内,几对斗牛同时拼角,赛马道上,几十匹高头大马同时飞奔,卷起漫天尘土;芦笙场内,几十组,几百只芦笙在同时吹奏,声浪响彻几里,成百上千的身穿银衣,头截银冠的菌冢姑娘在同时起舞,远远望去,只见许多个银色的漩涡,想要看到如此盛况,到凯里击参加芦笙节吧!  相似文献   

13.
李传军 《西域研究》2007,4(4):108-114
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妥的。元宵节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一个民俗节日。佛教涅槃部的经典及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四季如春的昆明、风花雪月的大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神秘的泸沽湖、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有人间香格里拉德钦,构成了七彩云霞中的云南。 云南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而节日也显得丰富多彩。傣族的泼水节已久负盛名;苗族的花山节(农历一月三日),主要有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彝族的火把节,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的时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7,(12):15-20
薄荷片推荐:阿坝县莫郎节藏语称“莫郎切莫”,意为传诏大法会,它是藏区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庆典,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大型的诵经、跳神、降神、驱鬼等宗教活动,各种奇特的宗教祈祷仪式、佛像、藏戏服装面具、鼓号法器、唐卡、酥油花等宗教文化、艺术瑰宝尽展人们眼前、整个节日笼罩在神奇神秘的宗教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小引“声笙文化”乃以芦笙韵律为中介,导引出人际间的各种交往;或通过芦笙曲调促使群体内部成员情感的凝聚,或沟通和调协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关系,使群与群各个成员内心有某种感受,引起某种共鸣; 体现出一种物质与精神交互作用的文化复合体。这种文化,或单纯以芦笙声音作为语言编码来传递某种信息,使交往者相互回应,相互发送各种相应的意念;或随着芦笙奏出某种韵律,伴以动作,来表达某种感情;或以芦笙声音作为指挥信号,指挥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曾有一支活跃于四川的摇黄农民军,史称“摇黄十三家”。本文拟就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兴起、组织、斗争特点,活动范围和结局等问题作一考察。一、摇黄十三家的兴起及成员崇祯七年(1634)正月,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自河南信阳南下,向四川进发。这时,他的部队已扩大到十三营,“号十万”,“远近皆震”。二月,进入四川,相继攻克川东之巫山和夔州等地。后又率师西进,于六月围攻川北重镇保宁、剑州。七月,由白水进入陕西,联合李自成攻克陕西东部的澄城等地。张献忠农民军这次入川作  相似文献   

18.
51 祭祀谷神     
《中文信息》2007,(12):73-73
福建长汀县路湖村湖洋背的村民们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行传统的祭祀谷神迎三神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活动中还有“颠轿”“九连环”等项目。颠轿是民间悠久的民俗活动,在颠轿比赛中胜利的。队来年能多福,湖洋背颠轿轿子里坐的是请来的谷神。九连环,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2007,(12):55-58
薄荷片推荐:鼓藏又叫鼓藏节,是贵嗣黔东南图库地区苗族节日中最古老,最神秘。而且带着神圣和悲壮色彩的祭祖活动。节日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一般13年举行一次,不定期的则要靠古卜求卦来确定。它围绕着血缘家庭的脉络来进行,成为整合苗家家庭,亲情的一项活动。节庆从准备到结束一般要历时三年,最后一年是杀牲祭祀年。也是活动最为隆重的一年,期间要举行歌舞,斗牛等多种仪式。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带争鸣性质的考据文章。经过考证,本文认为高迎祥是在战斗中被明军祖宽部所“俘”,而不是被孙传庭所俘;李自成继称闯王的时间是崇祯九年冬,而不是崇祯十三年底或十四年正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